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教授三年级学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

如何教授三年级学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为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的教案,详细介绍了齐白石的画作特点及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第1篇:如何教授三年级学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
拓展

教学设计:探索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10个新字,理解7个相关字的意思。通过查字典和上下文分析,深入理解重点词句。

2. 能够流畅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齐白石绘画的独特风格,感受他作品中传达的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齐白石绘画的独特特点,突破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受齐白石的作品所展现的美丽心灵,以及他对生活的热情。

课前准备:

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画作,准备相关图片,通过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复习

1. 共同朗读课题,激发对艺术的兴趣。

2. 复习生词并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展示齐白石作品,使学生产生观察的欲望。生词包括“贫困”、“经历”、“微不足道”等。

3. 自由阅读课文,提炼出齐白石的主要成就与特点,并用新学的生词进行口头表达。

4.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集中于齐白石绘画的独特风采。

二、阅读与讨论

1. 讨论课文自然段的内容,找出具体介绍齐白石画作的段落,分组讨论每幅画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画作品的喜爱,深度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动性和亲切感。

3. 理解“生动亲切”等重点词汇,让学生掌握从上下文提炼信息的技能。

第二课时

一、阅读与解析

1. 深入解析课文中有关齐白石艺术风格的自然段,找出他所画的众多生活场景,讨论这些画作的内涵。

2. 辩论齐白石绘画与其他艺术家的差异,再次领悟生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3. 引导学生探讨极其细微的生活场景如何在齐白石的笔下赋予生命与意义。

二、总结与升华

1. 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他所展现的美丽世界,并共同表达对齐白石的敬仰之情。

2. 使用壁板小结当前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明确齐白石所传达的活泼精神及其作品的民俗特点。

3. 向学生提供课外活动建议,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美,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发现与感受。

课后延展:

美好的生活在于用心去感受和发现,鼓励学生像齐白石那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用画笔和文字表达内心的感悟与收获。请他们将自己的美好体验记录下来,分享在课堂中。

第2篇:如何教授三年级学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
拓展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12个新词,识记10个常用字,能够利用字典和上下文理解重要词汇和句子。

2.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升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3. 理解课文内容,探讨齐白石绘画的特点,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与生命力。

教学重点:

1. 深入理解齐白石的画风和技法,掌握重点词句。

2. 探索齐白石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1. 感受齐白石作品中展现的自然世界和生动形象,体会画家对日常生活的热情表达。

课前准备:

1. 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和艺术贡献,收集其作品的图片和相关资料,预习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收集的齐白石作品资料与图片,讨论印象。

2. 展示齐白石的作品,畅谈观看感受,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3.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齐白石的艺术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

4. 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步阅读,整体把握内容。

1.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鼓励注意发音,其他同学正音纠错。

2. 进行默读,标记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 鼓励学生提出不明之处,让大家共同讨论。

4. 请同学们针对问题再自由读一遍,组内讨论并寻求答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汇,积累语言知识。

二、引导思考,解析全文。

1. 师生互动,讨论中国著名画家的特点,回顾如徐悲鸿、戴嵩等画家的代表作。随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齐白石的特色。

2. 全班分享,分析“微不足道”等语言的内涵。

3. 小结齐白石的独特风格:他从日常小事中发掘灵感,以崭新的视角展现传统画作的美感,深入探讨其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深入理解,激发想象,练习写作。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关于齐白石的画作部分,边读边在心中描绘齐白石的画面,分享最喜欢的画作。

2. 学生讨论:齐白石画了小鸡、蝌蚪、蝗虫和虾等生动的作品,分享个人最爱。

3. 找出自己喜欢的画的相关句子,多次朗读,思考为何喜欢,并引导交流内心感受。

4. 学生分享交流,通过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体会画家生活经历的影响,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魅力。

板书设计:

齐白石的画

- 小鸡

- 蝌蚪 生动

- 蝗虫 亲切

- 虾 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们不仅学习到语言知识,还能充分感受艺术的力量与生活的乐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造力。

第3篇:如何教授三年级学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
拓展

探寻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 以正确、流利且富有感情的方式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齐白石作品的独特魅力,领略其艺术的精髓。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生字及上下文的关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及其画作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老师:同学们,咱们在二年级时学习过徐悲鸿,今天我们将认识另一位杰出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板书:齐白石)

2. 老师:齐白石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来自湖南湘潭。他从二十五岁开始学习绘画,直到九十三岁去世,除了绘画外,他在诗、书、印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3. 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齐白石的绘画世界,去领略他的艺术之美。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貌

1. 老师:同学们,翻到第51页,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子流畅度。

2. 检查生字词:通过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如“肚腹”、“扫把”、“面貌”、“饥荒”等。

3. 老师:请大家交替读一读这些词语,互相纠正,确保每个人都能读准。

4. 老师:现在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理解到的内容。

5. 针对学生的发言,老师引导总结:大家提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齐白石的童年和他的画作特点,以及他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6.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专门描写齐白石画作的部分。

三、精读重点段落

1. 老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绘画了哪些生动的题材。

2. 学生回答:小鸡、蝌蚪、蝗虫和虾。(清晰地列出并板书)

3. 老师:大家都喜欢哪幅画?请与同桌分享理由。

4. 学生2:我喜欢小鸡争抢蚯蚓的画,因为画面非常有趣,表现了小鸡之间的竞争。

5. 老师:这幅画让我们感觉到小鸡之间的生动互动,你能用语言把你看到的表现出来吗?

6. 通过组织学生发言,帮助他们更加生动地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感受。

7. 学生3:我喜欢蝌蚪在水中的游动,感觉它们好像在欢快地嬉戏呢。

8. 老师:大家的描绘真是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场景,我们来尝试把这种快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拓展与总结

1. 老师:接下来我们将欣赏齐白石的更多画作,这些画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验到生活的趣味。

2. 老师提到:“微不足道”的艺术表达,这个词的意义引导大家思考这些简单事物在齐白石笔下的迷人之处。

3. 老师鼓励同学们分享他们对齐白石作品的看法,并提出思考问题:齐白石为何能够将这些看似普通的事物表现得如此生动亲切?

4. 老师:请大家课后进一步研究齐白石的其他作品,并每位同学分享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微不足道”的美好事物。

板书设计

- 齐白石的画

- 小鸡:争夺

- 蝌蚪:游动

- 蝗虫:绿色

- 虾:跳跃

- 微不足道:生活之美

让我们在欣赏齐白石艺术的同时,也学会发掘生活中的每一份细腻与感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