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守信的重要性》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和互动讨论,加深对守信概念的理解。
2. 理解守信用的行为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培养诚信意识。
3. 理体验到守信用带来的快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相关图片、互动游戏道具。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信任和诚信呢?今天老师将为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但在开始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约定,希望大家能在活动结束后集中精力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得好会有小礼物哦。”
(二)故事分享,感受互动。
1.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分享《小狐狸的约定》,让幼儿了解故事背景。
2. 提问幼儿:“小狐狸答应了小伙伴什么?它是怎样做的?”引导 children 讨论守信用的重要性。
- 教师补充:“小狐狸第一次没有做到承诺,给朋友带来了失望。你们觉得小狐狸的朋友会有什么感受?”
- 通过情境,还原小狐狸第二次遵守承诺的情节,问:“这一次小狐狸采取了什么措施,确保做到呢?”引导小朋友感受守信用后的温暖与快乐。
(三)情景分析,增强判断力。
1. 带领小朋友观看两段情景剧:第一段中,小朋友因为没有遵守约定发生了争执;第二段,小朋友们互相信任,开心地联合完成任务。
2. 引导幼儿分析这两种行为的对错,讨论:“你们觉得怎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守信用?在交朋友时,做守信用的孩子会有什么好处?”
(四)结合日常生活,培养信任意识。
教师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谁是值得信任的人呢?”可以是父母、老师或者朋友。请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与经历。
最后,教师总结:“信任是建立美好关系的基础。只有守信用,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如果不小心忘记了约定,要及时向他人道歉,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快乐的玩耍和学习!”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还能在互动中体验到交友与合作的乐趣,为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基础。
标题:让我们成为诚实守信的小伙伴
活动目标:
1. 通过分享故事和互动讨论,理解什么是诚实守信的概念。
2. 明白一个守信的人应对许下的承诺负责,言行一致。
3. 认识到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体验守信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两个布偶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对诚实守信的关注和理解。
1)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名叫《小明与小红的约定》。大家知道约定的意思是什么吗?(引导幼儿理解“约定”即双方承诺的事情)
2)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A、欣赏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并梳理印象:
小明和小红之间约定了什么呢?小明是否履行了这个承诺?他的行为对吗?小红的感受如何?你们觉得小红会有什么想法?(帮助幼儿分析无法守信所带来的失落与不愉快)
那么,什么是诚实守信呢?小明应该怎么做才算正确?(引导幼儿认识到守信就是要遵守承诺,如果忘记了,应及时告知对方并请求谅解)
B、继续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并梳理:
小明的妈妈答应了什么?她是否做到了呢?小红与小明在享受妈妈做的风筝时感觉如何?(让幼儿体验守信给个人及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2. 组织幼儿讨论:守信的意义及具体实践。
(激励幼儿分享个人见解,联系实际生活,强调承诺的重要性,体现守信的价值。)
3. 教师分享真实案例,引导幼儿辨析、深入理解。
A、小丽承诺和爸爸一起看半小时的故事,然后乖乖上床睡觉,真的做到了吗?
B、小凯答应妈妈不在商店里买零食,可是到那里却忍不住买了,结果妈妈只能禁止他购买。
C、讨论:小丽和小凯,哪个更加守信呢?为什么?
4. 生活经验分享:“我敬佩守信的小朋友”
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自己是如何守信用的,或者因为失信引起的不愉快经历。
总结:“在我们生活中,大家都向往诚实守信的人,因此我们也要努力成为守信的小伙伴,答应别人的事就要认真对待,如果不小心忘记了,请及时道歉并争取对方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快乐。”
活动主题:培养信用意识,从小做守信的孩子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意识到答应别人的事是具有约束力的,需要诚实履行。
2. 理解守信用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积极情感和愉悦体验。
活动准备:
- 手偶:一只小兔子、一只兔妈妈和一只小狗。
- 互动学习包:包含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及讨论材料。
活动流程:
1. 故事导入:通过学习包中的插图,幼儿可以直观地了解故事的情节。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兔子答应了小狗什么?这个承诺完成了吗?小狗的情绪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失信可能给别人带来的失落感。
2. 手偶表演:用手偶演示故事情节,特别呈现小兔子忘记履行诺言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和小狗的反应,感受其中的情绪变化。
3. 深入讨论:接着观看故事的后半部分,提出问题:“兔妈妈答应了什么?她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看法,并引导他们讨论守信所带来的快乐。例如,使用小兔子和兔妈妈的故事,让他们体会遵守承诺所带来的美好体验。
4. 实际案例分享:教师可以给出具体情境,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守信用的。例如:“小鱼儿答应朋友一起玩,但临时有事没去;还有小花,她答应了给朋友带饼干,第二天准时带来了。”引导幼儿分析对与错,讨论守信用的意义。
5. 自我表达: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守信用的经历,培养彼此的信任和友谊。
6. 活动总结:教师强调,守信用是每个孩子都应具备的品质,期望孩子们在今后生活中都能铭记承诺,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让他人和自己都感受到快乐与幸福。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还能在生活中自觉践行承诺,让他们在与人相处中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