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三年级语文课程课件分享2025年

三年级语文课程课件分享2025年(5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标题为“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2025年”的文章侧重于展示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通过生动的课件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1篇:三年级语文课程课件分享2025年
拓展

口语交际:可爱的小猫

一、引入话题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动物吧!你们有没有养过小动物呢?是什么动物?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会喜欢?

2. 老师这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调皮小猫,大家想不想看看它的模样?它有哪些可爱的地方呢?

二、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1. 请同学们看这张小猫的图片:小猫现在在哪里?它在做什么?它的表情和动作是什么样的?

2. 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幅小猫的图,想一想:这只小猫为什么会让你觉得喜欢呢?然后在小组里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三、小组讨论

1. 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说明一下你们选择的这幅图画,讲述你为什么喜欢它。

2. 交流完后,我们可以互相进行评价,看看谁的表达最有趣,谁说的更生动。

3. 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

四、全班分享

1. 各小组代表请上台分享你们的交流内容,介绍你们的小猫图画和为什么喜欢它的理由。

2. 全班同学可以对每位代表的分享进行点评,发表你们的想法和看法。具体说说:你觉得他说得好在哪里?有没有想要补充的地方?

五、总结

今天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一起欣赏了可爱的小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身边的小动物。小动物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它们的生活习惯和特性也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希望以后我们可以有更多这样有趣的互动,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的交流活动吧!

第2篇:三年级语文课程课件分享2025年
拓展

新文章标题:小学三年级《蜜蜂》语文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试、验、证”等10个生字,并能够书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确保理解并准确使用“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相关词语。

2. 学会默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理解法布尔的观察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

3. 激发学生的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积累优美的语言。

4.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探索关于蜜蜂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在于明确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备辨别方向能力所进行的实验步骤,以及最终得出的结论。

-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清晰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复述和讨论。

教学准备

- 生字卡片

- 相关蜜蜂学知识的资料和有趣的事实,以丰富课堂内容。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1. 学习并能认读“试、验、证”等生字,掌握“袋、概、减”等词的书写,正确使用相关词汇。

2. 学习默读课文,获取并理解主旨,理清实验的整个过程。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复习旧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这篇课文的基本故事情节吗?

2.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科学家兼科普作家法布尔的一个有趣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他试图证实蜜蜂是否具备辨别方向的能力。你们准备好进入《蜜蜂》的世界,一同探索这个实验的奥秘了吗?

二、初读课文

1. 多遍阅读

- 第一遍:读的同时,寻找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努力用拼音帮助自己准确发音。

- 第二遍:自我检测,确认是否还需参考生字表,如果有疑问可以再查阅。

2. 互帮互学生字

- 由把握生字的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同学巩固生字的读音,教师适时进行纠正和点评。

- 分享各自学习生字的有效方法,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

- 联系生字卡片,进行指名读、轮流读。

3. 逐段朗读

指名阅读课文,帮助同学们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脉络。

三、细读课文

1. 明确默读要求

学生在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并可以在重要词句上做标记。

2. 初次默读

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传达了怎样的故事?

3. 再次默读

针对“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备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怎样的实验?”进行深入思考。

4. 复述实验过程

请各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复述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借此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指导写字

1. 生字词示范

投影生字词,进行自读和指名读,确保字音准确。

- 观察并讨论如何书写“论、试、验、袋、证、概、阻”等字,交流书写要点。

2. 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如何记住生字,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

3. 书写指导

通过课件展示逐字指导,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总结书写技巧,然后进行集体评议。

4. 抄写词语

进行词语的抄写练习,巩固记忆。

五、作业设计

- 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为进一步的语言积累打下基础。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认识。

第3篇:三年级语文课程课件分享2025年
拓展

【学习目标】

1. 认识“县、济、匠”等十个生字,能够熟练书写“县、设”等十四个字,并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 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丰富课程内容。

2. 生字生词卡片,帮助学生进行认读与书写。

3. 收集关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与桥梁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 播放课件:昔日的河流与交通。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难题与文化交流的阻碍。

2. 开展谈话导入:提问学生,为什么古代要在两岸之间修建桥梁?让学生思考,桥梁不仅是交通的工具,更是连接文化与经济的重要纽带。随着问题的深入,介绍李春作为石匠如何参与到这一大型工程中,并引出课文的核心内容。

3. 板书课题,让全班齐读课题,引导学生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注意在阅读中多加练习,提升阅读流畅度。

2. 采用自读与同桌互读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3. 教师进行检查,使用生字卡片进行抽读,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认为读得好的句子或段落,促进阅读的自我反思。

三、自主感悟

1. 通过个人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思考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什么样的,它的独特性在哪里。

2. 交流分享: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的阅读体验,互相启发。

⑴ 尝试手绘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并解释关键部分。

⑵ 以李春的口吻,详细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重现古人的智慧。

⑶ 朗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突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心目中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培养创造性思维。

4. 播放课件:展示赵州桥当今的壮丽景观,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识字学词

1. 使用生字卡片进行抽读,增强生字的认知度。

2. 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生字进行组词,拓宽词汇量,认读课文的相关词语。

3. 进行书写指导:

⑴ 分类指导,在黑板上范写生字,提示书写要领。

左右结构的字如: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的字如: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⑵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注意字形的规范性。

⑶ 学生书写完成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并进行评价,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提高书写与记忆能力。

2. 收集与桥梁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文化与科技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古代工程的兴趣。

第4篇:三年级语文课程课件分享2025年
拓展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在特定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方式劝告他人。

2. 学生能够以适当的语气,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劝告。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情境模拟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1. 各位同学,在老师心中,你们都是聪明伶俐、情商高的人。因此,今天我带着一道难题来向大家请教,你们愿意热心帮助我吗?

2. 请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同学在下课时坐在楼梯扶手上滑行的情景)。

3.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行为是否合适?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劝告他呢?

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

1. 请大家阅读课本中三位同学的劝告语句。

2.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劝告更有可能被这位同学接受呢?

3.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4. 请各小组选出代表,将讨论结果在全班分享。老师将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进行适时指导。

可以看到,虽然三位同学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劝说那位同学放弃滑行。第三位同学用关心的语气,更容易让人感受到温暖,从而接受劝告。

三、情境模拟,练习实践

1. 接下来,请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情景)。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尝试劝说这位同学注意交通安全。

3. 师生共同评价劝告的效果。

4. 一些要点:

- 说话时注意语气,避免用指责的方式。

- 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这样对方更易接受劝告。

5. 展示另一个情景(表哥沉迷于电脑游戏,每天玩上整整一下午)。

6. 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各组成员分角色演练劝告。

7. 各小组进行合作表演,全班共同评价演出效果。

同学们的表演相当投入,劝告者的态度真诚,给出的理由充分且有说服力,被劝告者听完后也心悦诚服。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程中,我们通过模拟劝告的情境,增进了对劝告这门语言艺术的理解。有效的劝告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放松,心情愉悦,还能帮助他人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真诚的劝告如春日阳光,温暖而明亮,能够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关心和劝告他人,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温情与关爱。

第5篇:三年级语文课程课件分享2025年
拓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识别和书写12个生字,并特别练习“成、对”等6个字,同时学习“又字旁、绞丝旁、门字框”的字形结构。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增强语感,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1. 确保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关键句子及词语,如“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与小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 观察与提问:展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小树在风中摇摆,小鸟在树上玩耍。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2. 题目理解: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寓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借音自读:学生分段自读课文,逐段练习,最后整体连贯地朗读。

2. 生字识读:标记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拼读练习。

3. 同伴互读:同桌之间互相认读生字,改正发音。

4. 全班朗读:开火车阅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进行无拼音的生字词全班共同阅读。

三、深入理解,读中感悟

1.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提问让学生总结。

2. 节段选择:鼓励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思考阅读后的感受并分享。

3. 逐节分析:针对各个小节提问,让学生表达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教师提供指导。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鼓励学生分享收获,并进行课文的总结。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 生字认读:复习前一天学习的生字,提醒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背诵,诵中感悟

1. 流利朗读:请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2. 同桌互背:同学之间互相背诵,指名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三、书写生字,掌握技巧

1. 识字与组词:让学生认读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生词,与“会认字”与“会写字”结合进行组词。

2. 观察练习: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边书写边说笔顺,互相分享观察结果。

3. 教师指导:教师给予书写方面的指导,最后进行独立书写练习。

四、积累词汇,活学活用

学生认读在课程中遇到的词汇,讨论学到的新词。选出喜欢的词语,尝试用其造句,进行小组交流。最后,进行课程小结,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希望学生在阅读中愉悦心灵,激发想象,同时在语言技能上获得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