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教案该如何编写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教案该如何编写(5篇)

更新时间:2025-01-0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大班的常规教育教案,强调培养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
第1篇: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教案该如何编写
拓展

标题:鼓励幼儿自主与责任感的教育活动

活动目的: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自主生活的重要性和如何承担责任。

2. 能力培养:促进幼儿的观察、实践、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引导: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责任与成就感。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家庭生活的照片,简单的家务道具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今天我们要庆祝一个特别的日子,三八妇女节,这是属于所有妈妈的节日。我们将通过一首动听的歌曲《谢谢你,妈妈》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与感激。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聆听,并思考一下在生活中,我们能为家人做些什么。

当音乐响起,孩子们看到妈妈们快乐的笑脸,感受到了家庭带来的温暖。听完歌曲后,老师会问:“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分享感受的时候,可以引导他们讲述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自主生活的重要性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自己可以做的呢?比如穿衣服、吃饭等。

2. 现在请分享一下,你每天早晨都做些什么事?

3. 各位小朋友,可以尝试自己完成这些简单的任务,看看能否独立地穿好衣服和鞋子。活动过程中,帮助与陪伴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次互动,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能很独立地处理这些小事,而有些小朋友还需要一点帮助和鼓励。我们一起总结:为自己做事,不只是让爸爸妈妈省心,更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三、参与家庭事务

1. 除了日常的自理之外,在家里我们还能帮妈妈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呢?

2. 请小朋友们与妈妈一起讨论,分享你们能够做的事情,比如洗碗、整理玩具等。

3. 我们要互相交流,了解这些小事情的重要性和做法。一些小朋友将会为大家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技巧。

通过互动与分享,孩子们将认识到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有责任,参与家务不仅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还能让自己感到成就感。

四、自我提升与关爱他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家务,孩子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比如帮爸爸妈妈倒水、打扫卫生等。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新事物,同时学会关爱自己的家人。

小结: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明白,作为家庭的一员,除了享受爱,我们也要学会付出。通过自己能做的小事,去温暖和支持自己的家人,这才是爱与责任的真正体现。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尝试,带给家人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第2篇: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教案该如何编写
拓展

标题: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活动目标:

1. 培养孩子们用眼睛、耳朵和心灵去探索和感受周围的美好。

2. 鼓励孩子们与小伙伴交流心得,增强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3. 让孩子们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

活动重点:

- 引导孩子们用多种感官去捕捉生活中的美丽。

活动难点:

- 激发孩子们对内心美的理解与体会。

活动准备:

- 装满五彩缤纷的花卉的花篮、一段自然界声音的录音、以及展示山川湖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入门,开启探索之旅

1. 小朋友们,请用一个字表达一下你对花篮的感受,觉得它的美在哪里?(色彩的美)

2. 展示风景照片:你看到哪些美丽的事物?这些景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造型的美)

3. 播放自然音频: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声音的美)

4. 总结: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丽的元素,无论是绚丽的色彩、悦耳的声音,还是迷人的自然风光,等待我们去用心发现。

二、讨论与分享

1. 小朋友们,你是如何发现周围的美的?

2. 鼓励幼儿代表分享各自的发现。(与全体幼儿互动,问大家同赞同吗)

3. 总结: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和倾听,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份美。

4. 小组活动:请两位小朋友一组,分享一下你们各自看到和听到的美丽事物。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我看到了……,觉得很美;我听到了……,让人感到很美。”

三、感情升华,体验心灵的美

1. 故事时间:有一位女孩因病不得不面对失去美丽的黑发,感到自卑。一次,她遇到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告诉她,尽管她失去了外表的美丽,但她内心的坚韧和善良让她在老奶奶心中显得特别美丽。老奶奶称赞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并乐于助人。

2. 引导讨论:为什么老奶奶认为那个女孩依然很美?她是从什么角度感受到女孩的美的?

3. 总结:那些乐于帮助他人,带给周围人快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心灵之美。

4. 小朋友个别分享:在你心目中,谁是内心美的人?为什么?

5. 四人小组讨论:你想怎样做一个心灵美的孩子?请有好想法的小朋友与大家分享。

四、延伸活动,收官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有色彩斑斓的事物、动听的声音、以及乐于助人的人。小朋友们,回到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你们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同时询问他们又发现了什么样的美,希望大家一起发现周围更多的美好!

第3篇: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教案该如何编写
拓展

标题:培养幼儿文明如厕意识与环保习惯的活动计划

内容:

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文明如厕的重要性,通过互动和创意活动增强其责任感。

2. 让幼儿意识到环境保护与个人行为的关系,并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活动。

准备:

画纸、油画棒、环保图案卡片、如厕行为照片集。

过程:

一、讨论与分享:

- 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文明如厕的规则是什么吗?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观察与引导:

-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照片,看看哪些是文明如厕的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

(1)大家觉得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比如说有没有人忘记冲水?

(2)清理自己的使用痕迹是否很重要?如果马桶周围不干净,我们该怎么做呢?

三、共同制定如厕公约:

- 让我们一起讨论并制定一份班级如厕公约,记录下大家的想法:

(1)在如厕时应有哪些文明行为?大家同意这个公约吗?

(2)我们如何来表达不推挤的这一条?请举手发表意见。

(3)清理衣服的方式该如何描述?我们能否用图画来表示?

(4)洗手后如何避免水滴在地面?想想看,有什么友好的表示方式?

四、集体宣读公约:

- 记录完后,我们一起来复述这个公约,确保每位小朋友都有清楚的认知。

五、扩展活动:

1. 将如厕公约整理成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2. 教师与幼儿合作讨论并制定一个班级清洁与环保公约:

(1)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个人都要做些什么?

(2)幼儿分组,用美术作品描绘各自的公约内容,鼓励他们分工合作,发挥想象力。

(3)将每组选出的公约内容整理到黑板上,进行介绍。在介绍过程中,若有重复的内容就进行删减,保留独特的。

(4)最终形成统一的班级文化公约,确保所有小朋友都能认同。

3. 结束活动时,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宣誓:“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会自觉遵守我们的公约,做一名珍惜环境的好孩子!”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文明如厕的认识,更能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共同责任感,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行为。

第4篇: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教案该如何编写
拓展

活动主题:探索与分享——我们的规则

活动目标:

1. 理解生活中各种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幼儿对规则的认知和遵守意识。

3. 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互相尊重与合作。

4. 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5.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 罗列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展示规则的重要性。

- 准备一些与规则有关的绘本和视频素材,帮助幼儿理解规则。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引发讨论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相处的趣事,故事中出现了因为不守规则而引发的混乱。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为什么会闹成这样?”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他们对规则的理解。

二、实地观察与讨论

1. 带幼儿到户外,让他们观察活动中的秩序。例如,观察玩耍时是如何排队的,细小的行为是否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2. 组织一次小型的角色扮演活动,幼儿可以模拟各种生活场景,例如上学、乘车、排队等。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互相协作,共同维持秩序。

三、规则创意手工活动

- 准备彩色纸张,鼓励幼儿用这些材料制作出他们心目中的“规则图”,表现出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和想法。可以是怎样有序地排队、怎样安全过马路等主题。

- 手工制作完成后,幼儿自由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图画中的规则及其意义。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中观察身边的生活场景,寻找需要遵守的规则,鼓励他们和家长一起讨论这些规则的意义。在下次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让规则的教育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第5篇: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教案该如何编写
拓展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认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了解不同情境下的信息表达方式。

2. 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周围的信号。

【活动环节】

认识信息→观察周围的信息→创作信息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张、彩色笔、简易标志(如交通标志、手势图示)、小工具(如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进行“声音的接力”游戏,老师发出一个声音,幼儿模仿并继续传递,提问: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传递信息呢?通过互动,帮助幼儿回忆和总结信号的概念。

二、观察与讨论——信息的表达

1. 展示不同的信号形式,如交通灯、声音信号、手势等。

- 提问:交通灯是用来做什么的?

- 鼓励幼儿讨论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2. 展示各种生活中的标识和信号,例如广告牌、指示牌等。

- “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帮助幼儿理解文字和图形传递的信息。

3. 创造与分享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见过或用过的信号,如家庭常用的手势、朋友间的暗号等。

三、实践与创作——表达信息

1. 进行“标志设计”活动,幼儿可以使用纸张和彩笔,创作出自己设计的标志,表达某种信息。

- 提问:“你的标志要传达什么信息?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形式?”

2. 进行“信息传递小游戏”,例如使用乐器或身体语言传递简单的指令,其他幼儿进行接收和理解。

- 例如,老师用鼓声传递信号,孩子们通过手势回应。

四、总结与分享——信息在生活中的作用

1. 提问:你们觉得了解信息信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 引导幼儿思考信号在安全、沟通、娱乐等方面的重要性。

2. 进行小组讨论,幼儿可以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信号及其作用,鼓励集体学习。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记录各种信息信号,带入课堂分享他们的新发现,比如在街上看到的交通标志或是公共场所的信息标识,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