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物体的转动与圆形现象
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物体的转动与圆形现象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科学活动中。
教学准备:
1. 幼儿之前玩耍时已经接触过的玩具,如竹蜻蜓、滚圈等。
2. 操作材料包括:硬币、乒乓球、橡皮球、塑料圈、圆形盘子、圆形积木,以及各种方块积木。
3. 其他辅助工具:玩具汽车、自行车模型、螺丝及螺母、风扇、钟表等。
4. 实物投影仪,用于展示物体的运转状态。
教学过程:
一、自由玩耍
1. 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玩耍。
2. 请几名幼儿上前展示他们的玩法,并通过实物投影仪让其他小朋友观察,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创造的转动方式。
二、试验与探索
1. 鼓励孩子们再次尝试,让手中的物体转动,观察反应。
2. 请幼儿分享他们使用哪些材料,并示范如何使物体转动。对于未能成功转动的物体,可以邀请其他幼儿展示正确的操作方式。
三、观察与讨论
1. 让幼儿再次操作,并认真观察转动时的现象,询问他们的发现。
2. 他们可以谈论物体转动后的不同表现,例如通过观察电扇转动的情况,老师逐步调节开关,让孩子们感觉转动速度的变化。
四、寻找与发现
1. 孩子们再次操作,寻找运转后形成的圆形痕迹,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
2. 对于容易显示圆形效果的物体,通过实物投影仪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小结:我们发现物体旋转能够产生圆的形状,透过我们的小手与好奇心,能探索出许多有趣的现象。
五、扩展思维
1. 询问幼儿:他们还知道哪些物体会转动?转动的东西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便捷?
- 例如:风扇的扇叶转动后可带来凉爽,钟表的指针指示时间;螺丝转动后可以稳定物体,旋转的桌子方便我们聚会。
2. 实物示范,加深孩子们对旋转物体的理解。
总结:今天的活动让我们认识了各种会转动的物体,它们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好奇的心态,去发现身边更多神奇的事物。希望孩子们今后能时常留意周围的物品,也把这种探索的乐趣分享给更多朋友。
创意大班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科学思维。
2. 激发幼儿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玩具制作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各种形状的气球、小木块、纸杯、彩色纸、胶水和剪刀若干。
2. 制作降落伞和风筝的基本材料,以及相关的示范作品。
活动过程:
一、观察与实验
1. 让孩子们先挑选不同材质的小物件,让他们观察并讨论这些物体在上抛和下落时的不同表现,例如气球会飘,而小木块则会迅速下落。
2.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想法,探讨为什么某些物品容易被抛起而有的则不容易。
3. 动手实验,让孩子们拿着纸杯和气球从楼梯上不同高度抛下,观察并记录它们下落时的变化。
4. 讨论纸杯和气球在同一高度下落时的表现,探索如何改变它们的下落速度。
5. 设定挑战:让幼儿思考,如何利用其他材料减缓气球的下落速度。
二、幼儿创意制作
1. 讨论怎样改变气球的形态或增加附加物以减缓其下落速度,鼓励小朋友们各抒己见。
2. 提供多样的材料,激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并制作他们的降落伞或风筝。
3.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玩具体验与分享
1. 让每个孩子试着用自己制作的玩具进行实验,看看它们的表现如何。
2. 组织一个分享环节,鼓励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成功的体验。
3. 总结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对科学的感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探索精神。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索与创作,幼儿不仅能体会到科学的魅力,更能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探索声音的奥秘
活动目标
1. 认识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准备
听筒1-3个、塑料杯、细绳、纸张和笔、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声音的魔法
1. 让幼儿互相体验,闭上眼睛,听着同伴的声带振动,感受声音的存在。
2. 教师指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如轻声、低声等,并用耳朵去捕捉这些变化。
3. 幼儿戴上听筒,听取教师发出的声音,同时讨论与直耳聆听的区别。
二、声音旅行实验
1. 展示桌面上的材料,激发幼儿的观察力。
2. 教师提问:“怎样用这些材料帮助我们听到更远的声音呢?”
3. 教师示范如何将纸张做成一个简单的喇叭,让声音通过杯口传播。
4. 幼儿分组动手制作,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
三、声音电话大挑战
1. 幼儿将自制的“声音电话”连接起来,进行交流与对话。
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传递声音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3. 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总结声音是如何通过杯和绳子传播的,并讨论如果绳子不被拉紧,声音会如何变化。
四、声音的认知
1.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想象他们听到的有趣声音和烦人的噪音。
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两者的不同,并讨论如何分辨和欣赏身边的声响。
3. 最后,幼儿可以用纸张和笔记录下他们最喜欢和最讨厌的声音,分享给大家。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还能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这种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将有效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