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今天,我们将通过讨论作文修改,来了解如何培养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图画引入,明确主题
大家请翻开课本,看看第一页的图画,图中显示了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这幅图为我们今天的主题——“文章不厌百回改”做了良好的铺垫。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二、理解句子的内涵
首先,我们齐读“文章不厌百回改”。接下来,我们解析一下“厌”和“百”的意思。“厌”是满足、不喜欢的意思,而“百”在这里是个虚词,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写的文章一定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变得更加出色。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反复修改会使文章变得更好呢?
三、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抗美援朝时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来到朝鲜,在那里他被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写下了一篇文章来赞扬他们。起初,他写了二十多个感人事例,但经过反复修改后,他只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事例,分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虽然文章缩短了,但却更加有力,更加感人。这正好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那么,作家都需要进行反复修改,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是不是也需要呢?当然是的!因为我们写作的时间还不长,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因此,进行反复修改是非常必要的。
四、观察与借鉴
再来看一下第一页的图画,同学们在修改作文时有什么习惯值得我们学习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认真和细心,仔细观察每一个文字和句子。
五、掌握修改技巧
写好作文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修改呢?首先,我们要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然后逐段逐句进行细化的修改。遇到需要变动的部分,我们可以运用符号来进行标记,这样在修改时就更加直观。
六、通过实例学习
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作文《小花猫》。请大家读一读其中的一部分,观察里面的修改。大家发现,他修改了哪些地方?每一个修改都有什么原因?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决定修改的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思考,自己在修改作文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在小作者的作品中,我们还能学习到哪些修改符号呢?每一个符号都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了解这些符号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进行表达。完成修改后,我们还应该与同学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七、课堂小结
最后,同学们,写完作文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修改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学会了修改,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项技能,更是在培养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这样的习惯,将在今后的学习中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写作的每一个小细节,通过不断的努力,写出更好的作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掌握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他人请教,努力理解和解决。
3. 激发学生对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提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并逐步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具准备
1. 各类优秀资料若干,以供展示。
2. 每位学生一份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讲述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 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 “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你们认为老师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 “老师的朋友要参加辩论会,她需要提前准备什么?”
- 学生可以回答“收集相关资料”,引导他们意识到资料收集的必要性。
2. 引导学生讨论收集资料为什么重要,教师总结:
- 收集资料能够拓展知识面、增强记忆,帮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
二、指导观察与讲解,学习资料收集的方法
1.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画,提出以下问题:
- “第一幅图中,同学在做什么?”
- “第二幅图中,大家的收集态度是什么样的?”
- “请说说你看到的收集资料的方式。”
2. 介绍几种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
- 做摘抄笔记: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和分类。
- 制作资料卡片:便于整理和查阅信息。
- 拍照片:记录重要瞬间和信息。
- 编辑剪报:以小报的形式整合收集的资料。
三、互动收获分享
- 学生观察第三页的图,畅谈他们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
第二课时
一、观摩优秀作品,激发兴趣
1. 展示学生的优秀收集资料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强化他们对资料收集的认同感。
2. 引导学生讨论:
-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如何做以提高我们的收集能力?”
二、实践活动:尝试收集资料
1. 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位学生获得一份。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以上提到的四种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 组织小组交流,帮助学生互相借鉴、相互学习。
- 期待学生展示他们的收集成果。
三、教师总结与鼓励
- 对学生们的收集情况进行总结,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收集资料的热情,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第三课时
一、观察图画,感知“懂就问”的重要性
1. 一起阅读“不懂就问”,引导学生探索图中的内容:
- “这里的学生在做什么?他们在哪里?”
- “场景中的人物都在做些什么?”
二、组织讨论,理解如何做到“懂就问”
1. 学生观察图画后,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 强调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要主动提问,无论在学校、家中还是其他地方,向所有能帮助你的人请教问题,包括老师、同学和家长。
- 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于发问,探索知识。
三、号召同学养成好习惯
- 向学生发出号召,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把这一良好习惯融入到他们的日常学习中,成为终身学习的一部分。
---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收集资料的技能,更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认识到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将其与日常学习相结合。
2. 让学生理解认真学习、持之以恒的意义,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导学生了解在小学阶段应使用的各种工具书,并理解其使用原因。
4. 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掌握使用工具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 强调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应该保持专注,认真对待每一次书写。
- 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以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笔记和工具书使用习惯。
三、教学安排
教学时间:三课时
---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理解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1. 教师讲述汪得净不做读书笔记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
2. 讨论环节:学生分享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和理解。
3. 引导学生交流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引出主题。
4. 教师总结:读书做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积累知识,因此应该培养这一好习惯。
二、通过图示,掌握做笔记的方法
1.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页的图画:
- 讨论学生的学习环境及态度,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含义。
- 观察并分析画中的学生和教师的表现。
- 讨论成功的阅读过程需准备的工具。
2. 观察第二页和第三页的图画:
- 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及态度。
- 观察笔记的形式,如读后感和摘抄。
3. 讲授做读书笔记的常用方法:
- 摘抄精彩词句。
- 编写提纲以概括主要内容。
- 写读后感受,分享个人收获。
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
第二课时
一、了解工具书的意义
1. 出示教学挂图,明确图上内容及主题。
2. 指名学生回答并总结工具书的重要性。
二、教授使用工具书的常识
1. 观察工具书,例如图画中的字典和百科全书,讨论个人拥有的工具书。
2. 讨论如何选择和购买合适的工具书。
3. 结合实际学习,学生分享在学习中如何使用工具书的经历。
三、通过角色表演,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 安排学生角色扮演,在书店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2. 演示如何使用选择的工具书解决问题,例如查找词语的意思。
3. 总结表演中的关键步骤,加强记录和应用工具书的意识。
---
第三课时
一、观摩优秀的读书笔记,激发兴趣
1. 向学生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强调其中的亮点和写作技巧。
二、尝试自主做读书笔记
1. 分发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记录笔记。
2. 指导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如摘抄和写读后感。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帮助。
三、分享与交流
1. 组织小组分享所做的读书笔记,讨论优缺点,相互学习。
2. 进行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在全班面前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问题
1. 提出查找特定词语的任务,鼓励学生动手查找。
2. 鼓励学生讲述他们查找的方法和体验,并进行总结与评比。
五、总结全课,激励前行
1. 讨论并回顾这三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实践。
2. 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做读书笔记,提醒他们参与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的机会。
---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相信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做笔记并使用工具书,助力他们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