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苍松怪石图题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和欣赏诗歌、画作,理解图题诗所传达的诗情画意。
2.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其文学理解能力。
3. 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不屈服于权势、坚持真理的高尚品质,学习其正直和清白的英雄气概。
4.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深入理解图题诗的情感与意象。
- 难点:感悟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所展现的正直气节。
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反馈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开场时,老师强调松树的象征意义,描述它傲然挺立、坚韧不拔的性格,表达自然中的勇士精神。讲述松树在严寒中更显翠绿的场景,引入今天的主题《苍松怪石图题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
1. 作者介绍:李方膺是一位诗人和画家,他于官场遭遇的不公,却坚持自我,常年在南京和扬州游走,擅长于描绘松、竹、梅等自然题材,风格豪放。
2. 朗读标准音:教授相关的生字词,确保学生能正确发音。
3. 解词释义:解释一些难懂的词汇,如“阿谀奉承”的含义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熟读并背诵诗词,提升他们的诗歌朗读能力。
三、合作学习:
1. 品诗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解释理由。比如,诗中提到的“岁之寒,何处求芳草”描绘了松树在寒冬中顽强的生命力,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句的含义。
2. 赏画环节:
- 整体欣赏画作:观察作品的构图以及色彩运用。
- 分析怪石与苍松:讨论苍松的挺拔与怪石的不屈,赋予它们更深的象征意义,体现诗人的坚韧和高洁。
四、探究学习:
集体探讨作者创作此诗的目的,强调李方膺通过苍松与怪石表达自己对不屈于权贵的理想和真正的自我。
五、拓展训练:
鼓励学生收集并交流与松树有关的诗句或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回顾反思:
课堂结束时,请学生总结他们在这一课的收获,分享感想与新知,从而巩固学习效果,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此次学习,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诗歌中的意境和力量,还能从李方膺的创作中汲取勇气与灵感,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坚持真理,追求卓越。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苍松怪石图题诗》
在教学《苍松怪石图题诗》这首诗时,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欣赏诗画的过程中,深化对古诗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文学感受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普遍具备了一定的古诗基础知识,但对于诗歌与画作之间的关系理解尚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首次接触到诗配画的形式,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料,他们能够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而,如何深入挖掘诗和画所蕴含的形趣、意趣和志趣,仍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设想与目标
本次教学将重心放在如何通过诗歌与画作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希望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能理解诗的表层含义,更能体会到诗背后的深厚情感和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 利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结合画面,全面理解全诗的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2. 反复朗读诗歌,细致感受画面的美,并在想象中体会图题诗所展现的情感。
3. 在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中,加深对诗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
- 理解诗的整体意思,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内容。
- 发展感情朗读,背诵和默写的能力,提升对诗的朗诵技巧。
教学难点:
- 深入分析诗歌与画面的关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苍松怪石图》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赏图对比,训练语言。
教师借助课件展示两幅画作:浓厚的“苍松怪石图”和平常的松树图。让学生主动描述和比较这两幅画,鼓励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反复朗读,品味诗句。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李方膺的古诗,帮助他们通过重复朗读掌握诗的韵律和情感。特别关注诗句中对松树形象和意境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诗句中的美感和情感。例如,学生可以讨论诗中“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如何传达对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三、了解背景,体会情感。
让学生分享他们事先了解的关于李方膺的背景资料,激发他们对诗人与其作品之间关系的探索。通过讨论李方膺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深层的文化意蕴。
四、欣赏画面,感悟“苍”、“怪”。
1. 组织学生对画作进行整体欣赏,讨论画中的苍松与怪石的特点。
2. 学生分析这两者的象征意义,苍松代表了坚定与刚强,怪石则象征着不屈的意志。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诗人追求真理、坚持自我的精神。
3. 最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激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李方膺(1697-1756),字虬仲,号晴江,是清代著名的诗画家。他不仅在官场上清白自守、不畏权贵,更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作品的主题多集中在松、竹、梅等自然元素上,笔法淋漓尽致,展现出一种豪放而自然的艺术魅力。李方膺同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作数量虽不多,却感情真挚,内容丰富,体现了他独立自主的个性与艺术追求。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对古诗的热爱,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旅程中,能更加自信地欣赏和创造文学艺术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