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课件资源

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课件资源(3篇)

时间:2024-12-16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件专为小学一年级数学设计,内容丰富,涵盖基础数学概念,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与互动练习,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1篇: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课件资源
拓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自主探索与计算技能: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掌握8、7、6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并提升口算能力。

2.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与类比能力。

3. 合作学习意识: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3至104页的内容,重点为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1. 情境导入:播放一个小视频,展示8个小朋友在公园购买门票的场景,随后又有5个小朋友加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今天是个好天气,8个小朋友在公园想买门票,突然来了5个同学,你们能帮忙算一下现在有多少人吗?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部合作讨论解决方案,随后进行汇报。

- 学生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 有的同学通过直接数人得出13个。

- 有的同学使用了加法运算的方法,将8与5相加。

- 还有同学利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将5中的2与8组合成10,再加上3。

4. 教师总结:针对不同的方法,教师询问学生喜欢哪种方法,鼓励多样的思维方式。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

1. 引导计算:教师引导学生用计算式表示8+5,并请学生使用小棒进行操作。

2. 小组汇报:学生利用小棒通过凑十法计算出答案,教师在板书记录的同时进行讲解:

- 学生描述摆小棒的过程,说明如何通过数量的组合得出正确结果。

- 教师强调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并鼓励其他小组分享不同的计算方式。

3. 进一步的计算练习:教师询问学生能否直接计算8+4,7+6,6+5的结果,鼓励学生使用刚刚学到的凑十法。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1. 复习与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的8、7、6加几的方法与之前学习的9加几有何相似之处。

2. 举例探讨:提供题目8+9,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计算,学生积极分享他们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加数位置交换的概念。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课件展示: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算式和问题,鼓励学生圈一圈,算一算。

2. 情景应用:例如,展示一辆公交车的场景,原有6人又上来了7人,学生计算出车上的总人数。

3. 趣味游戏:设计“小兔找家”的游戏,通过算式与结果的配对,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励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4. 算式书写练习:最后,鼓励学生根据展示的图情境写出相关的算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更在课堂中培养了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第2篇: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课件资源
拓展

新标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从而能够正确进行数学计算。

2. 在观察与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思维习惯,鼓励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激发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增强他们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初步建立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激活课堂气氛

课堂开始,教师通过简单的谈话互动来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计算游戏吧!”

教师开始拍手,并有节奏地提问: “小朋友,9和几加起来能凑满10?”

学生纷纷回答:“9和1能凑满10!”

[评析:这样的开场白能够有效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更好地为后续的学习内容铺垫,同时复习了数字的基本组成关系。]

二、操作探索,学习新知识

1. 引入小号图

(1) 教师展示小号图,问学生:“这幅图体现了什么样的内容?你能用加法提出一个问题吗?”

[评析: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 紧接着提问:“8加7等于几?通过图你能找到答案吗?现在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交流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想法,例如通过数数、组合成十等方法来得出答案。

[评析:教师利用图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不同解法的探索与交流,充分展示了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如何进行思考。]

2. 引入小棒图

(1) 教师提出情境,让学生了解小青椒和小蘑菇是如何计算的。

(2) 动画演示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指名发言,填写数字。

[评析:通过帮助角色的情节设置,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促进他们的思维成长。]

(3) 比较小青椒和小蘑菇的计算方法,归纳出都采用了“凑十法”。

3. 开展“想想做做”练习

(1) 学生使用学具摆出算式,完成之后进行交流。

(2) 电脑出示相关计算题,引导学生进行“圈十”游戏,找出十个后再进行计算。

(3) 提问学生,是否会在不看图或不摆小棒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并探讨与之前学过的算式之间的联系。

[评析: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解法中积极参与,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4) 小结计算方法,强调利用已有知识来解题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识

1. 电脑展示相关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8加几的结果总是与10有关。”

[评析:通过观察和比较,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升他们的口算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2. 调动学生积极性讨论“7加几”的规律,组织口算比赛,为全班同学增添互动乐趣。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继续提问:“光会计算可不够,让我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给出场景:面包房有不同袋子的面包,询问学生如何选择买两袋以满足15个小朋友的需求。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评析: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增强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信心。]

总结: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轻松愉悦的氛围、丰富的操作任务和生活情境的引入,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与计算方法,也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探索精神。每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愉快的环境中流露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第3篇: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课件资源
拓展

学习“8加几、7加几和6加几”——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在游公园的情境中,学习和探讨8加几、7加几和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口算技巧。

2. 通过操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迁移推理的能力,优化计算方法。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计算8加几、7加几和6加几,掌握相关口算技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即在解决不同问题时能够灵活应用已学知识。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包含十个的小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纸,另外准备8加几、7加几和6加几的转盘各3个。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进行8、7、6加几的口算练习,接着学习如何“用数学”。在设计课堂时,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转转盘”游戏中,学生将体会到“凑十法”的便捷,随后通过“动动脑”环节促进他们根据题目的不同灵活运用优化口算方法,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引入“凑十法”,以小红出题9+5= ?为起点,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探讨这个数学问题。接下来,利用动感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个关于买票的情境图,鼓励他们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总共有多少人在买票?”

二、探究新知

1. 初步学习8、7、6加几的口算方法

- 教师以8+5为例,激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快速得出答案,可以使用针剂药盒辅助计算。在学生汇报后,突出“凑十法”的重要性,让他们用多样的方法来计算。

- 举例:8+5=13,为什么要把5分成2和3呢?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会发现不同的计算方式,使他们的计算更加灵活。

2. 开展小比赛——转转盘

- 在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讨论7加几和6加几,学习到这两种计算的便捷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自然元素,提问他们可以从这幅图引出哪些数学问题,再让他们独立列式计算。

- 例:天空有7只小鸟,飞来了5只,总共有多少只?可列式为7+5,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口算方法。

3. 动动脑,拓展思维

- 通过8+9的计算,激励学生思考能否找到更快的解决方案。例如,8+2=10,再加上7得出17。此过程中,学生会领悟到当两个加数相同时,可以交换位置,和的结果不会改变。

三、巩固练习

1. 参与课本104页的练习题,尝试圈点和计算;

2. 团队活动:坐火车,每位学生手中有口算卡片,需完成三个算式才能上车,根据得数找到对应的列车。

四、拓展延伸

教师设定情境提问,如“小白兔可以选择哪些胡萝卜?小灰兔呢?”,通过游戏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反思

在课的最后,集体回顾课程内容,讨论在计算“8加几、7加几和6加几”时使用了哪些方法?通过复习“凑十法”和加数交换的规律,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通过活泼的互动与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发现乐趣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