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春的消息》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本课以春天的美丽和儿童的情感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寻找春天——欣赏春天——感受春天——赞美春天”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通过多感官的参与来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气息。在课程开始时,利用“寻春启示”这一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探索欲望。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章,整体感受春天的美丽;再通过细致的品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喜悦情感,感悟春天的独特之美。最后,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去赞美春天,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寻找春的痕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诸如“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等词语的含义。
2. 能够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歌。
3. 鼓励学生合理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关键字词(如“摇绿”、“漂白”)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欢乐。
2. 通过朗读诗歌,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从而增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培养。
情感与态度目标
帮助学生体会春天勃发的生机,以及对于春天到来的欢喜之情,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注。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气息。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春天的图片、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寻春启示
引导学生思考“寻春启示”,并展示掌握的示例。例:“春姑娘走后悄然来到,身披花衣,带来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分享他们所见到的春天的特征。
二、欣赏春天——初步感知
1. 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确保字音的准确和句子的通顺。
2. 学生默读时,思考“从哪些小节中你感受到春的信息?”并标注出相关词句。
3. 在交流环节,鼓励学生汇报,逐一揭示春的美好:嫩绿的柳条、鲜艳的花朵、欢快的溪水等。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第一小节,感受春的到来。
三、感受春天——品读课文
自由阅读第一小节,鼓励孩子们分享各自的感受,在汇报中理解“摇绿”和“漂白”的用法,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丽。逐步引导至第二小节,想象春游的快乐,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朗读。
对于后续的小节,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关注孩子们在春天中的表现,包括“牵引”和“爱怜”,并感受他们的快乐。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注入情感,呈现出春天的活力。
四、赞美春天——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寻找春的消息,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能是写一段话或创作一首小诗。进行汇报时,适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与鼓励。
五、作业
1. 继续寻找春的消息,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 查找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等,进行朗读、背诵或歌唱,同时也可以动手绘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春天。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感受春天的到来,更能在生活中寻找春的气息,让每位学生亲自体验自然之美。
小学语文《春的消息》学习活动指南
学习目标:
1. 识字与拼读:掌握8个生字“怜、雏、禁、耀、苞、搔、痒”等,以及多音字“漂、禁”的正确拼读。
2. 理解词汇:领会“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义。
3. 有感情朗读:熟练、流畅且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通过朗读增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感受。
4. 表达春天的喜悦:能够自由想象,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幸福感。
学习重难点分析:
- 重点:以愉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 难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学具准备:
- 相关课件
- 古诗词学习资料一份
学习过程:
一、期待春天
1. 相关知识导入
- 回忆一年级时学习的儿歌《秋叶飘飘》,让学生回忆并大声朗读或背诵。
- 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风景与秋姑娘所发的“电报”。
2. 引题
- 介绍“消息”的概念: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信息,也如春姑娘即将发来的“春天到来”的好消息。
- 鼓励学生想象春姑娘如何传递春天的到来,例如:柳树发芽、小草冒出土地、冬眠的动物苏醒等。
二、欣赏春天
1. 读诗识字析词
- 自由朗读全诗,并标记出不太明白的词句。
- 展示重点生字、词,鼓励个别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互相纠正。
- 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字词学习的巩固。
2. 找出春的消息
- 两人一组朗读全诗,找出春姑娘带来的“春的消息”,并用符号做标记。
- 分小节讨论朗读情况,汇报每节中所包含的春之消息。
3. 春的消息总结:
- 第一节:春风、春水、树枝、水鸭
- 第二节:春装、小鸟
- 第三节:蝴蝶飞舞
- 第四节:雏菊盛开
- 第五节:吐露绿苞、溪水欢唱
- 第六节:阳光照耀、嫩草轻拂面颊
三、赞美春天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温暖。教师引导学生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比赛谁的朗读更能传达对春天的热爱。
- 在朗读过程中,针对特定字词进行探讨与比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寻找春天
- 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寻找更多关于春天的消息,可以通过文字、绘画或歌唱的方式表达出来。
- 分发复印的春天诗句资料,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阅读、背诵或创作与春天相关的作品。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能在心灵深处培育对春天的热爱与感受,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6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12个生字,提高写字能力。
2. 能够正确、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够背诵所学内容。
3. 通过诗歌的阅读,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表达。
教学重难点:
1. 自主识字,增强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能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增强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 观察周围的春日景象,深入感受春的到来。
- 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与生字卡片,准备春天相关的图片与音乐。
教学过程:
一、走进春天
1. 开场活动: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带领学生一起唱,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2. 复习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诗中提及的春天的相关内容,激发思考。
二、感受春天
1. 学生分组阅读诗歌,选择其中一小节进行朗读和讨论,寻找所选段落中关于春的消息。
2. 交流时间:学生分享他们选择的小节,并讨论其中的春的气息。
第一小节
- 讨论“枝条绿了”:通过小黑板展示相关词汇,探索春风如何让树枝重新焕发生机。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绿意,感受春风的轻柔。
- 讨论“鸭羽毛白了”:同样利用小黑板,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描述水面上反射的春光,体会诗句中的灵动。强调“摇绿”和“漂白”两词的生动描绘,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春风的神奇变化。
- 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用声音呼唤春的到来,激发他们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第二小节
- 讨论春装换季:展示春装的各种款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轻松氛围。
- 通过朗读,感受飞翔的自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他们快乐的春天经历。
第三小节
- 通过课件展示蝴蝶飞舞的场景,学生描述心中的美好感觉。
- 进行互动表演,模仿“捉住”与“放掉”的动作,了解作者对蝴蝶的喜爱以及自由飞翔的向往。
- 学生齐声诵读,感受蝴蝶在春天中的欢快。
第四小节
- 介绍迎春花,赏析其美丽。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回答,表达他们对迎春花的感受。
- 鼓励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欣喜情绪,并进行互动,让所有人参与到对春的赞美中。
- 学生利用模仿的形式创作与春天相关的小诗,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五小节
- 探讨“绿苞”的意义,结合图像帮助理解春天的觉醒。
- 设想冬季与春季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春天如何带来新生。
第六小节
- 描绘田野间晒太阳的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
- 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进行集体背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三、再找春天
1. 鼓励学生回忆春天的诗句、短文或歌曲,进行分享与讨论,寻找更多的春的象征。
2. 提供绘画材料,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将他们的春天印象以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四、作业
1. 模仿课文的风格,撰写关于春天的短文或诗歌,深化对春的理解与表达。
板书设计:
- 枝头吐绿
- 换上春装
- 蝴蝶飞舞
- 春的消息
- 迎春花开
- 溪流唱歌
- 钻出小草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春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生机,培养他们的情感与想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