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与课件分享

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与课件分享(3篇)

时间:2024-12-13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课件的内容和结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秒这一时间单位的概念与应用。
第1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与课件分享
拓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秒”,明白1分钟等于60秒。

2.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关于时间的相关信息,增强他们的实践探索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育学生对时间的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和时间管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时间单位“秒”,掌握1分钟=60秒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并积极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每年除夕之夜,我们都期待着和家人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此时,我们会兴奋地一起数着秒钟,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十、九、八……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主要用一种更精确的时间单位——“秒”来计算时间。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秒”的认识。

二、新授

(一) 认识秒,并理解1分=60秒的关系

1. 老师问: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表,看看上面显示了什么?

2. 学生分组讨论,举手分享自己看到的内容。

3. 老师引导:你们想了解关于“秒”的哪些知识呢?例如,有人想知道一秒究竟有多长,或者秒针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4. 与此同时,老师可以示范如何观察秒针的走动。秒针每走一小格就是一秒,而它转一圈,也就是走过60小格的时候,分针恰好走了一小格。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分钟=60秒。版书总结: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 书本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例如,小明大约每天睡9();小红戴红领巾需要20();电饭锅煮米饭大约要25()。

学生独立完成后,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路。

2. 实践活动:教师计时,让学生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体验1分钟时间的实际长度,比如跳绳、拍手等。

3. 小游戏: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开始计时,一分钟到时请举手,随后比对谁的估计最接近一分钟。

四、课堂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时间单位“秒”,并理解了1分=60秒的概念。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运用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下课前,有没有同学有问题或者想分享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秒”,还提升了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和管理能力。希望每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

第2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与课件分享
拓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理解秒针走动的规律:每走一小格代表1秒。掌握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分钟等于60秒。

2.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分钟”和“秒钟”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观察实践能力。

3. 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多种互动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对“秒”的具体认识,通过观察和合作交流来总结出秒针与分针的关系。

教学难点:

-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感悟1分与1秒的时间长度,将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理解。

教学准备:

- 教具:包含钟表实物和相应的教学课件。

-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块钟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通过课件展示春晚倒计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倒计时带来的紧迫感,逐步引入课堂内容:在生活中,细微的时间往往用“秒”来表示。

2. 向学生提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秒作为时间单位?

3. 引导学生分享:关于秒,你了解多少?还有哪些问题想要探讨?

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 让学生独立观察钟表,然后与同桌交流发现,进一步引出秒针的特性——细长且走动迅速。

2. 进行合作学习,探讨分与秒的运行关系:

- 组织四人小组,两人观察秒针,两人关注分针的变化。

- 汇报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秒针转一周是60小格;分针转一小格。

- 最终得出总结:1分钟 = 60秒。并在黑板上标注。

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的流逝,感知时间的重要性

1. 听:引导学生认真聆听一秒的滴答声。

2. 拍:让每位学生感受一秒的时长,拍手感知时间流逝。

3. 做:鼓励学生自由挥洒创意,展示在一秒钟内能够完成的动作。

4. 读:讨论“一秒”如何为社会带来巨大进步,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5. 估算一分钟的长度活动:

- 活动一:闭眼估算一分钟,睁眼看大屏幕的时间,体验时间的流逝。

- 活动二:全班共同拍手数秒数,结合滴答声感受一分的长度。

- 活动三:通过动画片播放时间的估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的概念。

6. 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在一分钟内完成并交流结果。

四、巩固与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填空题(课件展示):

- 例如:“小丹跑50米用时____秒。”

2. 学生可以互相扮演裁判,进行时间游戏或比赛。

3. 向学生提出问题:“小兔乐乐和小兔悠悠,谁更早到家?”引导学生理解秒数在其中的影响。

五、课外延伸

1. 探索钟表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时间计量的演变。

2. 学习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了解文化与科技的交汇。

六、作业设计(自由选题)

1. 调研身边的人或通过文献了解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2. 记录自己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

3. 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或格言,并以此进行小组分享。

4. 制定个人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秒的概念,培养对时间的珍惜和管理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

第3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案与课件分享
拓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秒,明确1分钟等于60秒,从而在心中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培养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 能力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思维的全面发展。

3. 情感目标: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发对数学的求知欲,同时树立珍惜时间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1. 让学生掌握1分钟等于60秒的知识。

2. 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关于1分钟和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复习导入

教师展开一段关于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讨论其飞天的时刻,以此营造出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在展示航天画面和倒计时的过程中,自然引入“秒”这一概念,提示学生去感受生活中时间的细微单位。

为了增强学习兴趣,教师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开始新课的学习,以此为新知识的引入打下良好基础。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认识1秒: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在生活中见到秒的场合,比如红绿灯、赛跑计时等,帮助学生认识到秒的实际应用。通过观察钟表,引导学生发现秒针的特点,并通过互动活动,加深对“1秒”的理解。

2. 理解1分=60秒:

学生通过观察秒针的运动,讨论秒与分之间的关系,逐步得出1分钟的定义。这一过程鼓励自主观察与思考,增强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让学生在具体实例中深化理解。

三、活动体验,感受时间的珍贵

1. 感受1秒:

通过闭眼体验秒针的走动,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1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秒钟可以做些什么”,然后展示生活中1秒所能涵盖的多种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时间的宝贵。

2. 体验1分钟:

通过播放分钟计时,学生们体会到“1分钟”的长度,同时通过游戏活动挑战记忆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时间的流逝。这样的互动能够强化珍惜时间的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联系实际,巩固拓展

1. 小小裁判员:

通过统计最近的运动会成绩,让学生分析、评判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并集体订正,培养他们的认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全课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中的收获,总结“秒”的重要性,强调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他们从中领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业:

1. 向父母分享今天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加深认识。

2. 探索生活中1秒可以做些什么,倡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时间,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