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也会放风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本课的四个新生字,并掌握十个生字的书写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够背诵课文,借此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进而激发他们对小动物的喜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德育目标:通过理解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1. 感受和理解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出示风筝图片):“看,这是什么?对,是风筝!大家有没有放过风筝呢?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经历吗?那次放风筝的时光,开心吗?”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风筝有关。请大家一起读课题,看看花儿和风筝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读课题《花儿也会放风筝》。)
(二)学习新课
1. 初读课文
- (1)请同学们先自行阅读课文,确保生字的发音准确。
- (2)这首诗共分为四个小节,老师希望四位同学能够合作读出这四个节,请愿意的同学上来。
- (3)出示本课的生字词:“绿盈盈、草坪、蝴蝶、蜻蜓、瞧、盘旋、滑行。”
- 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些词,看是否有生字不认识。
- ② 有哪些同学愿意带领大家一起朗读,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跟读纠正。
- ③ 请大家留意下划线的生字,让我们一起讨论这些生字中哪些比较难记,并想出记忆的方法。
2.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 (1)大家都已经认识了生词,现在我们来读读这首诗。老师请几位同学分节朗读,大家在听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内容。
- “现在,我们明白花儿放风筝是象征什么意思了吗?(风筝实际上是指美丽的蝴蝶和蜻蜓。)”
- (2)朗读不仅要流利,更要有感情,要表达出你们的疑问与感受,这就是‘品读’的过程。大家请好好体会这个字义,如何让每一次朗读都充满情感,让我们尽情“品读”吧!
3.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 (1)出示课件中的春天放风筝的图画:“谁来告诉大家,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 (2)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内容。
- 板书:“小朋友、放飞、风筝。”
- ① 理解生词“绿盈盈”,体会春天大地复苏的生机。
- ② 请大家注意句子“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的风筝。”——“渴求”想要什么?有没有其他词可以替代?通过这个词,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情感?
- (3)请大家再次阅读第一小节,尝试把小朋友此时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 (4)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朗读?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三)随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热爱自然,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谐。结束之前,请记得课中的生字,期待下次的再次相聚!
一、导入课程
师:亲爱的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理想的翅膀》,在那堂课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还放飞了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课文是《花儿也会放风筝》。在我们的作文中,有不少同学提到了放风筝的快乐。(这里,师生共同朗读潘融和符耀熙的几句诗,使大家沉浸在韵律之中。)
潘融的描写:“春天在那蔚蓝的天空上,你看那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地跳着春的舞蹈。”而符耀熙则说:“春天在那各式各样的风筝上,她给了风筝无尽的生命,让她们在天空中尽情飞翔。”师:放风筝的确是春天里令人心旷神怡的乐事,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原来花儿也会放风筝哦!(师在黑板上写下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两到三遍,仔细认读生字,并将这首诗读得流利、准确。(课件展示生词,让学生自由阅读。)
师:大家都认得这些生词了吗?我们来试着指名读一下生词,把它们读得更准确。(学生逐一阅读生词,老师予以纠正和引导。)
师:生词读得很棒!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吧!(师指名分节读全诗,并注意纠正发音。)
师:目前大家明白花儿放风筝的意思了吗?
生:风筝其实是指色彩缤纷的蝴蝶和长尾巴的蜻蜓。
生:蝴蝶和蜻蜓在花儿周围飞舞,就像是花儿在放风筝。
师:很好,我们已经认识了生词,读得也十分流利,大家也明白了花儿放风筝的含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这首诗呢?
生:还没有呢,这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花儿也会放风筝》的教学实录。
师:那么,我们怎么才算是读好了这首诗呢?(在黑板上写下“读”字。)
生:要有感情地读。
生:要从中读出疑问。
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不仅要读得流利,还要读出感情,表达出你的疑问和感受。我们把这样的阅读称为“品读”。(在黑板上写下“品”字。)你们看,这个“品”字由三个“口”组成,不就是让大家一遍一遍地去读吗?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认真地品读一遍。
三、品读诗歌
第一节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一节。
生读:“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
师:当你读到这句话,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觉得心情非常愉快,很快乐。
师:那你就努力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吧!(生再读。)
师:蓝天辽阔,轻风拂面,是多么的舒畅啊!大家一起把这种感觉融入诗句中,再读一遍。(学生齐声朗读。)
生接着读:“我们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来到绿盈盈的草坪。”
师:在这句话中,出现了“蹦蹦跳跳”,那为什么还要有“跳跳蹦蹦”呢?
生:这样表达显得更有趣。
生:这样说起来很顺口,同时也便于记忆。
师:我们齐读一下,看看读出来会有什么不同。 (全班齐读。)
生:“蹦蹦跳跳、跳跳蹦蹦”令整个节奏更加轻快。
师:能不能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上台表演,伴随着动作和语言表现活泼的气氛。)
生:我觉得他表演得不够好,他只有动作,却没有语言。
师:那么,请你试一试吧!(另一名学生上台,他一边蹦跳,一边兴奋地叫出“哦!放风筝咯!”,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师:好样的!那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带着这种轻快的感觉去读。
生接着读:“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风筝。”
生:这里提到“渴求的线”,为什么呢?
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渴求”的意思。
生:就是非常希望的感觉。
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事物的强烈渴望。就像成语“求知若渴”。
师:很好,我们弄清楚了“渴求”的意思。那么,我们渴求什么呢?
生:他们渴望自己的风筝能飞得更高更远。
生:他们渴求自己的理想能一同随风起舞。
生:孩子们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终于迎来了春天,能放风筝的时刻,他们自然是充满渴求。
师:对的,“放风筝”是他们期待已久的事,兴奋、激动的心情让他们渴望体验这一切的快乐与自由。我们怀着这种渴求,再来读一遍这句话吧!
新标题:探索小虾的奇妙世界
在这次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学习了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彩课文——《小虾》。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向我们介绍了小虾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它们有趣而又脾气不好的特点。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和我们的积极参与,大家对小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导入
课程开始时,老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调引导我们走入小虾的世界。她用趣味的问题引发我们的好奇心,提问道:“同学们,谁见过小虾?你知道它们有哪些有趣的行为吗?”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在海边的经历,对小虾的形态和习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初步感知
在课文的初步阅读中,老师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她鼓励我们围绕着拼音自读课文,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小虾的印象。每个生字的正确认读过程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也锻炼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明白了那些细腻的描写背后传达的情感。
深入交流
接下来的交流环节是同学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标注出体现小虾特点的词句,并鼓励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小虾真有趣”,同学们纷纷谈到小虾吃东西时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它们在进行一场小小的冒险。我们的朗读让课堂氛围热烈,字里行间传递着对小虾的喜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写作方法的探讨
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我们的讨论转向了文章的写作方法。老师引导我们注意到,文章围绕中心句展开,通过细致描写小虾的动作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小虾的特点。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写作时要抓住关键字和顺序,这对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种写作方法,老师让我们阅读了另一篇关于荷兰猪的小文章。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围绕中心句展开的写作手法不仅适用于不同的动物,同样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观察中。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也让我们在写作中找到了灵感。
实践练习和交流
在课堂的最后,我们进行了实践写作的练习。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种动物,迅速为其确定中心句,并写出几句生动的描写。老师巡视指导时,总是给予积极的反馈,欢迎大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还锻炼了观察生活的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可爱的小虾,还学会了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化为生动的文字表达。作者用心的描写和我们积极的参与,凝聚在一起,让课堂充满了生机。这次的学习体验,不仅让我们更加热爱语文,更让我们对生活中的小生灵充满了敬畏和热爱。相信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将这些观察与感悟,转为更具深度和情感的文字,展现出生活的多姿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