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一年级语文下册《跳礅上的歌》教学课件

一年级语文下册《跳礅上的歌》教学课件(3篇)

时间:2024-12-1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跳礅上的歌》是一篇适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描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课件内容丰富,有助于理解文本。
第1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跳礅上的歌》教学课件
拓展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习并认识16个生字,其中掌握“朝、映、踏、涨、更、深、渡、船”这8个字的读音和写法。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跳礅上的歌”所传达的情感与意义。

能力目标:

1. 能够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和进行背诵。

2.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的互助精神,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让学生体会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读写生字,背诵课文。

2. 理解“跳礅上的歌”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难点

1. 体会课文结尾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用意。

四、教具准备

- 生字卡片

- 相关课件

- 图文并茂的插图

五、教学过程

1. 图片导入

-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提问学生:“图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朋友们在小溪边是如何过河的,帮助他们理解“跳礅”这个概念。

2. 理解文章大意

- 问学生:“课文中提到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引导他们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

3. 自读课文

-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示。请他们找出描述“跳礅”的句子并用符号标记出来;同时,找出与“跳礅上的歌”相关的句子进行标记。

4. 检查自学情况

- 各组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参与讨论。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特别是“跳礅”的具体描写,并对相关比喻进行分析,感知语言的美感。

5. 分组学习

-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每个自然段进行深入学习,讨论如何过小溪、遇到的困难以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

6. 学习分析

- 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领会每个自然段中的生字和情感表达。

7. 情感交流

-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深化学生对教师关爱的理解,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增进对朋友和老师的理解与关心。

8. 总结全文

- 回顾课文带给学生的情感和认识,讨论在故事中学到的道理,尤其是如何在大雨中团结合作、携手共渡难关。

9. 课后反思

- 最后,结合课堂所学和学生的反馈,总结“跳礅上的歌”给学生带来的启示,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感受团结的力量和友爱的美好。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深入理解课文的意义,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2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跳礅上的歌》教学课件
拓展

《跳墩上的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读17个生字,其中能够书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正确背诵。

3. 体会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深厚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能够流利背诵课文。

2. 难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认识“跳墩上的歌”所传达的深意。

三、教学准备

- 生字卡片

-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 共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 提问同学们是否见过跳墩,了解其定义和用法。通过对农村小河状况的描述,引出今天的课文《跳墩上的歌》。

- 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 初读课文

-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标记生字词。

- 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生字识记,确保读音和字形的正确性。

- 组织学生逐段朗读,检查自学情况,确保字音、句子的流利度。

3. 生字学习

- 针对生字发音进行专门指导,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字音和字形。逐个分析生字的写法和笔顺。

-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促进对生字的掌握。

4. 内容理解

- 确认课文叙述的事件。 帮助学生理解在各类天气条件下师生之间的互助情谊。

5. 再次朗读

- 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自由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课时

1. 质疑与导入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跳墩上的歌”的寓意。使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2. 深入分析

- 每段跳墩上的歌为何各有不同,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借此理清思路。

- 学生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强调关键词的感受。

3. 突出重点段落

- 通过图片展示和朗读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况下的快乐和团结。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从而体会大哥哥、大姐姐及老师的精神与行动。

4. 突破难点

- 引导学生探讨师生互助过程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讨论“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阴晴雨雪”的深意。

- 帮助学生明白,跳墩上的歌不仅是孩子们的歌声,也是团结、互助的赞美之歌。

5. 总结与反馈

- 组织小组比赛阅读和交流背诵经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板书设计

- 跳墩上的歌

- 快乐的歌

- 友爱的歌

- 赞美的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字的识记和朗读技巧,还能通过课文深刻理解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提高彼此之间的团结意识。

第3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跳礅上的歌》教学课件
拓展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能写出8个,能够认读其余8个。

2. 理解“跳礅上的歌”的意涵,能够掌握课文主旨。

3. 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4.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导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分析与比较进行思想教育。

5.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关心他人。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跳礅上的歌”的深刻含义。

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 生字卡片

- 课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三课时教学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读出生字,掌握字形。

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 启发导入:引入课题,通过讲述农村孩子们上学的经历,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让他们对“跳礅”产生探究欲。

2. 初读课文:

-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关注生字的识记。

- 教师范读课文,标注生字,分段明确。

- 简述阅读后的感受,讨论对课文的认识。

3. 字词学习:

- 汇总易混同的读音,进行详细的讲解。

- 强调多音字的读法,例如“朝”和“涨”的不同读音。

- 合作读音练习,加深记忆。

4. 识字巩固:

- 出示生字卡片,通过拼音帮助学生辨析读音。

- 小组合作或比赛形式练习生字的读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深入呼读课文,理解“跳礅上的歌”的意义。

2. 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1. 生字复习:

- 听写生字,互相纠正,老师给予针对性指导。

2. 内容理解:

- 自由朗读课文,讨论“跳礅”的具体表现。

- 让学生想象在过跳礅时的心情和感受,分享交流。

3. 朗读指导:

-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凸显情感,注重语气和节奏的变化。

- 通过小组竞读提升整体阅读水平。

4. 课堂总结:

- 在课文的结尾,引导学生表达过跳礅时的心情以及对互助行为的感谢。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巩固字词的应用。

2. 实际训练字、词、句子。

教学过程:

1. 识字练习:

- 进行字形组合练习,提升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2. 填空练习:

- 通过选字填空巩固已学词汇,加深理解。

3. 多音字应用:

- 让学生完成多音字的注音与组词,横向拓展知识。

4. 仿照填空:

-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模仿格式填空,激发其想象力。

---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将这种精神延续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