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青蛙吃虫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教会学生两位数与整十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 渗透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与整十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加减计算。
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通过黑板复习之前学过的加减法,例如:
- 32 + 5 =
- 42 + 7 =
- 84 - 4 =
- 75 - 3 =
- 75 + 2 =
- 64 + 3 =
- 72 - 2 =
- 38 - 3 =
- 45 - () = 42
- 96 - () = 91
- 39 - () = 31
- 49 - () = 42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加减法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二、新授内容
1. 准备好挂图,展示青蛙和害虫的有趣画面。
2. 引导学生观察挂图,讨论其中的内容,强调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3. 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挂图的理解和感受。
4. 向学生提出问题:
-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计算式进行思考。
5.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尝试列式解答,对计算过程进行讨论和验证。
- 学生可以使用计数器进行操作,并尝试不同的方法得出答案。
6.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计算方法和思路,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7. 进行练习:
- 26 + 10 =
- 86 - 20 =
- 37 - 20 =
- 26 + 20 =
- 74 - 20 =
- 34 + 40 =
三、小结反馈
- 教师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青蛙吃害虫”的故事不只是在计算数学题,更是一个关于生态和环保的故事。
- 板书内容:
- 青蛙吃害虫
- 计算示例:
- 56 + 30 = 86
- 56 - 30 = 26
通过这种综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更了解保护环境和小动物的重要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青蛙吃害虫》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技巧。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养成教育训练点:
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计数器、课件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学具准备:
小棒等实物教具,用以辅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方法:
1. 课堂开始,首先展示课题“青蛙吃害虫”,并进行简单的社会公益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物之间的关系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观察并讨论图中传达的主要信息: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
3.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首先问“这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让学生列式计算。
- 列式:56 + 30 = ?
- 观察: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数的性质(两个是不同的两位数,一是整十数)。
- 使用小棒进行合作探究,搭配老师在计数器演示拨动珠子的过程。
- 拨动珠子:先拨56(5个十和6个一),再加30,讨论为何将“3”加在十位上。
- 观察计算后计数器中十位和个位的变化情况,完成算式:56 + 30 = 86。
- 小结:在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十位相加而个位保持不变。
4. 第二个问题:“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
- 列式:56 - 30 = ?
- 学生用小棒探究这一计算方法,老师继续利用计数器演示拨动,并总结操作步骤。
- 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并强调在两位数减整十数时,十位相减,个位保持不变。
二、解决问题:
1. 开展口算练习,参照教材第253页的内容,帮助学生练习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练习第251页的图形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数学问题。如:“两只啄木鸟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以及“大啄木鸟比小啄木鸟多吃多少条虫子?”
3. 在第252页的练习中,通过观察图画,提问“原来有多少只青蛙?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跳下去的青蛙数量以及如何进行数学计算,得出列式:38 - 5 = 33(只)。
4. 最后在第254页的情境图中观察:42名同学和30把椅子的关系。提问“会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有同学没有椅子坐?”通过讨论得出答案,并引导学生得出椅子比同学少多少,就有多少人没有座位,完成相关的数学列式解答。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期望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更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