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进行长春版一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的语文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长春版一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的语文教学设计(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长春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1篇:如何进行长春版一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的语文教学设计
拓展

标题:长春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独坐敬亭山》活动设计

内容:

(一)引入主题,揭示重点

1.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诗人李白。小朋友们,知道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吗?你们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他的呢?

2. 谈论过后,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他的一首饱含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

3. 在标题中,“独坐”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标题的含义。

(二)初步阅读,认识生字,感知意境

1. 学习生字。通过多媒体展示,着重讲解“亭”字的音、形和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帮自己记住这个字呢?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描绘出亭子的轮廓。

2. 听一听这首古诗的朗读,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3. 请大家按照各自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这首诗。可以选择独自朗读、与朋友一起读或者全班齐声朗读。

(三)深入阅读,领悟诗意

1. 现在,请你们再次细读这首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注释或字典来互相帮助理解。

2. 大家交流一下你们查询到的词汇意思,比如“众鸟”意指许多飞鸟,“高飞尽”表明鸟儿已飞得无影无踪等。

3. 小组内分享对诗句的理解,看看大家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4. 整体讨论这首诗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以及所传达的情感。笼罩在鸟飞云散之后,是否让你感受到一种凄凉的孤独?

5. 诗中的每一幅画面都是怎样反映李白的内心感受的?当鸟儿和云朵都离去后,孤独的诗人与山之间的静谧对话则更显得深刻。

(四)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

1. 让我们想象自己变成了李白,带着他的情绪来诵读这首诗。如何透过声调与语气传递出那份孤寂和对敬亭山的眷恋?

2. 试着在配乐的陪伴下细致朗读,体会古诗中流淌的情感。

3. 向同学展示朗读的方式,互相学习。

4. 进行全班一起朗读的活动,感受齐声共鸣带来的力量。

5. 最后,挑战自己,尝试背诵这首诗。

(五)扩展活动

1. 请闭上眼睛,放松身心,听配乐诵读音乐,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景象。

2. 将你想象中的画面画下来,留在课本上的空白处,可以是诗中某句的情景,也可以是整个诗的意境。

3. 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与想法,感受彼此在诗词中的体悟和感动。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以上活动环节旨在深化孩子们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理解,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古诗的韵味在课堂上绽放出新的光芒。

第2篇:如何进行长春版一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的语文教学设计
拓展

标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探索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 学会深入朗读古诗,通过感受诗句的意境,培养文学欣赏能力,并达到熟练诵读的水平。

2. 识别13个新字,掌握其含义,并能书写6个生字,了解“坐”字的字形演变及“鸟”的书写顺序。

3. 通过字义、韵律和拼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能力和表达技巧。

4. 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变化,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

生字识记及书写。

教学准备:

字卡、字形演变图、音频设备。

教学时数: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

老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唐朝的壮丽山河,那时有位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李白,他在秋天的一个下午,游玩到了敬亭山。那里的鸟儿自由自在飞翔,白云悠悠。李白被眼前的美景打动,创作了《独坐敬亭山》。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读这首诗,想象其中的美丽画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主动倾听的习惯。

二、熟读古诗,识字热身(34分钟)

1. 朗读指导。

(1)教师示范朗读整首古诗,提供语调与情感的指导。

(2)学生借助拼音尝试朗读。

2. 学习生字。

(1)识字要求:学习7个生字,包括“坐”和“只”,分别探讨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别,理解字意。

(2)书写练习:重点关注“虫”“鱼”的发音及书写,并用字形演变图帮助学生理解字形的构成。特别解释“鸟”字的象形特点与书写顺序。

三、作业布置。(1分钟)

1. 有感情地朗诵《独坐敬亭山》。

2. 试着收集与“马、牛、羊、鸟、虫、鱼”相关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环节。(7分钟)

1. 全班背诵《独坐敬亭山》,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想。

2. 交流收集到的成语,讨论其意思和使用场景。

3. 复习生字的书写。

二、书写指导(13分钟)

1. 马字的书写:强调横折折勾的字形结构。

2. 鸟字的书写:让学生注意其上下结构的平衡与点的书写。

3. 虫字的书写:确保学生牢记书写顺序。

三、完成书后练习及互动活动(19分钟)

1. 请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形,识读相关字词。

2. 通过“连一连”的游戏,邀请学生将词语连接,讨论其背后的语义逻辑。

3. 让学生用彩色笔装饰他们的书写,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四、作业(1分钟)

写下本课所学生字,并背诵古诗,准备下次课堂分享。

板书设计:

马、牛、羊、鸟、鱼、虫。

第3篇:如何进行长春版一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的语文教学设计
拓展

标题:探索李白诗意的美——《独坐敬亭山》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

2. 能够流利且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默写《独坐敬亭山》及《望洞庭》。

3. 通过朗读、讨论及想象,深入理解诗的意境,领悟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提问大家之前是否接触过李白的诗作,能不能分享其中一首?今天我们将一同学习李白的作品《独坐敬亭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的韵味吧!

2. 解读题目中的关键词:“敬亭山”是一座位于安徽的名山,而“独坐”则意味着独自坐在那里,结合这些关键词,大家觉得诗题想表达什么样的感觉?

二、自主探究

1. 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分发自学提示,鼓励大家先读诗,并找出自己不懂的生字或词。

2. 结合课本、字典等工具理解生词的意思,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习中的困惑。

3. 检查自学成果,指读全诗,通过师生互动讨论诗句的理解。

4. 分析诗的意境,讨论诗中描绘的景象以及表达的情感。是否有人感受到李白的孤独与寂寞?整体景象的凄美,其实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向往与哲理思考。

三、感情朗读与背诵

1. 通过个人朗读,学生能体会到诗人传达的情感,再次熟悉诗的节奏与韵律。

2. 教师示范朗读,重点指导学生的语调与情感,随后鼓励同学们小组内轮流朗读,增加互动性。

3. 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注意表达情感。

四、扩展交流

1. 询问同学们对李白其他诗作的看法,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心仪的诗作及理由。

2. 小组间进行诗歌交流,丰富同学们的诗歌认知,拓展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理解。

3. 提醒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李白作品记录在读书笔记中,形成自己的诗歌积累。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后熟悉并背诵《独坐敬亭山》,并鼓励大家写下自己的感悟或对诗歌的理解,期待在下次课上与大家分享收获!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诗带来的美好与哲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