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设计幼儿园大班的空气科学教案

如何设计幼儿园大班的空气科学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01-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旨在为幼儿园大班教师提供一套关于空气的科学教案,内容涵盖空气的特性、存在方式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活动更好地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
第1篇:如何设计幼儿园大班的空气科学教案
拓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体验:寻找无形的空气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空气的特性,包括无颜色、无味道、不可见和不可触摸的特点,理解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使用不同的感官探索空气的存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 透明塑料袋、水桶、海绵、音乐播放器、颜色鲜艳的气球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神奇的探索之旅,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的探险目标是寻找空气。

2. 教师:在我们开始前,谁能告诉我,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3. 教师:好,那么请大家注意看,今天我准备了一个特别的实验来帮助我们发现空气的秘密。

二、空气的观察

1. 教师拿出海绵,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等待回答)

2. 教师:现在我将海绵放入盛有水的水桶里,大家来猜一猜,海绵会变得湿吗?为什么呢?

3. 教师:我们把海绵拿出来看看,哇!海绵湿了,是什么原因呢?(鼓励幼儿思考,教授空气的特性)

三、体验捕捉空气

1.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使用透明塑料袋来捕捉空气吧。准备好每人一个袋子了嘛?

2. 教师:请大家打开袋口,悄悄地捉住空气,捏紧袋口,坚持住,你们能感受到空气在袋子里吗?

3. 教师:慢慢放开袋口,大家用眼睛看看,里面是什么?(讨论可以看见什么,看不见什么)

四、探索更多地方的空气

1. 教师:但光在这里捉空气可不够,我们要出去找找看!让我们走到户外,再试试能不能捕捉到空气,大家准备好了吗?

2. 教师带领孩子们到不同的环境(如操场、花园等)去捕捉空气,并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增加趣味性。

3. 教师:大家回到教室后,分享一下你们在什么地方捕捉到了空气呢?(孩子们互相交流)

五、与气球互动

1. 教师:现在来玩气球。大家有没有想过,气球里面的空气是怎么进去的呢?谁能告诉我?

2. 教师:我会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气球,大家一起来试着吹气,看谁的气球鼓得大,哪个气球可能吹的空气就多。

3. 教师:注意气球的变化,为什么气球会变大呢?在里面的空气又能给气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六、呼吸与环保

1. 教师:现在请大家用手捂住鼻子和嘴巴,告诉我你们感觉如何?(引导幼儿体会空气的重要性)

2. 教师:原来我们都离不开空气,就连小动物和植物也需要空气呀!如果没有干净的空气,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3. 教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周围的空气呢?(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持空气清新,例如不要乱扔垃圾,不吸烟)

七、总结与反思

1.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发现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

2. 教师:小朋友们要记住,要珍惜和保护我们身边的空气,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3. 教师:下次请大家在生活中主动观察空气的存在,做小小环保卫士,带动周围的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在探索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奥秘,同时增强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

第2篇:如何设计幼儿园大班的空气科学教案
拓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神秘的空气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认识空气作为无形物质的特性,理解它无处不在的事实。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积极观察,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鼓励他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重点:

实验证明空气是无形的,并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存在。

活动难点:

通过动手实验,帮助孩子们全面理解空气的特性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蜡烛、水盆(清水)、不同类型的气球、透明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教师进行深呼吸,鼓励幼儿一起模仿,并引导提问:

- “我们吸入了什么呢?空气在什么地方呢?它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 “你们能触碰到空气吗?空气的味道又是什么样的?”

2. 展示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提问:

- “这个气球里有什么?你们能看见里面的东西吗?”

- 透过讨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是哪里来的》。

二、实践活动:寻找空气

1. 每位幼儿发放一个塑料袋,鼓励他们在教室里任意抓取空气:

- 教师示范如何张开和捏紧塑料袋,帮助孩子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 提问:

- “你们在哪里抓到了空气?空气在我们身边吗?”

三、实验观察:更深入的探索

1. 教师展示空玻璃杯,询问孩子们:

- “杯子里有什么吗?现在我们把它倒置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呢?”

2. 幼儿使用玻璃杯进行实验,观察是否有水进入杯子,并引导讨论:

- “为什么水不能进入杯子?里面有什么东西阻挡了?”

四、延伸学习: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

1. 探讨“我们的肚子里是否有空气?”

- 幼儿实践使用吸管在水中吹气,观察潜在变化。

2. 播放有关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 “被污染的空气对我们和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

3. 实验环节:

- 幼儿闭口捏住鼻子,观察蜡烛在缺氧状态下是否会熄灭,增强对空气的认知。

五、总结与行动意识的培养: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了解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意识到植物在净化空气中的作用。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例如不随意摘花、不损害绿地、劝家人减少吸烟等,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这不仅是对空气的保护,也是对地球未来的关心与责任。

第3篇:如何设计幼儿园大班的空气科学教案
拓展

活动主题:空气的神秘旅程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索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2. 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激起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进行探索。

活动准备:

准备吸管、泡泡水、气球、透明塑料袋、小碗、羽毛、彩纸等简单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空气

1. 让孩子们观察手中的气球,提问:“这个气球里有什么呢?”

2. 师:对,气球里面是空气。这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3. 出示一个空塑料袋,提问:“里面装了什么呢?”让孩子们自由探讨。

4. 总结:这就是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它无处不在。

二、空气的抓取

1. 提议孩子们用塑料袋“抓”空气:先用袋子捕捉空气,再捏紧袋口,看看会发生什么。

2. 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体验,讨论如何用不同方式捕捉空气。

3. 总结: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虽然感觉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感知它的存在。

三、空气的流动

1. 示范如何用手背感受吹气产生的风,引导孩子讨论:“风从哪里来?”

2. 演示如何折纸扇,鼓励孩子们一起来感受空气流动带来的凉爽。

3. 讨论空气流动的例子,如风扇、自然风等,让孩子们了解风的来源。

四、空气的重要性

1. 进行一个小实验:闭上嘴巴,捏住鼻子,体验没有空气的感觉。

2. 讨论:没有空气我们的感觉如何,讲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3. 展示关于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孩子们思考空气健康和生命的关系。

4. 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强调小朋友们也能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五、探索实践

1. 让孩子们观察粉笔,提问:“你们认为里面有空气吗?”

2. 进行实验:将粉笔放入水中,讨论气泡的现象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3. 使用吸管再做实验,鼓励孩子透过吸管观察气体的流动。

4. 展示鱼缸里的气泡,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空气的不同表现方式。

六、 游戏结束

1. 邀请孩子们一起进行“踩气球”的游戏,享受释放空气的乐趣。

2. 在活动结束时,再次提醒孩子们关注和珍惜我们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空气资源。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我们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空气的存在与重要性,还能激励他们保持好奇心,探索周围的自然现象。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成为保护空气的小卫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