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
一、找地名,初读解题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元二使西安》。在开始之前,先听一首由李叔同创作的《送别》。这首歌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传达了离别的伤感,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并经久不衰。离别,是永恒的主题之一,今天我们将要送别的正是《送元二使西安》。
1. 读题:通过诗歌标题“送元二使西安”,你能理解什么?“使”在这里的意思是“送别”。接下来,我们要解读“安西”。安西在唐朝时是个重要的都护府,现在的位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2. 初读全诗:请大家读这首古诗,注意生字的发音,同时找出来诗中提到的其他地名。比如,渭城在陕西省的咸阳,而阳关则是汉朝时期设置的边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些地名与送别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知诗人,以画解诗
3. 关于诗人王维的介绍:王维,字摩诘,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曾赞誉他的诗有画,画中有诗,说明了王维的作品常常融合了诗意与绘画之美。
4. 诗的意境:在阅读王维的诗时,你看到了怎样的自然景色?是细雨,还是青柳?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雨的柔美与客舍的宁静,象征着离别时的哀愁。
- 雨:带着离别的滋润,生动描绘出送别时的情景。
- 客舍:临时的旅居之所,似乎增添了更多离情。
- 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象征着依依惜别。
我们来一起感受王维的诗句:“渭城朝雨,客舍青青柳色新。”不仅是景色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
三、品诗意,三叹“故人”
5. 王维与元二的关系: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直观地,诗中的“故人”词汇揭示了他们深厚的情谊。
6. 共同寻找友情的证据:再读古诗,讨论一下其中哪些地方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能够看出,酒不仅是友情的象征,也是对未来美好祝愿的寄托。
7. 重拾别情:当朋友将要分别,王维的离愁化作一句句劝酒之词,充满了对友谊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无奈。
- 渭城的雨、柳的摇曳,加深了他们的离别情感,让人心生感慨。
8. 距离与思念:安西距离渭城有三千多公里,若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可能需时半年多。王维在送别的时候,深知距离带来的隔绝与思念。
9. 遭遇不同的天气:在渭城春雨绵绵,而在遥远的安西,或许黄沙满天。思念与离愁交织,正如诗中所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孤独旅程的感叹。
四、明古风,体会别意
10. 送别诗的种类:在课外,你还有哪些相关的送别诗呢?通过阅读不同的送别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中对离别的种种表达。例如,“人生自古伤离别”便是对送别诗主题的深刻总结。让我们共同品味这些富有情感的诗句,感受其中那些难以割舍的离愁与友情。
请大家写下你对离别的感受,可以是王维给元二的叮嘱,也可以是元二对王维的感谢,真情流露,抒发心声。保持这份情感,让它在心中长留。
标题:五年级下册课件:感受《送元二使西安》的深厚友谊
教学目的
1. 认识并会写生字“舍”和“君”。
2.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歌的内涵,畅想诗中场景,体会友谊之深。
4. 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解读“时局”一词的含义。
2. 激发想象,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课件,鼓励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请谁来为我们背诵一下。
2. 学生背诵后,师引导:李白之所以写这首诗,是因为他将要回乡,而朋友汪伦因舍不得他而亲自送别,对此李白充满感激。
3. 师继续引导:离别总是让人心中有些沉重,今天,我们将回到唐朝,重温一段深厚的友情。
4. 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古诗一般有哪三个步骤?
1. 解诗题,知作者。
2. 抓字眼,明诗意。
3. 多诵读,悟诗情。
师:大家记得很清晰!现在,让我们运用这三个步骤来学习今天的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 解诗题,知作者。
(1) 师询问:这首诗的题目可以怎么理解呢?
学生回答:送元二,是王维的好友,出使安西。
(2) 师强调题目读法,齐读一遍。
(3) 师提问:王维的朋友元二和李白的朋友孟浩然在其他诗中是如何送别的呢?
(4) 师介绍王维的生平: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生于701年,卒于761年。
2. 抓字眼,明诗意:
(1) 师请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寻找关键词汇,进行解释和感受记录。
(2) 在四人小组中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
- 渭城朝雨如轻烟,渭城意指古城,描绘清晨雨水润泽大地的景象。
- 客舍青青,柳色新,描画了雨后旅馆前生机勃勃的绿柳。
- 劝君更尽一杯酒,表达了好友间难舍的情意。
- 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示出门后再无知己的孤独感。
3. 多诵读,悟诗情:
(1) 师复习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
(2) 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如小组读、轮读等有感情地朗读。
(3) 汇报及表演朗读,增强课堂气氛。
三、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 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 使:_________。
3. �牛菏�润:_________。
4. 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_。
5. 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送别的?
6.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课外拓展
师:大家还记得其他的送别诗吗?(生讨论自己读过的送别诗)同时,我们再来学习一些经典送别诗句,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虽短,却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多去探寻和诵读古诗,感受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深情与寄托。
六、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送元二使西安》。
2. 书写生字“舍”、“君”。
3. 进行古诗的背诵和默写练习。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
教学目标:
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送元二使西安》这首诗。
2. 深刻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 难点在于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深刻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 特别是体会作者送别元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与氛围营造
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正如诗中所言:“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的情感可以用泪水、歌声和诗句来表达。在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人们更珍惜眼前的每一次相聚。因此,送行成为古人表达情谊的一种传统。在我们学习的经典诗句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友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日我们将学习的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理解题意,介绍背景与作者
1. 先请几位同学读题,讨论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明确元二是一个人,而“出使”则是出差的意思。
2. 介绍唐代的历史背景。唐朝时期,国家强盛,外交频繁,很多人会被派往外地,这对他们既是荣耀也是离别的痛苦。
3. 简短简介作者王维,他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初读诗歌,掌握节奏
1. 学生自由朗读,强调字音和节奏。
2. 指名朗读,鼓励优秀的朗读表现。
3.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感受诗的韵律。
四、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讨论朗读后的感受,让每位学生说出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情绪(如伤感、依依不舍等)。
五、品读诗歌,体会送别的情
1. 先感受送别的景象,通过朗读第一、二句诗感受渭城的春雨与柳色所带来的生机与清新。
2. 通过引导,学生分享他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以及这些画面带来的情感感受。
3. 引导学生理解折柳送别的传统,体悟到诗中的离愁别绪。
六、体会送别的情感
1. 通过王维的诗句,引导学生讨论王维的离别情感,并通过酒杯中祝福的深意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友情。
2. 进一步分析安西的环境与渭城的对比,带入想象力,感受旅途的艰险和对未来的忧虑。
3. 鼓励学生以王维的视角,写下想对元二说的话。
七、欣赏与分享
播放《阳关三叠》,让学生在音乐中再一次朗读全诗,让经典的情感在歌声中流淌。
八、总结与作业
结束时,总结送别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布置作业:写下对亲朋好友的祝福与思念,珍惜这份真情。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不仅领略了古诗的魅力,还深深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和送别的惆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珍藏和朋友之间的真情,铭记王维的诗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