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安全行走小达人》
活动目标:
1. 理解在玩耍时奔跑可能导致意外伤害。
2. 学习在不同环境下安全行走的重要性,掌握步行时的基本规则。
3. 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策略,避免与他人发生碰撞。
活动重点: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全步行。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在活动场所保持冷静、不随意奔跑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一名大班幼儿装扮为受伤的小兔子,额头和手臂上包裹着纱布。
2. 一些动物头饰,比如小狗和小猫。
3. 一份关于安全行走的图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装扮的小兔子摇摇晃晃走进活动室,额头和手臂上缠着绷带。教师关心地问:“小兔子,你是怎么了?看起来好像受伤了?”小兔子叹了口气,说:“我在玩的时候太激动了,和小朋友们一起跑来跑去,结果摔倒了,手臂和头都受伤了,好痛哦!”
二、引导讨论,结合实际生活。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摔倒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摔倒的?那种感觉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学会怎样走路,是否可以避免摔倒呢?”
2. 教师展示安全行走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画面中的行为,判断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
3. 教师总结:“在教室、操场和楼道里,奔跑和打闹常常会导致摔倒。我们在走路时,要抬头看路,慢慢前行,下楼时也要一个接着一个,保持安静。”
三、游戏环节“安全小行动”。
1. 教师展示动物头饰,邀请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先是小猫再是小狗,问他们:“小猫走路时都是很轻柔的,那么小狗呢?”
2. 幼儿们戴上头饰,模仿小猫和小狗的走路方式,教师适时给出指导:“注意看着前方,轻轻地走,保持平衡,快乐地玩耍,千万要注意安全哦!”
3. 游戏结束时,教师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并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小心,做个安全行走的小达人。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安全行走的重要性,还通过有趣的游戏和讨论践行了安全意识,这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教室安全小常识》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意识到在教室内奔跑的潜在危险,避免受到伤害。
2. 理解在教室里应该如何安全活动,强调走路时要注意周围环境。
3. 学习处理意外伤害的一些基本自救知识。
活动重难点:
- 重点: 认识到乱跑的危险,并学会在教室及走廊小心行走。
- 难点: 掌握应对意外受伤的方法,例如出血或跌倒该如何处理。
活动准备:
- 知识准备: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和活动已经接触过安全常识。
- 材料准备: 动物玩偶、图示PPT、伤害处理示范工具(如绷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设定
- 教师(扮演玩偶):哎呀,哎呀,我好痛啊(捂着头部)。
- 幼儿:发生了什么事?
- 教师(用玩偶的语气):今天我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结果撞到了墙,真是好疼啊!
- 幼儿:在教室里不应该乱跑!
二、了解教室安全行为
-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在教室里乱跑是对的吗?
- 幼儿:不对,应该小心走路。
- 教师:能不能说出一些在教室里安全玩的方式呢?
- 幼儿:不推不挤,不乱跑,要慢慢走。
- 教师:很好!那如果有小动物在教室里追逐小朋友,这样正确吗?
- 幼儿:不对,不能追逐。
- 教师:那小猴子能爬上桌子跳吗?
- 幼儿:不可以,那样很危险。
- 教师:还有哪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在教室里做的?
- 幼儿:不打架,不抢玩具,不攀爬更危险的地方!
三、学习自护的方法
- 教师:大家都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安全的。假如看到小朋友伤到了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办?
- 幼儿:要告诉老师!
- 教师:如果流血了,应该怎么做?
- 幼儿:告诉老师,找创可贴!
- 教师:那如果只是摔了跤呢?
- 幼儿:可以先擦一擦,然后告诉老师。
- 教师:对的!发生意外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并要小心保护受伤的地方。
四、总结与实践
- 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谁能告诉身边的小朋友注意安全,慢点走,不要跑呢?
- 幼儿:我来试试!
- 教师:太好了,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教室安全常识,保护自己和他人哦!
通过这样有趣的互动与学习,孩子们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教室中的安全规则,还能在遇到意外时冷静处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标题: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不随意离开》
活动目标:
1. 认识到在幼儿园生活中需要遵守安全规定,学会与看护者保持联系。
2. 培养判断安全行为的能力,乐于听从教师和看护者的指导。
活动准备:
1. 木偶角色:活泼的小女孩和温柔的阿姨。
2. 积木和一些简单的游戏用具,例如小皮球。
3. 教学教材和相关图画书。
活动过程:
1. 观察和讨论。
(1)教师展示图画书中的插画:“小朋友们,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2)教师提问:
- 图中的小女孩是谁?她在做什么?
- 你们发现她是和谁一起来幼儿园的?
- 她在幼儿园里是怎样表现的?
2. 木偶表演引导。
(1)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小姑娘在幼儿园里应该做些什么吧!”
(2)教师操作木偶,通过表演展示如果随意离开看护者会遇到的困难。
- 木偶表演:小女孩小米今天是第一天上幼儿园,兴奋地和阿姨一起到幼儿园。刚进大门,小米看到了五彩斑斓的秋千,立刻就想去玩。然而,她一不留神就松开了阿姨的手,独自跑了过去,结果找不到阿姨,开始慌乱地四处张望,觉得无比害怕。
- 教师问:“小米的行为对吗?如果不紧跟阿姨,会发生什么事情?”
3. 继续木偶表演,强调正确的做法。
(1)教师:“小米经过了这次教训,学会了要与阿姨保持联系。”
- 木偶表演:第二天,小米紧紧握住阿姨的手,跟着她一起走进班级。她看到外面的滑梯忍不住想去玩,但这次她选择先告诉阿姨。而阿姨告诉小米:“如果想玩,先说明,我们一起去玩。”
- 教师引导:“大家觉得小米今天做得怎么样?她是如何保证自己安全的呢?”
4. 理解和判断不同的行为。
(1)教师展示另一个图画:“这里的小朋友们做得怎么样呢?”
(2)教师提问:“你们比较喜欢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3)教师总结:“在幼儿园,我们要紧握父母或看护者的手,不随意离开,以免迷路或受伤。想玩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带我们去玩。”
5. 小结与分享。
- 教师鼓励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并强调与成年人保持联系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在幼儿园要遵循安全规范,保护自己,做到遵从指导,增强安全意识。
标题: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有序玩乐》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懂得礼让的良好品德。
2. 教导幼儿在参与活动时,遵循有序的原则,确保安全。
活动准备:
1. 事先安排一系列有序的户外活动,并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2. 准备儿歌《安全第一》。
活动过程:
一、引导交流:
1. 今天我们在户外参与了哪些有趣的活动?能不能分享一下你们是怎么玩的?
2. 进到活动室的过程中,我们又是如何保持秩序的呢?请大家一起说说,排队、互相等待等。
二、歌声欣赏:
1. 刚才我们进行了许多精彩的活动,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安全第一》这首歌。
2. 听完后,大家能告诉我这首歌唱了些什么吗?
3. 让我们一起尝试跟唱这首儿歌,把好听的旋律分享给大家。
三、讨论歌词理解:
1. 在《安全第一》中,小朋友们是怎样保持安全的呢?为什么要注意不推搡和排好队呢?
2. 老师引导大家归纳,如果不注意这些,就可能会跌倒或者受伤,对吧?
四、情境讨论:
1. 除了滑滑梯以外,小朋友们在什么场合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呢?
2. 共同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拥挤,比如进出门、走楼梯时、在游乐场等。
3. 老师总结:在集体活动中,保持有序、懂得谦让是安全的保证。当我们能友好相待、保持秩序时,大家都能更快乐更安全地玩耍。
渗透方式: 在各项日常活动中,像集体进餐、喝水、活动室的进出、游戏等时间,逐步引导幼儿理解并实践"不推不挤"的重要性。
家长工作: 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利用上下楼梯、在公共场所等情境,引导幼儿学习遵守秩序、互相谦让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社交能力。
活动主题:提升幼儿防范意识之《拒绝陌生人》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识别陌生人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如何安全地拒绝陌生人的接触和邀请。
活动重点:
帮助幼儿理解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信陌生人,并要时刻保持警觉,不离开安全的环境。
活动准备:
1. 制作有趣的卡通图画,展示正确和错误的行为。
2. 邀请一名家长或志愿者扮演陌生人,营造真实的场景。
3. 准备小礼物(如零食、玩具)作为道具,帮助引导讨论。
活动流程:
一、安全意识演练
1. 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讲述故事,设定情境:一位小兔子在森林中玩耍,突然遇到一个陌生的狐狸,狐狸诱惑小兔子跟他去玩时,小兔子该如何反应。
2. 集体讨论:
- 小兔子在狐狸出现前做了什么准备?
- 当狐狸说邀请时,小兔子应该怎么做?
3. 通过图画展示并讨论以下情境:
- 图一:陌生人询问你是否想去游乐园,强调不能轻易答应。
- 图二:陌生人赠送糖果,提醒孩子拒绝接受。
- 图三:陌生人问你住址,告诫孩子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 图四:如果陌生人强行拉你,必须大声喊“救命”,引起他人的注意。
二、互动情境模拟
1.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成年男性告诉小朋友:“我有一个好玩具,带你去看。”集体讨论:这样的邀请如何反应?能否接受?
2. 情境二:陌生女性走进教室,告诉孩子她是其家人的朋友,声称要带孩子回家。老师提问:
- “你认识这个人吗?”
- “即便她说是朋友,也不能信任陌生人,要如何应对?”
三、总结与延伸
在整个活动后,引导孩子总结哪些事情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强调与家人、老师保持沟通,外出时始终要遵循安全原则,别轻易脱离集体,以防受到潜在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