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七色花教学设计探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七色花教学设计探讨(3篇)

更新时间:2025-01-20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的教案设计,重点涵盖了教学目标、课堂活动和评价方式,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与参考。
第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七色花教学设计探讨
拓展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教学设计

一、引入话题

1. (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教师学生介绍关于七色花的传奇故事,让他们感受到它的魅力。

2. 提问:如果你们得到了这样一朵神奇的花,你们会用它做些什么呢?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畅所欲言。

4. 一起大声朗读课题,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二、初步阅读,了解内容

1.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1. 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全班齐读)

2. 引导学生分段进行朗读,确保能够顺畅地读出课文内容。

三、深入理解,全局把握

1. 默读文章时,思考课文传达了哪些主要信息?在难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 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讨论故事的基本内容。

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交流对课文的感受和体验。

四、学习自然段1-10

1. 学生快速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自己能解决哪些之前提出的问题。

2.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珍妮的七色花来源及其作用的理解。

3. 分角色朗读课程,注重感情投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4. 带着疑问:珍妮将如何利用这朵七色花?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

五、书写练习

1. 指名读出今天所学的生字。

2. 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例如:“序”的结构是半包围的;“卷”和“票”是上下结构的字等)

3. 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序、剩、卷”。

4. 学生模仿书写,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六、拓展思维,深化理解

1. 再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第11至22自然段)。

2. 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开展讨论活动,分享彼此的见解。

3. 教师参与其中,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4. 组织全班进行交流,综合各组的观点。

5.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分享他们所体会到的珍妮的心情。

七、总结反思,情感升华

1. 教师总结:小珍妮的纯真和善良深深触动了我们。通过这篇课文,我们认识到帮助他人才能带来真实的幸福和快乐。

2. 讨论:如果现在你手中也有一朵七色花,你愿意怎样使用它?这种使用方式会与刚开课时的想法相同吗?请把你的思考写下来。

第2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七色花教学设计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启发式教案

一、复习引导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七色花》。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小姑娘珍妮,她的故事充满魔法与奇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珍妮经历了哪些神奇的事情呢?可以选择一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

二、过渡思考

七色花的魅力又让人充满期待。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们将一起揭开珍妮使用花瓣的秘密。现在,请大家翻到第89页,先独立阅读课文,随后和同桌完成学习卡的内容,小组合作,彼此交流想法。

三、深入讨论七件事

七色花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个愿望的实现。请大家选择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节,进行朗读,并思考大屏幕上提出的问题,着重分析珍妮的心理变化。

1. 关于花瓶的愿望

请选一位同学读出相关段落,找出关键字并讨论珍妮当时的感受,理解其中的省略号所表达的情感。

2. 关于北极的冒险

再请一位同学分享这部分的内容。珍妮的愿望实现后她是否开心?通过她的表现,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情绪?她在寒冷的北极是真正快乐的吗?

3. 关于玩具的渴望

这一段同学们应该感同身受,谁不想拥有所有玩具呢?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的愿望又会是什么?当愿望实现时,珍妮的内心是不是如她所想的那样欢愉?

4. 关于健康的温暖

最后一片花瓣的使用中,珍妮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他们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怎样的情感交流?请同学们分组模仿对话,感受角色的心情。

在小男孩因珍妮的祝愿变得健康时,珍妮内心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大家把这种幸福的感觉用声音传递出来,感受快乐的氛围。

四、知识总结

我们一起分析这七片花瓣的意义,找出是否有哪一片特别触动人心。关键不是满足个人愿望,而是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能找到快乐。

五、课堂延伸

若今日你可以拥有一片奇妙的花瓣,你会选择送给谁?又希望实现什么样的愿望呢?

在黑板上写下你的想法,分享你心中蕴藏的那份善良。老师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传递快乐的人,让世界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变得更加美好。七色花就藏在你们的心中,愿每个人都能将美好传递出去。

第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七色花教学设计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神奇花朵》教案

内容: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鼓励他们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2. 训练学生进行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并讲述《神奇花朵》的故事。

3.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风格,理解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情感。

4. 进行书面练习,仿写出关于“魔法种子”的故事片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主要人物的善良和无私,理解神奇花朵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并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掌握片段化写作技巧,增强自身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通过提问引入:如果你有一朵可以实现愿望的花,你会如何使用它?

2. 展示:神奇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花朵。

3. 学生朗读关于神奇花朵的句子,感受其魅力。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故事讲述了什么样的经历。

2. 完成简短的填空练习,帮助巩固对内容的理解。

3. 探讨神奇花朵的应用,进行相关句子的朗读训练。

4. 在课文中寻找并划出描述花朵功能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总结这些功能。

三、深入分析,体会写法

1.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认为特别感人的花朵使用方法,以及其背后的意义。

2. 深入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具体实例来朗读相关句子。

3. 帮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心灵的美好以及他们的付出。

四、写作迁移,创作故事

1. 举例说明一个小种子拥有无穷的能量,可以实现三种愿望。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拥有这样的种子,会希望实现什么。

2. 学生根据这种思路,写下他们的愿望,采用优美的写作方式和细腻的描写手法。

3. 选出精彩片段进行分享,并给予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将仿写与个人创意结合。

五、小结

通过善良与助人的精神,人人都能像拥有那朵神奇的花朵和魔法种子一样,改变生活,传递温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