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深入理解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教学设计

如何深入理解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教学设计(3篇)

更新时间:2025-01-02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为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提供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发展。
第1篇:如何深入理解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教学设计
拓展

标题:坚定而无私的奉献精神——《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理解王承书的故事及其重要性,感受她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鼓励学生思考文本中表达的深刻思想,逐渐培养其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和理性价值观。

3.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感动的段落进行背诵。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王承书的事迹,体会她代表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对重要句子的分析,理解其深层含义。

教学流程:

一、回顾引入

1. 项目主题板书,并由全班齐声朗读。

2. 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王承书的初步认识,鼓励他们分享各自的资料和观点。

二、深入阅读,以句为核心理解文意

(一)王承书的使命

1. 讨论“王承书”这个名字带来的联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寻找相关描述。

2. 通过字典查找“承”的含义,思考其在王承书名字中的意义。

3. 着重讨论王承书在接受使命时面临的选择与放弃,鼓励学生表达对她的敬意。

(二)承受的代价

1. 自学生动加深对文字的理解,鼓励他们在重要段落标记自己的感受。

2. 讨论王承书在隐姓埋名工作中经历的艰辛及其坚定的信念,力求学生能与其心灵对话。

3. 引导学生体悟她在科学研究背后的执着和不屈,尤其是在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

(三)写作手法体会

1. 学习作者如何运用插叙法来加强叙事的深度,通过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的情感认同。

2.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别分析王承书所放弃的名利,以此思考真正的成功与价值体现。

三、拓展知识,学习更多英雄事迹

1. 发动学生分享他们所知的其他隐姓埋名的英雄,扩大讨论范围。

2. 教师补充有关历史上其他无私奉献者的案例,增强学生对奉献精神的认识。

四、总结提升

1. 由花与叶的比喻,诠释奉献与成就的深意,激励学生为人生奋斗。

2. 强调每位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追求理想,勇于承担责任,立志为国家与社会贡献力量。

五、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反思课文中的智慧与精神,撰写关于自己的未来蓝图,题目为“我将如何过我的人生”,激发他们从中获得启发。

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在理解王承书无私奉献的同时,将其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动力,努力追寻自己的理想,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第2篇:如何深入理解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教学设计
拓展

标题:无声奉献的力量——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认识王承书的感人故事,体会她无私奉献与爱国的精神。

2.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逐步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价值观。

3. 鼓励学生能够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激励人心的段落。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王承书的感人事迹和她所展现出的奉献精神,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课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安排】

本课程设置为三课时,计划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全面掌握本文的内涵。第一课时主要集中在细读文本、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的脉络;第二课时则深入分析王承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课时通过交流读书笔记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1. 收集王承书的资料及其他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案例。

2. 让学生研究自己姓名的意义,激发个人思考。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程中将采用哲理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强调阅读理解与感情体验的统一。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与互动,探索文本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认识到奉献的意义。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讨论个人姓名的意义以及父母赋予的期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引入

1. 板书课题,集体朗读。

2. 回顾前一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自我总结。

3. 交流对王承书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二、深入学习课文

1. 寻找王承书名字的含义,引导学生讨论“承”字的多重意义。

2. 通过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王承书在国家发展中承担的使命,体验其勇敢与坚持。

3. 讨论王承书所面临的压力及其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对奉献精神的认同。

三、拓展讨论

让学生了解像王承书一样隐姓埋名奉献的英雄人物,谈谈现代社会中他们的价值。

四、总结与激励

讨论奉献与个人价值,鼓励学生向王承书这样的榜样学习,为社会做贡献。希望每位学生在未来能够心怀理想、勇于奉献。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关于“我未来的人生目标”的读书笔记,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启发他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珍视奉献与责任。

通过以上教学安排,期望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文的内容,更能从王承书的故事中感知到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为他们的成长道路提供指引。

第3篇:如何深入理解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教学设计
拓展

新标题:王承书的无私奉献与爱国情怀

新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掌握“厉”等5个新字,学习本课中的12个生字,积累例如“隐蔽”等词语。

2. 初步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情节,理清文本结构。

3. 通过阅读,深入体会王承书隐姓埋名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她坚守信念的原因。

4. 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词汇的使用和意义,积累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王承书隐姓埋名的深层原因,理清文本脉络。

教具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收集王承书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索主题

1. 教师板书“隐姓埋名”,全班一同朗读。

2. 学生分享“隐姓埋名”的理解(掩盖自己的身份和真实信息)。

3. 教师补充、引导学生质疑。

4.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汇总。

- 谁是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人?

-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

- 在这三十年中,有哪些重要的经历?

二、欣赏文本,整体感受

1.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 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 找出能回答疑问的地方并做标记。

2. 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集体读词。

- 强调字音和字形,特别是相似字的区别。

3. 指名回答主要问题:王承书是谁?

4.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王承书资料。

- 王承书,理论物理学家,对于中国原子弹研发贡献极大。

5. 问:“为何隐姓埋名?”(因为祖国需要她参与国家机密工作。)

三、深入理解,探讨品质

1. 教师引导反思隐姓埋名的艰难:

- 王承书放弃的个人成就与名利,为国家发展作出隐秘奉献。

2. 指名分享对王承书的敬意,领悟她的无私与坚定。

3. 小组讨论哪些语句反映了其高尚品质。

4.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捕捉深情和崇敬之情。

四、情感共鸣,品质启迪

1. 学生通过重读文本,思考王承书选择隐姓埋名的动机。

2. 交流讨论:为国奉献的牺牲与坚持。

3. 教师总结激励:让学生仿效王承书的奉献精神,以及淡薄个人名利的态度。

五、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王承书的坚定与无私精神,强调其对祖国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进步。

六、作业安排

1. 朗读课文,背诵感动自己的段落。

2. 提出问题,记录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学习王承书隐姓埋名期间的牺牲与贡献。

2. 理解并感受王承书为国家筑梦的精神。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启导关注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关注王承书选择和隐秘奉献的原因,体悟其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文本中情感表达的深刻。

教学准备:准备与王承书相关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词语积累,引入新课

1. 出示词汇,集体朗读: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抗击艰难等。

2. 教师通过例句引导学生理解词汇的运用。

二、阅读课文,探索内涵

1. 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思考王承书的奉献。

2. 讨论和分享在这段隐姓埋名期间她具体做了什么。

3.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感动的字句,鼓励感官体验和表达。

三、总结与启发

1. 教师总结王承书的努力成果及其对中国科技的重要意义。

2. 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迸发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敬仰。

四、课堂总结

教师强调王承书的无私奉献将永载史册,号召同学们以此为榜样,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感动自己的段落,准备分享。

2. 收集与中国科技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历史背景,以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不仅学习了王承书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激发了对国家、社会责任的思考,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行动,践行爱国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