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如何教授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如何教授(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旨在通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名字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自我认同的积极态度和表达能力。
第1篇: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如何教授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读九个汉字,掌握七个字的书写,掌握新笔画“横折折折钩”;

2. 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3. 理解“成长”不仅体现在年龄的增加,更在于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落实个人的社会责任;

4.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温暖与关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 各位小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特别的名字(板书“名字”)。现在请大家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可以吗?

- 句式练习:我叫___。

2. 你们的父母、亲戚和朋友通常怎么称呼你们呢?

3. 这些称呼蕴含着家人和朋友对你们的关爱。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名字的课文——《我的名字》(板书)。在听课文时,注意小男孩都有些什么不同的名字。

二、听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静心聆听,认真捕捉生字的发音。

三、反馈互动

- 请同学们思考“小男孩都被称为何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

四、自主研读

1. 同学们可以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识别和认读新生字。

2. 和同桌互相帮助,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五、字音检查

1. 通过字卡进行拼读练习,鼓励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

2. 采用“火车式”逐个检查字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 组织分段轮读,讨论小男孩的称谓来源。

六、深入课文

1. 小男孩有这么多的名字,大家想知道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吗?(引导阅读相关诗句)

2. 介绍雷锋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小雷锋”的含义。

3. 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讨论图中人物的表情,感受其中的温暖与感动。

4. 讨论小男孩帮助老爷爷的故事,强调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应的诗句。

5. 问每位同学,除了小雷锋之外,小男孩还做了哪些善事呢?让他们选择一节诗朗读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七、引发思考

1. 小男孩乐于助人,这是因为他关心和帮助他人。你们觉得,作为一个关心他人的“我”,可以怎样去帮助身边的小朋友呢?

2. 讨论如何保护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让他们受益。

- 例如:陪他们一起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八、创作延伸

1. 让学生续写一首关于他们自己能做的好事的诗:

- “我”帮助小孩,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到我,会亲切地称呼我——“小哥哥”或“小妹妹”。

2. 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九、课堂总结

- 教师总结孩子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激发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公民。结束时,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感受集体的温暖与正能量。

第2篇: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如何教授
拓展

新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教学方案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16个新单词,熟悉书写新笔画“横折折折钩”。

2. 理解课文的主题与内容。

3. 探讨“成长”的真正内涵,强调关爱与帮助他人,履行社会责任。

4. 练习以正确、流利和富有感情的方式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责任。

难点:深刻理解大人们对小男孩的不同称呼及其背后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字卡、教具与多媒体资源。

教学环节:

一、引入活动

1. 教师展示一些照片,并让学生根据照片中的人物名称进行互动。

- “你们能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 接着,教师引导:“那么你叫什么名字呢?请大家大声说出你的名字。”

- 练习句式:“我叫……。”(同时展示相关课件)。

2. 提问环节:“平时,你的亲友是如何称呼你的呢?”鼓励学生分享。

3. 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些称谓中蕴含着亲友们的深情厚谊。

4. 引入课文《我的名字》,提问:“文中小男孩有哪些名字呢?”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鼓励他们与同桌讨论。

二、字词学习

1. 全班齐声朗读生字,教师适时指导。

2. 组织小组合作,进行生字的反复练习。

3. 采取“开火车”的方式,通过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阅读与理解

(一)整体感知

1. 让全班一起通读课文,了解小男孩的多重称呼。

2. 分组讨论,“他人是如何称呼这个小男孩的?”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的称呼。

3. 深入探讨这些名称背后的情感联系。

(二)细读分析第四小节

1. 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雷锋吗?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2. 带领学生共同研究课文中的插图,分析场景。

3. 讨论:“为什么老爷爷称小男孩为小雷锋?”

4. 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表情,理解他们的情绪。

5. 以感情朗读的方式,共同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三)自主学习前三小节

1. 鼓励学生运用刚学到的阅读技巧,自主阅读前三小节,讨论“大家为何称呼小男孩如此?”

2. 学生间交流后,由各组代表分享,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 选择代表性内容,进行集体情感提升朗读。

(四)书写练习以及总结

1. 教授字母写法,特别强调新笔画,并引导学生体会写字时的谦逊态度。

2. 逐步引导学生使用感情朗读,增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四、拓展讨论

1. 激励学生思考:“如果你们长大后,如何能帮助比我们小的孩子?”

2. 分组讨论并分享可能的帮助措施,比如护送幼小朋友过马路、分享故事等。

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续写,描绘他们帮助小朋友的场景。

五、总结与反思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表扬他们乐于助人的品格,强调成为关心他人的小公民的重要性。

六、背诵诗歌

1. 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全诗,增强记忆深度。

2. 学生自由背诵,教师通过板书帮助回顾。

七、板书设计

我的名字

- 小朋友

- 红领巾

- 好孩子

- 小雷锋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关心与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第3篇: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如何教授
拓展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名字》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成长”的真正含义,强调在生活中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社会责任感。

2. 深入理解“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号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3. 学会创造性地改编诗歌,发挥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由学生带领,全班共同朗读关键词汇。

2. 采用火车式朗读,增强语音的节奏感。

3. 进行听写练习,以检验词汇掌握情况。

4. 展示听写结果,并进行小组互评与总结。

二、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我”有多少个名字以及每个名字背后的意义。

2. 选定同学发言,提升课堂的互动性,相应板书关键内容。

三、学习课文

1. 师生共同学习课文的第四小节。

- 指名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 介绍雷锋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其精神内涵。

- 利用插图,讨论老爷爷为何称呼小男孩为“小雷锋”。

- 以感情丰富地朗读第四小节,体会字里行间的温暖。

2. 独立学习第1、2、3小节。

-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进行深度阅读,分享理解。

- 进行指名回答,加大投入感。

- 各小节以感情朗读,提升朗读能力。

3. 合作朗读第五小节,通过团队协作增强集体感。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分享自身热心助人的真实故事,增强情感共鸣。

2. 进行诗歌仿写练习。

- 小组内朗读前四小节,探讨每节的共同特征。

- 小组交流讨论,强化协作学习。

- 进行仿写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小诗。

- 进行作品展示与互评,增强表达自信。

五、总结升华

- 引导学生从学习中提炼出关于关爱他人与成长的核心感受,通过讨论升华主题。

六、指导背诵

- 给予生动的指导,鼓励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后进行背诵训练。

七、布置作业

1. 课后请同桌互相背诵所学诗歌,鼓励友谊与合作。

2. 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小诗读给家人听,培养家庭间的互动和分享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