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理解不怕冷这篇课文

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理解不怕冷这篇课文(3篇)

更新时间:2025-01-20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不怕冷》的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活动安排等,以激发学生对寒冷的勇敢应对。
第1篇: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理解不怕冷这篇课文
拓展

标题:寒冷中的勇气: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增强学生的勇敢精神,理解在困难情况下坚持努力的重要性,借鉴于冬季坚持训练的精神。

2. 培养学生规范、流利地朗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 听写关键字汇,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

2. 完成课后练习1,写出含有指定偏旁的字,强化字形记忆。

3. 全班齐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4. 利用板书,回顾故事大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二、分角色欣赏。

1. 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进行自由准备,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

3. 逐一请同学指名朗读角色,进行小组讨论和评议,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行为引导。

1.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主角丁丁的变化,讨论他从拒绝起床到积极行动的原因。

2. 讨论同学们更喜欢丁丁的哪个阶段,分析背后的原因,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 一起探讨我们应向积极的丁丁学习哪些品质,例如勇气、坚持和责任感。

4. 结合个人经验,讨论每天起床的时间,并分享班上哪些同学能做到按时到校,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作业安排。

1. 完成课后练习3,抄写课文中的优秀句子,锻炼书写能力。

2. 提醒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本上剩余的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自律习惯。

这次教学设计通过对勇气和责任感的强调,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不怕困难的精神,鼓励他们成为更加自信和积极的人。

第2篇: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理解不怕冷这篇课文
拓展

标题:勇敢迎接寒冬的启示

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学习丁丁在寒冷冬晨勇敢起床的精神。

2. 熟悉并运用“清晨”、“晨操”、“立刻”等相关词汇。

3. 练习朗读对话,抄写关键词“早、起、勇、也、正”等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朗读开场白,讨论其意义。

二、深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1. 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丁丁妈妈对他的鼓励是什么,用“……”划出相关的台词。

2. 分享刚才划出的句子,认识到标点符号的作用,说明引号内的语句是人物的直接表达。

3. 探讨“清晨”和“早上”的不同含义,例如,“清晨”指的是天刚亮时光线柔和的时间段。

4. 比较句子“清晨,解放军叔叔不怕冷,早早出操了”。

5. 朗读时注意“早早”这个词的语气重音,感受其韵律美。

三、理解丁丁的回应:

1. 在妈妈的激励下,丁丁是如何回应的?用“——”标出他的回答。

2. 分析丁丁的话语有几句,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3. 讨论丁丁言语的意义,感受其勇敢态度

4. 比较“我也不怕冷”和“我不怕冷”的区别,从中理解“也”字的用法。

5. 练习使用“也”造句,如“你是学生,我(也是)学生”。

四、角色朗读活动:

1. 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2. 与同桌互动朗读,分享表达。

3. 选出代表进行角色朗读,班级集体讨论。

五、学习重要的一句话:

1. 齐声朗读关键词,并讨论“立刻”的同义词。

2. 思考丁丁为何能迅速起床,是什么力量推动他?

3. 强调“立刻”的重音,增强语气。

六、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 全班齐读课文,巩固对内容的理解。

2. 交流讨论:丁丁所展示的勇敢与坚持,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种精神?

七、复习与写字指导:

1. 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进行发音练习。

2. 引导学生记忆字形,抓住结构。

3. 复习笔顺,特别对于“早”、“起”的书写,强化书写规范。

本课程通过丁丁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和决心。

第3篇: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理解不怕冷这篇课文
拓展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勇敢面对寒冷》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像解放军一样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学习勇敢面对寒冷的态度,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 学习7个新生字:寒、勇、面、对、习、惯、日;掌握新偏旁:“亻”(单人旁)、“氵”(三点水);理解“每天、总是、慢慢地、就会”等口语表达。

3.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对话的语气和语调。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小学生要像解放军一样不怕困难,形成良好的起居作息习惯。

2. 掌握7个新生字的读音与书写。

3. 学习如何朗读对话,并准确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1. 掌握“也”字的用法,能够在对话中灵活运用。

2. 理解“就”字的增强语气作用,并对“每天”和“总是”进行对比理解。

3. 区分“亻”和“氵”两个偏旁的书写与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引入

1.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寒冷的冬季是怎样的表现,特别是起床的情况。接着引入新课《勇敢面对寒冷》。

2. 重点讲解标题中的生字“勇”和“寒”,同时介绍相关偏旁,展示字的构成。

二、初读课文

1.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听生字的正确发音。

2.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分组讨论。①读课文,尝试拼读生字;②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3. 教师逐一检查,鼓励学生卡片认读生字,帮助他们找到合体字与独体字。

三、专注课文内容

1. 选拔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开头。讨论“为什么勇敢面对寒冷对丁丁很重要?”并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

2. 使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设计语言练习,鼓励学生在句子“天气寒冷,……” 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扩展内容。

4.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练习,特别是“寒”和“勇”两个字的重音。

四、强化与书写指导

1. 利用字卡进行生字复习,特别关注“勇”、“寒”这两个字。

2. 针对书写“勇”和“寒”的结构特点进行指导,让学生分享记忆技巧。

3. 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确保学生了解正确的笔画顺序。

4.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设定目标,如书写五遍,增强记忆。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增强抗寒的勇气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