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撰写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信的教学教案

如何撰写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信的教学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通过沪教版语文《信》的学习,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第1篇:如何撰写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信的教学教案
拓展

新文章标题:三年级语文《信》课教学策划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6个新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方式,特别关注“替、请、浪”的结构与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富有情感地进行背诵。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与自然交流的兴趣。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能力,让他们理解交往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体会交往的乐趣。

2. 学会并认真书写6个新汉字。

三、教学难点

1. 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交往的快乐,构建良好的社交心理。

2. 特别加强对“替、请、浪”的字形掌握。

四、教学准备

购买配乐朗读的录音、准备词语投影以及识字卡片作为辅助教材。

五、教学时数

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魅力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 教师展示一封信,帮助学生从视觉和触觉上感知信的存在。

2. 让学生分享“信”的用途,鼓励表达个人见解。

3.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小朋友写信的情境,并引入课题。

(二)初步阅读,扫清发音障碍。

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随听并标记不认识的字。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练习发音。

3. 利用黑板或投影展示新词,帮助学生认真读音。

4. 鼓励学生在同伴之间互相朗读、评议,纠正发音。

(三)听配乐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深入理解。

1. 检查前一课时的朗读,关注字音的准确性。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以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3. 教师总结学生的问题,表扬优秀的提问和观点。

(二)深入讨论,结合课文主题。

1. 询问课文中“我”替谁写信。

2.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讨论小鸟可能在信中表达的内容。

3.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见解。

(三)扩展思维,深度延伸。

1. 讨论“我”写的信有多少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让学生思考信中可能包含的其他角色与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巩固识字。

1. 出示频繁出现的汉字,通过朗读加深印象。

2. 针对不常见汉字进行多次练习。

(二)学习书写汉字,强化记忆。

1. 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汉字的构造和特征。

2. 对难点字进行单独讲解,加强对笔画的理解与练习。

(三)进行书写练习。

1.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描红,再转到练习册中书写。

2. 比较同学之间的书写,寻找改进的地方。

3. 课堂最后进行书写的检查与听写,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不仅掌握汉字和阅读理解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2篇:如何撰写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信的教学教案
拓展

新标题:探索沟通的桥梁——《信》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以正确流利的语音诵读和背诵课文。

2. 培养学生对自然及他人情感的关心,增强对书信这一交流方式的理解与认同。

3. 理解诗中典雅词汇的内涵,如“黄昏”、“姹紫嫣红”等,提升语言感受力。

重点难点:

流畅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明白书信的重要性及其在沟通情感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谜语启发

1. 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愿意猜谜吗?”(回答:愿意!)接着出示谜语:“小小纸袋不太长,喜怒哀乐袋中藏,你我相隔千万里,传递信息他帮忙。”

待学生猜出答案后,教师引导:“这就是信!信是沟通的桥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深化理解:诗歌品读

1. 引入故事:“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通过写信表达情感,你想知道她的心里话吗?”(学生反应积极)

2. 播放课文录音,并请学生认真聆听,随后询问:“你们听到小姑娘的想法了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3. 学习过程中,教师分段带领学生读每一个小节,引导探讨其中的情感与意象。例如,在学习第一小节时,强调“用心”一词的重要性,以此启发学生深思。

三、深入探讨:分段学习

1. 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的变化,学生共同呈现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研究3-5小节,发现小姑娘替雏鸟、花朵、海洋、春雨等写信的用意。

2. 鼓励学生带着感受进行表达。学习第三小节时,欣赏“姹紫嫣红”这一美丽画面,借助肢体与口语,让学生描绘出春天花开的情景。

四、拓宽视野:口语交际

1. 引导学生讨论小姑娘为何写信,激发他们的助人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借助实际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想对亲朋好友说的话,让爱与关怀传递。

五、实践创作:仿写诗歌

1. 学生们可以仿照小姑娘的写信方式,以书信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他们将生活中的点滴用心记录下来。

2. 分享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互相夸赞,营造一个积极互助的学习氛围。

六、课堂总结:情感共鸣

1. 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回顾,重申信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封信架起一座桥梁,使友谊与爱心更紧密相连”。

七、作业布置:

鼓励学生在课后写一封信给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收集同学们的信件进行展示与交流,从而在生活中真实地应用写作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内容,更通过书信这一形式,感受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培养了关心他人、乐于表达的素养。

第3篇:如何撰写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信的教学教案
拓展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信”,积累与书信相关的词语。

2.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学习诗歌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有感情地进行背诵。

教学准备:

教学投影、录音设备、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信”的含义。

1. 激发兴趣:你有没有写过信或者收到过什么信件呢?

2. 交流信件的内容。学生自愿分享:

“我收到过____的信,信中说____。”

“我写过信,内容是______。”

3. 探讨信的作用:信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工具,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

二、自读诗歌,全面感知。

1. 学生轻声自读,确保准确的语音和顺畅的理解。

2. 进行同桌互读,相互帮助,增进理解。

3. 概括诗歌的主题:

“我”学会了______,因此决定写信给______,希望通过文字让彼此的心更紧密。

三、逐步阅读,深入学习语言。

学习第一节:

1. 朗读第一节,讨论阅读感受。

2. 归纳总结:写信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是用文字和纸张传递我们想要分享的想法和感受。

3. 进行情感朗读。

学习第二至五节:

1. 学生自读后思考:这些诗节讲述了“我”替谁写信,信中有哪些内容?

2. 师生讨论,利用投影展示相应的情境。

举例:“我”替雏鸟给妈妈写信,信中表达了我们饿了,期待她的归来。

教师解释“雏”字的含义。

3. 学生尝试表达:

“我”替花朵给蜜蜂写信,信中说:“_______”。

“我”替大海给小船写信,内容是:“_______”。

其余学生也可以选择各自想象的情境。

4.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鼓励学生背诵。

学习第六小节:

自由朗读,理解“让自己的心与他人的心紧紧相连”这句话的含义。

四、总结诗歌,进行创作。

1. 进行诗歌创作活动,题材围绕“信”的内容,鼓励学生从收集的信件中寻找灵感。

2. 最后评选出优秀的小诗诗人,展示他们的作品。

课后反思: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写信,加强情感交流,并在之后的课堂中继续讨论信件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