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1. 知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其文明遗存。
2. 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探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4. 认识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学习重点与难点:
- 重点: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
- 难点:分析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如何反映上古社会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
有这样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傍晚三条腿。”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像,传说这只怪物常用此谜语来考验路过的旅人,猜错的会遭到厄运。请同学们思考:这座令人惊叹的狮身人面像如今坐落于何处?
自主学习:
一、金字塔的国度:
1. 在公元前2025年前,古埃及在非洲东北部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这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2. 古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他们自认为是神的化身,其陵墓金字塔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3. 请查阅课本第7页与第8页的金字塔图文资料,结合你的想象,列举出你对金字塔的描述词汇,并思考这两组图文给你带来的感受。
二、新月沃地的古国:
1. 新月沃地是指亚洲西部的狭长而肥沃的地区,位于两条河流的覆盖下,这里具有良好的农业条件,历史上这里曾出现了多个辉煌的文明。
2.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你认为这部法典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如何?
3. 参考课本第9页与第10页的内容,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究竟维护了哪些人的权益?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 在亚洲南部,由于河流的滋养,约公元前2025年,古印度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的入侵加深了社会的分层。
2. 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导致了严格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和影响是什么?
3. 请从课本第10页的楷体字中列举出种姓制度的不同等级,并运用第11页的表格分析各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 课本第12页的“练一练”可以帮助巩固你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合作探究:
1. 请依照课本第11页的“动脑筋”部分进行小组讨论。
2. 联合运用第8/9/10页的地图信息,共同探讨各大文明的地理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精讲点拨:
1. 金字塔的建设动用了大量奴隶,目的在于法老死后继续享受生前的权力与地位,因此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的阶级关系。
2. 种姓制度体现了印度社会的严格等级体制,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尤其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这种制度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促成了佛教的形成。
3. 重申,新月沃地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仅是其东部的一部分, western part则包括在地中海沿岸的区域。
达标检测:
1. 古代非洲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国家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 下图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的遗产,它记录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一千零一夜
C、古兰经
D、《汉谟拉比法典}
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研究古代西亚奴隶社会,选取的素材为: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4. 春秋时期的楚国国王在印度旅游时发现自己属于: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首陀罗
5. 今天的伊拉克还是暴力频发,这里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中出现的文明古国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6. 推行过种姓制度的国家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7. 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反映的实质是: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的权力与义务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8. 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利益的见证是:
A、推行等级制度
B、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
D、把佛教定为国教
9. 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A、狮身人面像
B、空中花园
C、木乃伊
D、金字塔
10. 在印度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11. “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这些内容,努力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1. 了解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以及人类的起源与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 理解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与特点。
3. 掌握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其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 重点: 从南方古猿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 难点: 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古老神话来解释人类的起源,例如中国的女娲造人和西方的上帝造人。这些都属于神话传说,缺乏科学依据。而科学的人类起源论则提供了更为可信的解释。在我们学习的第一课中,“人类的形成”的内容将为大家揭开这一谜底。
自主学习:(请利用15分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并记忆)
1. 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南方古猿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和木块作为工具,仍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生活地点遍布于当时的非洲地区。
2. 在这一阶段,正在形成中的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完全形成的人类大约是在200万年前出现。
3. 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进化阶段: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直立人阶段,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则属于能人和智人阶段。
4. 当今世界上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分别在不同的进化阶段出现,形成的主要原因与环境适应和生存压力有关。
氏族社会:
1. 人类初期经历的是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时期。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在于母系氏族以女性为主导,而父系氏族则男性主导。
2. 随着父系氏族后期的发展,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 请参考课本第三页进行思考。
2. 阅读第五页的活动与探究部分以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精讲点拨:
1. 直立行走的能力使双手得以解放,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大脑发育,是人类进化的重要一步。而火的使用则是在由猿到人转变之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尽管这并不是决定性变化。
2. 理解氏族社会的解体,可以借助图示来更清晰地把握这一历程。
达标检测:
1. 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源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B、南方古猿
2. 人类初经历的社会是:
B、氏族社会
3. 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B、能直立行走
4. 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C、棕色人种
5.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6. 材料反映的问题: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
(2) 材料二反映的是父系氏族后期,这时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留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3) 从材料一到二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提升:
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 手工业的进步;
3. 男性在耕作与畜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4. 婚姻关系趋于稳定,家庭结构变得更为明确。
课外作业:
选做题:科学地反思神创造人类的说法,为何这类传说能够流传至今?请多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
知识梳理: 请在课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加深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