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将全面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作为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掌握当时的基本历史事实。同时,学生应能认识到奴隶在该制度下所承受的悲惨生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将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搜集史料,学生将深入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成就,进而培养自主学习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从而激发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将增强学生对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重点讲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及其文化价值。
2. 青铜文明的概念
探讨青铜文明的定义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老师将出示幻灯片展示著名的司母戊鼎,鼓励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青铜时代进行简要介绍,说明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关键历史阶段。该时期的文化成果被称为“青铜文明”。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在商朝和西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尤其是以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青铜鼎为代表。青铜鼎的盛行成为祭祀活动的重要象征,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 甲骨文的介绍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人们刻在动物骨头或龟壳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记录,标志着我们书写历史的开始。
3. 自主预习
学生需快速翻阅教材,独立完成一些问题,未能解决的问题需做好标记,待后续讨论。
-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 到青铜器出现之时,我国青铜文化已逐渐形成。
2. 商朝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灿烂阶段,代表作包括四羊方尊等铭刻精美的青铜器。
3. 与商周时代平行,四川成都平原也兴起了独特的青铜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铜面具和立人像,即著名的“三星堆文化”。
4. 除了青铜器,夏商周时期的陶瓷业也相当发达,早在夏朝,就有了原始青瓷的烧制。
- 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
1. 农业成品种逐渐丰富,已经形成被称为“五谷”的农作物,主要种类包括小米、黍、稻等。
2. 在牲畜的饲养方面,商朝时期已具备了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如猪、羊、牛等,并建立了相应的养殖体系。
- 奴隶的悲惨生活
1. 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对立。
2. 奴隶的悲惨生存状况体现在他们被利用做繁重的劳动和参与祭祀活动上。
4. 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 有考古学家认为商代文化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你认为这一说法如何?
2. 在了解了青铜文明的辉煌之后,奴隶的生活却极为悲惨,你认为奴隶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
3.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各组学生积极合作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小结提升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将总结青铜器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到最终形成的青铜文化:
- 到晚期社会,青铜器逐渐普及。
- 夏朝时期,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加,商朝则迎来了青铜器的辉煌时刻。
- 代表性的作品如司母戊鼎造型宏伟,四羊方尊工艺精湛。
- 三星堆文化则以青铜立人像独具匠心。
- 尽管青铜文化灿烂,但奴隶的生活依然悲惨,缺乏基本的自由与权利,甚至不得不面对生命的迫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刻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形成历史的全局观和批判性思维。
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内容
---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及其特点,识别重要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 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认识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阅读和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识读相关图表,如《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甲骨文字形示例》等,理解并思考青铜器制造业及甲骨文的发展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了解并欣赏夏商西周高度发达的文明,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青铜器的工艺技术;甲骨文的记录功能。
- 难点:甲骨文的构字方式。
---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吗?没错,那就是商朝时期的司母戊鼎。这件青铜器高达1.33米,长1.1米,重达832.84千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的铸造需要二三百人共同协作,充分体现了商朝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性和工艺的规模。那么,在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又展示了怎样的文明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内容探究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我们来看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它在原始社会后期的开始成长,到了商朝时期数量大幅增加,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也达到高超的水平。[展示《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图片]
结合课本的内容,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制作规模大,工艺精湛,品种繁多,应用极其广泛。
青铜器的用途广泛,包括饮食、祭祀和军事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青铜器的功能逐渐演变,从日常食器转变为用于礼仪的器具,成为王公贵族身份的象征。不同礼器的类型和数量,直接反映了贵族的权力和社会等级。例如,天子拥有的器具比诸侯、卿大夫的要多。
这种高超的青铜器工艺,完美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同一时期闪耀的甲骨文,作为古代文明的另一种重要载体,也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甲骨文在记录历史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甲骨文记事
古人采用龟甲或兽骨的裂纹来进行占卜,预知吉凶,这是商朝人民重要的信仰和文化传承。占卜的结果被记录在甲骨上,形成了甲骨文。
甲骨文大约有2025年的历史,是商代文化的重要产物,记录了军事、农业、天文等多方面的信息。目前已发现4500个单字,其中识别出1500余字。这些文字的存在,标志着中国文字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到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字系统。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知道甲骨文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性,它不仅为研究商代社会提供了独特的窗口,也为我们认识汉字的形成与演变奠定了基础。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甲骨文的特点。从日、月、河、水等汉字的甲骨文形态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它采用了多种造字方式,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这些方法说明了甲骨文逐渐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这一阶段对于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通过课堂的讨论,总结出了甲骨文字的造字方法及其对汉字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甲骨文中,我们不仅关注历史事件,更要关注文字的演变及其对我们文化传承的深刻影响。
---
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涵盖了三个核心内容:青铜器的工艺与功能、甲骨文的历史与记录方式,以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通过这些内容,我们不仅认识到夏商西周时期的灿烂文明,还明白了青铜器的社会象征意义,以及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重大影响。同学们,课后不妨多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
板书设计
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 发展历程
- 主要功能
- 制作工艺
- 典型代表
2. 甲骨文记事
- 概念与发现
- 记事内容与重要意义
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 造字方法
- 造字方法对汉字的重要影响
---
同步训练
至此,课堂讲解结束。请同学们完成学案同步训练部分,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青铜器与甲骨文》是一节重要的文化史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商文化的杰出代表——青铜器和甲骨文。这一课不仅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背景,还加深他们对商周文化的认知。这是学生学习文化历史的基础,打下良好的知识枕基。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商朝典型青铜器如四羊方尊和后母戊鼎的图片,学生能够领悟青铜器丰富的种类和卓越的工艺水平,体验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学生需要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历程,认识到它作为最早的文字记录,开启了中国可考历史的序幕,并理解甲骨文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青铜器与甲骨文
2. 难点:青铜器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较远,难以理解其体现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内涵。
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认知多基于感性体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渴望探索知识。因此,通过结合实际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与谈话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六、教具与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四羊方尊的实物仿品,以增强学习的直观性。
七、教学过程
1. 引入问题:青铜器分为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等,学生能否识别这些青铜器的种类?
-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新课标中“了解青铜工艺成就”的要求,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青铜器的多样性,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青铜器的概念
- 定义:青铜是铜、锡等金属的合金,通过阅读《考工记》的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成分的合金适用于不同器物的铸造。
- 提问:阅读后你有什么感想?如何看待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复杂性?
3. 展示与讨论
- 后母戊鼎:
- 描述其特点及重达832.84千克的历史地位。
- 讨论其用途与文化背景,如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意义。
- 计算出需要多少个坩埚来浇铸后母戊鼎,启发学生理解古代工艺需要的人力和资源的整合。
- 四羊方尊:
- 探讨其精湛工艺的原因,并思考为何它被誉为商代青铜器的精品。
- 毛公鼎:
- 介绍铭文内容和历史背景,强调铭文的长度与实用性。
4. 甲骨文的理解
- 定义与发现:同学们自读书籍,简要了解甲骨文的概念及其历史发现过程。
- 可视化学习:播放甲骨文占卜视频,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功能与使用场景。
5. 趣味互动
- 通过十二生肖的甲骨文字形游戏,促进学生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 鼓励学生尝试用甲骨文书写简单的字词,如“日”、“月”、“人”,感受汉字的造字法则。
6. 课堂总结
- 请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归纳重要知识点,锻炼他们的总结能力,同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青铜器与甲骨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商周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