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狐狸和乌鸦》教学方案三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狐狸和乌鸦》教学方案三(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针对《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文,设计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活动,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1篇: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狐狸和乌鸦》教学方案三
拓展

教案: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狐狸和乌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分角色朗读,提升朗读技巧。

2. 认识和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包括10个一类生字和5个二类字,不要求书写;理解相关词汇的意思以及偏旁的相关知识。

3.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喜欢听奉承话可能会导致受骗的道理。

教学重点:

- 生字和新词的学习,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朗读中展现语言的韵味。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和文本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向学生提问:你们见过狐狸吗?描述一下狐狸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展示狐狸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狐狸的印象。

2. 介绍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乌鸦。讨论乌鸦的外观和特性,设置故事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标题《狐狸和乌鸦》,激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好奇。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整体内容。

2. 给出读书提示,鼓励学生注意读音和节奏,尤其是长句子的朗读。

3. 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汇报交流,检查反馈。

1. 检查学生对“一”字的读音,通过小黑板展示相关的词语进行互动。

2. 强调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的读音,鼓励学生先标注拼音后再进行朗读。

3. 开展“火车式”朗读,鼓励学生参与,增进学习氛围。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 播放录音,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狐狸和乌鸦的对话中,关注狐狸的表情和动作。

2. 提问学生狐狸在看到乌鸦嘴里的肉时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模仿狐狸的动作。

3. 指导学生理解“馋”字的成因,练习朗读相关句子。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 复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强调发音和意义。

2. 教学生字的书写要点,特别是笔顺和结构。

3.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并进行作业展示与评价。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体验了狐狸与乌鸦之间的故事,还对语言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后请学生继续阅读故事,并思考狐狸是否得到了肉的结果。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次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课文蕴含的寓意——过于相信奉承的话会导致自己受骗。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其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3. 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力,鼓励他们续编故事《狐狸和乌鸦新传》。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角色头饰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梗概。

1. 学生抽读卡片上学过的词语,进行互动识字。

2.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检验学生的理解。

二、再读课文,直奔重点。

1. 引导学生回顾,狐狸是否得到那块肉。由此指导学生找到相关段落。

2. 反馈讨论,明确狐狸的欺骗策略。

三、感情朗读,把握语言。

1. 针对狐狸的不同表述,讨论其语气和表情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 学生组内练习,学习用情感去朗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汇合表演,把握体会。

1.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本剧表演,增强学习互动性。

2. 对表演进行评价和表扬,激励学生的参与和创新,让课堂更加活跃。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朗读课文,还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增强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继续思考与讨论,并希望在下次课上与大家分享你们的见解和创意!

第2篇: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狐狸和乌鸦》教学方案三
拓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10个。

2. 积累相关词语8个,以及句子2句。

3. 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理解只爱听奉承话可能上当的道理,并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题《狐狸和乌鸦》,全班齐读课题。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这个故事的标题有什么好奇的地方吗?想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呢?

3. 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形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关于狐狸的特点和习性。

二、整体感知

1. 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认真倾听,思考其中的内容。

2. 听完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疑问。

3. 出示描述性句子:“他的目光扫过,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口水都流下来了。”请学生轻声读一遍,接着指名读和齐读。

4. 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叼”和“馋”,并解释其词义。

5. 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节,分组讨论:狐狸一共称赞了乌鸦几次?每次称赞的话有什么不同?乌鸦是怎样反应的?这个反应在每次称赞中有什么变化?结果又是什么?

6. 选择一些生动的词语,比如“骨碌”、“瞥一眼”、“差远了”、“嗓子”、“享受”,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思,并在句子中实践使用。

7. 继续学习其他生字,保证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

8. 分角色朗读第三节,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9. 继续学习第四、第五节,注意认读生字“哇”和“溜”。

三、复习巩固

1. 抽取学生进行生字的复习读出,确保他们能熟练读出。

2. 对生字分类练习,如:碌与绿;哇与娃;溜与留,同时要求学生用这些新学的生字词语造句,巩固记忆。

四、拓展训练

1. 全班齐读课文,提升阅读的流畅性。

2. 鼓励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角色。

3. 通过提问:学习了这一课之后,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传达的教育意义。

五、课后作业

1. 进行小作家的创作活动。请同学们想象狐狸和乌鸦在故事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并进行续写。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这个小任务,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写作能力。

第3篇: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狐狸和乌鸦》教学方案三
拓展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狐狸和乌鸦》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有趣的童话,讲述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如何通过奉承的话语来骗取聪明却好虚荣的乌鸦手中美味肉块的故事。故事突出表现了爱听恭维话的乌鸦因轻信他人而受骗的道理。课文共分为八个自然段,前三段设定故事背景,介绍狐狸与乌鸦的邻居关系,以及乌鸦找到食物的情节;后五段则逐步展开狐狸用诡计获得肉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8个生字及其相关新词。

2. 理解故事情节,认识到轻信他人、被奉承所骗的道理。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重难点:

- 理解狐狸三次施计的细节与乌鸦的反应。

- 深入领会故事传达的寓意。

课时安排:

总共进行3课时的教学。

教具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录音机等。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 开始与学生互动,讨论狐狸的本性与乌鸦的特征,引入故事背景。

- 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读课文,以下几个要求:

1. 圈出生字词并朗读。

2. 标注各自然段序号。

3. 思考狐狸是如何骗取乌鸦的肉的。

4. 向学生展示插图,讨论与自然段的关系。

三、检查学习情况

- 使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纠正读音问题。

- 让学生分段朗读,注意长句的停顿和语气。

小结:

学生在这节课学习得非常认真,为下节课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作业: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第二课时:

一、小声读课文

- 学生独立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件。

二、理解课文

- 分段讨论,重点分析:

- 一至三段中乌鸦找到肉的情感表现。

- 狐狸的嫉妒与欲望如何表现,例如其“直流口水”的细节分析。

三、分析四至八段:

- 深入讨论狐狸的策略,包括如何通过言辞亲近乌鸦,达到自己的目的。着眼于狐狸三次的高明之计和乌鸦的反应,分析乌鸦如何一步步被导向上当。

小结:

狐狸通过精巧的语言与伎俩,成功地骗取了肉,这不仅展示了狐狸的狡猾,也警示了乌鸦的虚荣。

---

第三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帮助理解文意。

二、指名读全文

-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指名朗读整篇课文。

三、指导朗读

- 细致指导狐狸与乌鸦的对话语气,增强故事的戏剧感。

四、讨论

- 盘点故事中的道理,强调别有用心者的花言巧语可能带来的后果。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 同学们分享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练习部分生字的书写,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并掌握生字的结构。

六、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字词的拼读,更会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吸取到深刻的道德教育,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