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如何教授?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如何教授?教案范文(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范文针对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下雨了》,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激发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想象力。
第1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如何教授?教案范文
拓展

新标题:小朋友观察大自然:语文课《要下雨了》的新探讨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重要段落。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解读文本,掌握自然现象与即将降雨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思考及表达个人见解。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自然变化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感知中发展想象力。

【教学重点】

1. 识别课文中描述的下雨前特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现象的自然规律。

2. 正确运用语气词“吗”“呀”“呢”,理解其在表达情感和语气中的作用,并在日常交流中尝试使用。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小动物们的行为对天气变化的预警作用,以及为学生营造思考如何从自然现象中获得信息的氛围。

【教学用具】

小黑板、自然现象图片、动物手工折纸、头饰、活动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通过一个有趣的“找朋友”游戏,学生寻找与自己相同生字的同学,共同复习。

2. 揭示新课题:“要下雨了”。让学生齐声朗读,并讨论“下雨了”和“要下雨了”之间的区别。

二、自由阅读与理解

1.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不同动物在下雨前有何表现。

2. 鼓励学生标注感兴趣的句子,询问他们为何选择这些句子,促进课堂讨论。

三、深入学习与分析

1. 引导学生逐段学习,探索小白兔、燕子、小鱼和蚂蚁之间的对话。通过提问激励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动物要低飞、出水或搬家?

2. 利用情景模拟,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这些动物的语言和动作,增进理解与记忆。

3. 讨论小动物对天气变化的反应,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四、扩展与总结

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动物行为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2. 课堂尾声,引导学生总结下雨前动物们的表现,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启示。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 燕子低飞

- 鱼出水面

- 蚂蚁搬家

- 自然的信号

【课后活动】

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与家人一起观察天气外的自然现象记录,并分享观察到的故事,以增进他们对环境的理解和亲近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在生活中不断探索与思考,培养终身的观察能力。

第2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如何教授?教案范文
拓展

标题:探索自然变幻——《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流畅地朗读课文,熟练进行角色朗读。

2. 识记“风、圆”等13个新生字,并能工整、规范地书写“享、答”等7个汉字,理解“万里无云”等词语。

3. 在阅读中,观察小燕子、小鱼、蚂蚁在降雨前的不同表现。

4.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神秘,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重难点:

生字的识记与书写,角色朗读的表现与配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角色扮演道具、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生字卡片,进行认读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词汇。

2. 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理解。

二、情境创设,词句分析。

1. 学习第一段内容。

(1)由学生分组阅读,提出他们从文本中获得的信息。

(2)带领学生探讨“万里无云”的意义,了解天气变化的描述。

2. 深入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理解动物们的交流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信息。

3. 利用多媒体展示第四至六自然段,分析小白兔与小鱼对话的情景。

4. 继续学习第七段,小白兔与蚂蚁之间的互动,探索它们的生活习性。

5. 完成第八、九自然段的学习,交流从中得到的启示和理解。

6. 总结全文,扩展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三、角色朗读训练。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配合表情和动作,以增强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分享在课堂中学到的内容和感悟,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并记录下他们的发现,可以绘画或写小短文。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捕虫

天气的变幻

小鱼:水面透气

蚂蚁:忙着搬家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生字和课文内容,还能在互动中更深刻地体会到自然的奇妙与变化,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欲。

第3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如何教授?教案范文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的教学方案探讨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利用汉语拼音流利朗读课文,并练习角色朗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结合图画和日常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的意思,讨论文中提到的动物以及它们在下雨前的活动,感知自然现象。

3. 认识并正确读写“腰”等12个新词,掌握多音字“空”的用法及读音,认读其他相关词汇。

4. 提高书写能力,准确书写“直”等7个生字,关注笔画和结构,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5. 学习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意义,特别是“闷”的含义。

教学重点:

1. 流利的朗读和角色朗读技巧。

2. 新词的认读与多音字的掌握。

3. 生字的书写练习。

教学难点:

1.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解释燕子、小鱼和蚂蚁在雨前的行为。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腰”等12个新认读字的字卡及“直”等7个生字的田字格字卡,配套的课文图画PPT。

- 学生每人一套不带注音的字卡与词语记忆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复习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字词,激发学习兴趣。

2. 通过板书呈现已学习的词进行复习,鼓励学生独立读出字音并进行反馈。

二、学习新课文

1. 引入新课文《要下雨了》,进行全班齐读,讨论课文标题含义,理解“要”字所传达的情感。

2. 学生逐步朗读课文,轮流进行角色朗读,并在小组内相互纠正发音。

三、字词学习

1. 出示新词,学生用拼音帮助认读,进行激励性反馈。

2. 分析多音字的发音及相关词语,通过拼读加深记忆。

四、书写指导

1. 进行生字书写的具体指导,强调笔顺和部件位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各个生字。

五、图文结合与课文理解

1.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资料,讨论出现在课文中的小动物及其行为,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观点。

2. 通过朗读辅助学生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明确每幅图对应的文字描述。

六、情境想象与讨论

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若干幅相关图画,学会通过文章总结出动物们在下雨前是否出现特殊行为。

2. 结合课程内容,讨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与生活观察相结合,鼓励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表达感受,并记录下来。

七、课堂总结与反馈

1. 通过经典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2. 学生反馈课后练习的结果,老师及时调整下一步学习计划。

作业设计:

- 完成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练习,鼓励学生多留意自然现象。

板书设计:

- 明确汇总字词与多音字的特点,列出本课的关键词及相关动物的行为,为下次复习做准备。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提升了语文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自然观察的敏感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