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温暖的手》教学课件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温暖的手》教学课件(3篇)

时间:2024-12-1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温柔的手》这篇课文通过描绘温暖的手所传递的爱与关怀,教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际关系,感受生活中的温情与力量,促进友善与理解。
第1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温暖的手》教学课件
拓展

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温柔的手》是长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围绕小姑娘寻找母亲的故事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沉淀出母爱的伟大。文本所展现的温暖情感,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母亲无私的关爱,也促使学生对人际间温暖关系的思考。小姑娘的真诚表达与她对于妈妈的依赖,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然而,文中生字较多,同时存在一些生动的词句,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掌握。在教学实施中,通过随文识字和结合拼音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的难点,同时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认识并能书写11个生字,熟练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随文识字、自主学习等方法开展课堂,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故事认识到母亲的关爱,使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并珍视母爱的温柔与伟大,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识字与书写(11个生字,8个生字)。

- 难点:感悟母爱的温柔,体会文本中情感的细腻表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相关课件(PPT)。

教学过程:

第一个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引导学生看课题《温柔的手》,思考“手”与“妈妈”的联系,讨论母亲的手为何被称为温柔的手。

2. 学习生字“柔”,让学生拼读、组词,加深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音,后自读标出生字及段落序号。

2. 结合生字,逐段学习词汇,引导学生在文中体会词语含义,并进行情感朗读。

三、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1. 分段逐字讲解生字,进行生动的互动,鼓励学生用动作来理解词义。

2. 朗读时注意情感的传达,体会小姑娘失去母亲时的恐慌与焦虑。

四、巩固识字

1. 通过读词卡,确保学生熟记生字词汇。

2. 结合书写指导,注意笔顺和书写规范。

第二个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复习前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确保学生对故事大意有基本了解。

二、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指导学生默读,提炼出故事主线,讨论小姑娘找妈妈的原因以及寻找过程。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习特定段落,通过对话理解角色间的情感交互。

2. 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朗读,加深对文中人物情感的认同。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生字词和阅读技巧,更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温柔,增强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连接。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和同学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成长。

第2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温暖的手》教学课件
拓展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温柔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并掌握生字,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记忆生字,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培养他们尊敬和爱护母亲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识字;

2. 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等。

---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在街上失去跟妈妈的联系,你会怎么做?

2. 初读课文:

-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

-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圈出不熟悉的生字。

3. 学习生字:

- 分析“城、牵、掌、围、笑、善、淡、互”等生字的构成和意思,通过实例加深记忆。教师可以使用生字卡片帮助视觉记忆。

4. 指名读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讲述了哪些事情。

5. 布置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 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进行自由读、小组读及齐读等,以增强阅读兴趣。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深入分析课文:

- 指导学生画出描写妈妈眼睛、头发、手的句子,帮助他们理解情感的表达。

- 讨论:通过阅读,你们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妈妈的样子,并探讨小女孩为何有这样的描述。

3. 情感交流:让学生思考如果妈妈就在眼前,他们会对妈妈说什么,增强亲子情感的表达。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书写及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1. 书写指导:重点讲解“围、牵、善、互”的写法,帮助学生规范书写。

2. 课后练习:

- 鼓励学生分角色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增强理解和感受。

- 讨论词汇的用法及意思,如“掌上明珠”、“哭笑不得”等,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 写下所积累的词语,鼓励自由表达。

- 进行小组交流,画出自己的妈妈或爸爸,并在下方写上想对他们说的话。

板书设计:

- 课件标题《温柔的手》

- 生字表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字,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增强了对母爱的认识。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关心、尊敬及爱护自己的母亲。

第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温暖的手》教学课件
拓展

温柔的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8个会写的生字和11个会认的生字,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爱心”这一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感朗读,让学生从重点语句中真切感受母爱的温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学习感激和回报的道理。

教学重点

- 掌握生字,能够正确地读写使用。

- 情感朗读课文,传达课文中的温暖情感。

教学难点

- 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母爱的温柔。

教学准备

- 准备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内容。

教学时数

- 2课时

---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培养朗读习惯。

2. 学习并掌握生字。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 提问:看到课题“温柔的手”,你想到了谁的手?为什么会想到她?

- 引入新字“柔”,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 随文识字,学习词汇和生字。

- 理解“城”的含义,与“乡”对比理解。

- 通过表演理解“牵”的动作。

- 理解“掌”作为形声字的写法和意义。

- 学习“惊惶失措”的词义。

3. 朗读课文第2至6自然段:

- 结合插图和动作,理解“围”的意思。

- 了解奥利娅这一名字的来历及其背景。

4. 朗读课文7、8自然段:

- 识记“笑”的书写,注意第七笔的写法。

- 理解“慰”的含义,强调安慰的作用。

- 学习“善”字的正确写法。

5. 朗读课文9至10自然段:

- 分辨“辫”和“辨”的不同。

- 通过生活中的实物了解“淡褐色”。

6. 朗读课文11、12、14自然段:

- 理解“痣”作为形声字的结构。

- 学习“互”的结构及含义。

7. 复习与巩固:

- 回顾生字,进行组词练习。

8. 指导书写:

- 正确读音,进行扩词练习。

-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习。

- 强调书写的要领,进行练习及检查。

9. 完成练习题:

- 包括写一写、比一比组词等。

10. 作业:

- 书写生字,继续朗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温情。

教学过程:

1. 复习生字的朗读。

2. 默读课文:

-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讨论课文讲述的故事。

3. 讨论与分享:

- 朗读1至6自然段,询问学生所学到的部分。

- 点出课文中有趣的段落,引发思考好妈妈这个称呼是否只是名字。

4. 自主学习与探究:

- 分段朗读7至8段,9至10段,11至12段,讨论小女孩对问题的回答和感受。

-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

5. 朗读后两段:

- 探讨为什么小女孩能迅速找到妈妈,引导学生思考家与爱的关系。

6. 表演朗读课文:

-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通过表演将情感传递给其他同学。

7. 做一做:

- 引导学生讨论妈妈的手特征,及他们对父母的喜好和外貌的联想。

- 鼓励学生绘画,表达对母亲的理解与感受。

---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和句子,更能够在温情的母爱之中汲取力量,培养感恩的心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