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件:《四季田园诗词漫兴》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件:《四季田园诗词漫兴》(2篇)

时间:2024-12-1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该课件主要探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四时田园杂兴》,通过生动的图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第1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件:《四季田园诗词漫兴》
拓展

新文章内容: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大意,能够感情丰富地朗诵和背诵此古诗。

2. 学习关于诗人的背景,理解诗题的含义,明确诗的情感,体会诗中蕴含的生活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 理解诗歌的整体意思,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教学难点

- 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意的感受。

教学时数

-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查

1. 诗歌朗读

学生自由选择,指名一到两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对朗读进行评价与反馈。

2. 填空练习

了解《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及时代背景。

完成填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大成)创作的。

二、教师指导

1. 了解诗人,解读诗题

范大成(1126―1193),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出生于吴郡,即今天的江苏苏州。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具有独特的清新与优雅,在当时便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本节课所学的这首诗描绘了盛夏的美丽景色。诗中从写景入手,体现出夏季时节的特征。全诗通过生动的动静结合,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景色迷人的江南田园图。

2. 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并结合注释讨论其含义: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句描绘了初夏时节,梅子和杏子正值成熟,麦子的花朵洁白如雪,而油菜花则开始掉落,形成了一幅丰收的景象。

-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这句表明白天的时长,农民忙于田间工作,篱笆旁显得冷清,仅有蜻蜒和蝴蝶在空中飞舞,增添了几分生趣。

3. 感悟诗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描述,生动呼唤了江南的美丽风物。诗中三句写景优雅,使人感受到盛夏时节的盎然生机,而叙述的那一刻则透出了农民辛勤的身影,让人深刻思考秀美自然与辛勤劳作的关系。

4. 朗读全诗

鼓励所有学生进行全诗的朗读,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并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三、练习诵读

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增强学生对古诗的记忆与理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艺术欣赏能力。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情感和语调来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第2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件:《四季田园诗词漫兴》
拓展

教学活动:《四时田园杂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范成大的生平及其田园诗的独特之处,与前代田园诗的异同。

2. 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掌握朗读技巧,体会诗中的情感与意境。

3. 增强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表达。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领悟诗人的情感,从而与其心灵相通。

二、教授新课

(一) 材料交流

1.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著名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出生于苏州。年轻时他中举人成为进士,但因病选择归隐,晚年潜心于田园生活。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农村的真实生活,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2. 田园诗概述:

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流派,旨在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观。范成大的诗作与陶渊明、王维等前辈相比,更加关注农民的辛苦与快乐,既描绘了农村的宁静美好,又揭露了农民的疾苦,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四时田园杂兴》便是他的代表之作,内容涵盖了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象与劳动场景。

3. 诗歌篇章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按季节分为五组。我们将重点学习描写春天与晚春的两首诗。

4. 诗歌形式:

本诗为七言绝句,简洁明了却含义深邃。

(二) 诗歌朗诵

1. 朗诵指导:

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节拍、语调和重音,提升他们对诗歌的感知能力。

2. 朗诵实践:

学生分组朗诵,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三) 整体理解

我们首先解析第一首诗,聚焦于农民的劳动过程,以及劳动所带来的乐趣与价值,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交流探究

1. 诗歌内容分析:

第一、二句描述农民劳动的忙碌景象。

2. 童孙的描写:

三、四句中的“童孙”在“学种瓜”,表现出农村人人参与劳动的氛围。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苦役,而是充满乐趣的活动。

3. 写作手法:

诗歌运用正面描写,语言自然流畅,充满乡土气息。

三、练习

1. 学生分组朗读并背诵所学诗歌。

2. 进行默写练习,加深对诗歌的记忆与理解。

四、小结

与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包括作者的背景、诗歌的主题与写作手法。

五、作业

1. 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 在课外查找一首唐代田园诗,与所学诗歌进行比较,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深入了解范成大及其田园诗的特点,与前代作品的不同之处。

2.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涵与情感,进一步提高语言品味与审美能力。

3. 加强学生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背诵诗歌。

2. 检查默写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

二、教授新课

(一) 交流材料

互相分享从网络或书籍中查找到的唐代田园诗,并与范成大的作品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异同之处。

(二) 朗诵诗歌体会意境

学生进行指名朗读和分组朗读,再进行教师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 整体理解

本首诗描写了晚春的农村美景,作者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欣赏,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暮春时节那种宁静的自然之美。

(四) 交流探究

1.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

答:写出了江南晚春的迷人景色。

2. 如何判断是晚春?

答:通过描绘梅子、杏子、菜花等典型事物的丰盈。

3. 三、四句内容的理解:

答:展示了正午时分的安静与和谐。

4. 用“蜻蜓虫夹蝶飞”来理解静谧的画面:

答:动与静的结合,表明田间宁静的氛围。

5. 诗歌的写作技巧:

答: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的写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三、练习

1. 学生再度朗读诗歌,强化朗读能力。

2. 背诵并默写诗歌,加深印象。

四、小结

重申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诗歌的朗读技巧与内容理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五、作业

继续理解背诵和默写两首诗歌,鼓励学生探索更多古诗的学习与欣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