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很多美丽的古诗。现在,有谁愿意给大家背一首古诗呢?如果是李白写的作品就更好了,有没有同学可以说说?(例如《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等)大家都很厉害,通过你们的学习,我们知道李白的诗句非常丰富。除了这些,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一下。
二、剖析诗句,品味词语。
老师:李白五岁开始读书写字,读过许多书籍。在二十六岁时,他开始了他的远游,行遍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就是他在游览庐山后写下的。
1. 我先给大家朗读这首诗,然后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
2. 我们来学习生字:“庐”、“瀑”、“炉”这三个字。
3. 全班齐读这首诗。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标题中的“望”字,谁能用它来组个词?在这首诗中,应该使用哪个词更合适?请大家来解释一下标题的意思。(指名同学回答)
老师:首先,让我们通过课文插图来了解庐山以及瀑布的样子。大家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老师:这些是静止的图片,但现代科技让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欣赏到庐山和瀑布的壮丽风景。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个光碟。
解说: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边,山峰重叠,壮丽非常。其中“香炉峰”因常有云雾缭绕,阳光照耀下出现紫色雾气,像香炉冒烟一样而得名。这就是香炉峰。庐山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皆美不胜收。
观看后,大家来夸一夸庐山的美景吧!(观看后指名回答)
老师:大家的夸赞真好!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白是如何赞美它的。
4. 请同学们分组朗读诗的第一句。同时阅读注释,了解诗中含义和生字。通过解释整句诗的意思来加深理解。再读一次。
5. 确立学习方法:通过读诗、看注释、理解意思,来掌握内容。
6.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二、三、四句诗,根据我们刚才学的方法。
7. 汇报自学成果。
- 为什么要“遥看”?
- “飞流”、“直下”这两个词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三千尺”在诗中意指什么?
- “疑”字在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老师:对这节课有什么疑问吗?请大家提出问题。(质疑解答) 现在,有人能给大家说说全诗的意思吗?(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学自悟,深入理解。
老师:你们认为诗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巧妙?为什么?(比如“生”、“挂”、“飞”、“落”等等)
老师:轻声背诵这首诗,想象你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愿意用“啊,_____真______”的句子来形容庐山瀑布给你的感受。此刻,你想对李白说些什么?请大家一起背诵,注意重音,再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接下来我们进行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习方法:
(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 读诗题,了解作者。
2. 读诗句,理解诗意。
3. 再读诗,体会感情。
4. 背诵与默写。
五、布置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将《望庐山瀑布》默写一遍,并思考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你的心情如何交融。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将围绕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中的《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进行深入学习。
教材简析:
这首诗由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是他隐居在庐山期间的创作之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那雄伟壮丽的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美丽山河的深厚情感。李白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使得诗歌的构思独特,语言既生动又恰到好处。
学情分析:
在株洲市的小语文经典诵读活动推广背景下,许多二年级学生能够流利背诵约20首古诗,其中不乏《望庐山瀑布》的身影。然而,尽管部分学生能背诵,但对诗意的理解、诗人情感的把握仍显不足。
设计思路:
1. 反复吟读是教学的关键。通过多样的吟诵方式,让学生领悟诗意,感受诗情,体会诗潭。课程设计以吟诵为线索,鼓励学生多次试读,通过准确发音初步了解诗意,随后结合诗句进行想象,逐句深入品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重现情感,最后创新演绎古诗朗读形式,促进思维启发。
2. 理解诗歌的意境是教学中的挑战。教师应设法让诗画和诗人情感在学生心中鲜活。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庐山的美景中,运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激发学生情感,引导他们在诗句中领悟诗意,使其自发表达感受。
3. 鼓励课后作业,收集描写其他诗篇,拓宽学生的古诗学习。不仅在课堂内追求诗的美,更在课外引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目标:
1. 通过查找李白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并积累其古诗作品。
2. 学习识字,认读新字:庐、瀑、炉、疑。
3. 通过反复吟读,理解诗意,感知诗人情感与意境。
4. 营造浓厚的古诗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读,深入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深邃意境。
教学准备:
学生需查找关于李白的资料以积累古诗;教师需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瀑布》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通过对祖国美丽风景的谈论,引入庐山的话题,通过播放庐山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理解诗题与诗人:通过共同阅读诗题,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交流关于李白的相关资料。
3. 初读古诗:让学生试着独立阅读诗篇,再经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初步把握诗意。
4. 深入品读:鼓励学生描述诗中画面,教师通过引导加深理解,逐渐帮助学生形成关于诗句的更 vivid 的想象。
5. 领悟诗情:借助瀑布的景观展示,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换位思考,带入李白的感受。
6. 唱读古诗:通过组内合作创编古诗读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加对诗的欣赏。
7.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叶圣陶的《瀑布》,并鼓励他们查找其他描写瀑布的诗篇,拓展知识。
课后作业:
鼓励学生探索与瀑布相关的古诗词,进行背诵,以此培养他们的诗词学习习惯。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识记本课的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炉”、“银”、“流”三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3.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优美句子和表达。
教学重点
1. 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 古诗的情感朗读与背诵,理解诗的内容与意境。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赞美。
2.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探究兴趣,积累古诗知识。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插图、课件、录音播放器。
- 学生准备:预习《望庐山瀑布》,复习之前学习的古诗《静夜思》(李白),搜集自己读过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通过课件展示《静夜思》和《赠汪伦》,请同学们背诵之前学习的古诗,激活思维。
2. 引入新课:介绍唐代大诗人李白,并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诗是他在隐居庐山时创作的《望庐山瀑布》。请大家齐声朗读课题,了解诗的主题及背景。
3. 看图说话:展示庐山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细节,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美丽场景。
二、自主学习
1. 听朗读:播放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感知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自由朗读:学生自主阅读诗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练习流畅地朗读。
3. 识字练习:出示生字卡(庐、瀑、炉、疑、银、烟、流),请学生逐字拼读。通过不同的形式(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进行练习。
4. 观察书写:重点指导生字“银”、“烟”、“流”的写法,展示书写技巧。
5. 书写练习:学生在纸上反复书写生字,巩固记忆。
6. 朗读互评:让同学们将诗读给同桌听,进行相互评价和指正。
7. 自学古诗:结合课后注释,理解生词意思,找出不明白的内容进行标记。
8. 小组合作: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不理解的难点,教师巡回辅导。
9. 课堂分享:指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集体解答疑惑。
三、再读感悟
1. 想象画面:自由朗读诗词,同时在脑海中想象诗的描绘场景。
2. 小组讨论:小组内分享各自的想象,互相补充描述的细节。
3. 实际情感: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如果是诗人,看到这样景象会有何感受,想说什么。
4. 感情朗读:在情感的引导下,再次朗读古诗,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四、熟读成诵
- 学生通过小组背诵、表演背、齐背等多种形式进行复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五、拓展活动
- 鼓励学生分享所读过的李白其他古诗,如《早发白帝城》,加深对李白的了解与兴趣。
六、小结
- 重申庐山瀑布的壮丽气势,通过对这一自然景观的欣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七、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银”、“烟”、“流”,每个字各写一行,巩固书写。
2. 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准备在下次课堂中进行分享。
八、板书设计
- 《望庐山瀑布》
- 见:香炉、紫烟、瀑布挂前川
- 听:飞流直下三千尺、对祖国山河热爱
- 感:落九天
通过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古诗词的美丽与魅力,同时在学习中建立起对文化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