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如何理解观潮的精髓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如何理解观潮的精髓(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观潮》一课的教案,重点阐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与魅力。
第1篇: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如何理解观潮的精髓
拓展

标题:探索自然奇观的魅力:观潮活动教案

一、导入新课

1. 今天的学习内容与自然现象紧密相关,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观潮。(展示课程主题:“观潮”)大家知道,这一景象发生在什么地方吗?(钱塘江大潮)

2.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享有“天下奇观”的美誉。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壮丽画卷,更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向往。

3. “观潮”与“天下奇观”这两个词都包含“观”字,但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请大家思考一下:“观潮”中的“观”意味着观看的意思,而“天下奇观”中的“观”则有更多层次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确认一下,它可以表示观看、景象、甚至是对事物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1. 现在,让我们轻松地阅读一遍文章,感受这份“天下奇观”。请大家注意发音,流畅地朗读,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新词汇:

- 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山崩地裂、恢恢复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特别是“鼎、崩、沸”的读音。)

3. 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的结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4. 经过交流,大家发现作者的表述顺序是:潮来前的宁静、潮来的壮观、以及潮过后的反应。

5.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奇观,接下来我准备了一段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我们一同观看,感受其力量。

三、声音与景象

1. 刚才视频中展现的潮水景象,文章中也有描述。找出这些段落并一起朗读。

2. 在这几个段落中,哪些描写潮水的句子是你们最喜欢的?请划出来,并准备向大家展示。

3. 在学生分享过后,我们会展示几个重点句子,大家一起体会这些句子的美感及其背后的构思。

4. 共享这些句子所带来的激动与震撼,大家可以通过心情表演来加深对情景的体验。

四、理清顺序

1. 刚才通过朗读和表演,大家对潮水的描写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在,我们来将作者描述潮水的顺序理清。

2. 要注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将这些生动的景象串联在一起的?(引导学生发现是由远及近的描写方法)

3. 一起再读这段话,感受从远到近的描述带来的强烈对比。

4. 同学们留意到哪些精彩的词汇或句子可以帮助大家记住这个顺序吗?

5. 带着对潮水的敬畏,让我们一起背诵那些描绘潮水的精彩句子。

6.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钱塘江畔,感受到潮水如何一步步逼近,宣告着它的来临。

五、词语积累与运用

1. 今天的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积累这些表达吧。

2. 听我说出某个词的意思,大家迅速站起来分享相应的词汇。

3. 现在,请同学们担任小老师,将这些词汇带领大家朗读一遍。

六、课堂小结

1.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感受了语言的魅力。回去后,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作者为什么写潮来前和潮过后的情境?第二,潮水现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

附板书:

- 观潮

- 天下奇观

-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 远与近的对比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是看到了自然奇观的外在表现,更是理解了它在我们心中的深意。

第2篇: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如何理解观潮的精髓
拓展

新标题:体验潮起潮落的美妙

一、教学目标

1. 识记9个新字,掌握15个生字的写法,并能正确运用“汹涌、景象、轮廓、映衬、如梦似幻、阔大、平静、相连、穿越、奔流、翻腾、波澜壮阔、常态、复苏、流畅”等词汇。

2. 深情朗读课文,并能流利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

3. 在阅读中启发想象,能够结合课文与个人体验理解表达的深意。

4. 领略大自然的震撼美,培养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学习并熟练运用9个新字和15个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 难点:

(1)通过上下文把握词句的具体含义。

(2)深入感受大自然的震撼源自何处。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9个新字,掌握15个生字的正确写法。

2. 利用初次展现的大潮图片,感知潮水的壮丽场景,引出观潮的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习9个新字及15个生字的写作。

2. 通过不同观潮者的表现,体悟自然的壮观情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 昨天老师看到一幅奇妙的画,今天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幅画的主题是“观潮”。(请出示课题)

2. 大家对于这个主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初步阅读,整体理解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及理解句子意思,标记有疑问的词语。

2. 与同桌互换检查,讨论理解的部分。

3. 各位同学在阅读时有什么问题得到了解答吗?

(三)深度阅读,感悟思考

1. 自由读1、2自然段,提炼出你所理解的内容。

2. 假装你是图片中的观潮者,描述你眼中的潮水美景。

- 指导朗读时表达你感受到的美。

- 当时的心情如何?(如期待、紧张)

- 尝试以解说员的口吻进行介绍。

3. 讨论:为什么人们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等待观潮?(因为它是一种稀有的自然奇观)

(四)总结提升

在本课中,潮水的壮观以何种方式展现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从潮水的声音和形态变化中领悟大潮的壮观。

2. 边阅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并练习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1. 找出描写潮水声音与形态的关键词语。

2. 理解词汇中蕴含的气势与壮观感。

3. 通过多次阅读体验观潮者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

(一)深入阅读,想象情境

1. 默读3、4自然段,思考大潮给你带来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如气势磅礴、壮丽不可思议等)

2.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其气势的?

- 描述:远方传来的隆隆声如同雷鸣。 (此句形象展现了壮观的场面)

- 请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 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句子从声音的角度描写潮水的壮观?

(四)再探文段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连接这些描述的。请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记下你所发现的词语。

帮助大家意识到,作者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方式,生动描绘出潮水的声音与形态的变化,从而展现出其伟岸与宏伟。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共同欣赏了这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让我们为彼此的努力鼓掌!

第3篇: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如何理解观潮的精髓
拓展

新标题:探索自然奇观——钱塘江潮汐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德育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培养他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观察自然现象的系统性,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培养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 知识目标:识记生字新词,理解如“奇观”、“浩荡”、“掀起”、“源头”等词语的意义,并能够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相关词汇,流利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感受和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 难点:把握作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细致描绘潮水变化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工具

1. 钱塘江大潮的相关图片

2. 动画视频展示潮水的变化过程

3. 多媒体课件对重点句子的解析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浙江省的钱塘江,去探索那里的奇妙潮汐现象。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初步阅读与生词学习

1. 读题解析:课文标题《观潮》,探讨其中“观”和“潮”的含义。

2. 分享自学生字的新体验,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与补充。

- 生字识记:强调多音字和易混字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3. 理解重要词汇的意义,如“奇观”具体指何种少见景象,掌握“浩荡”形容潮水的庞大气势等。

(三)逐段阅读,理清结构层次

1. 划分段落,标注出不同部分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组织。

2. 引导学生识别文章的三部分:潮来前的宁静、潮来的震撼和潮过后的平静。

(四)布置作业

默读课文,思考后续问题并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首先请某位同学分享上课的结构。

(二)深入解析第一段

1. 齐读第一段,理解其所表达的观潮场景与心情。

2. 讨论潮汐的形成,分析作者描写时的细腻观察。

(三)讲读第二段

1. 划分阅读层次,分别讨论潮来前的静谧、潮来的壮观。

2. 观看潮水视频,获取直观感受,讨论潮汐的声音与形态转变。

(四)总结感悟

课堂讨论“潮来时”的联想,收集同学们的通感现象。

(五)指导朗读

重温第二段,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课时

(一)导导入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呢?让我们重新回顾学习的内容,找出重点。

(二)总结提炼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艺。

2. 分析全文中所表现的“奇观”情感与自然力量。

(三)讨论交流

归纳这篇课文为何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学们分享各自的理解。

(四)创意写作练习

在课堂结束前,学生运用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进行造句,鼓励展现创意与理解。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我们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世界,更希望他们在内心深处种下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