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教学设计示例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教学设计示例(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份关于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小贝壳》课文的教案范文,旨在帮助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1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教学活动方案: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知贝壳的多样性,包括形状、颜色和花纹,培养他们对贝壳的热爱。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创意为小贝壳设计新形象,体现个性化和创造性,享受艺术创作的过程。

3. 通过朗诵、绘画和歌唱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贝壳的喜爱和感受。

教学重点:

- 发现小贝壳的独特与美丽,通过不同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准备:

1. 制作幻灯片,包括火车行驶的图片、海滩风景、各种贝壳及其工艺品的图片,歌曲《拾贝壳》的歌词与曲谱。

2. 收集真实的贝壳及其制作的工艺品,供学生观察和触摸。

3. 准备适合课堂气氛的背景音乐和视频资料。

4. 电子琴及多媒体设备,以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 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旅游经历,尤其是与海边相关的回忆。

- 描绘大海的美丽景象: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并提示学生,在海滩上玩耍时,可以捡到美丽的贝壳。

- 播放多媒体音乐《开火车》,带领学生一起唱,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想象自己即将到达的海边环境。

二、新课探究

■ 亲近大海

- 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海的影像,吸引学生的注意。

- 师生互动,讨论在海滩上捡到的贝壳是什么样的,逐渐引入贝壳的主题。

■ 和小贝壳交朋友

1. 发现贝壳的美

- 展示海滩背景,想象小贝壳正在梦中。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齐声呼唤“小贝壳,我们来做朋友吧!”

-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贝壳,激励学生描述贝壳的颜色和形态。之后分发实物贝壳,让学生观察和讨论每个贝壳的独特之处。

2. 为小贝壳设计衣服

- 提示学生,某些贝壳缺少美丽的装饰,邀请他们为其设计衣服。让学生翻开课本,观察缺乏装饰的贝壳。

- 播放轻音乐,鼓励学生用画笔发挥创意,设计属于小贝壳的美丽新衣。在小组内展览和展示他们的作品,互相欣赏。

3. 和小贝壳说说话

- 鼓励学生与小贝壳进行想象中的对话,表达他们的设计感受。

- 通过朗读和学习《小贝壳》儿歌,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韵律与情感。

4. 欣赏工艺品

- 展示用贝壳制作的工艺品,让学生领略贝壳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创意来回报小贝壳的待客之道,提议全班一起唱歌作为回应。

5. 唱一唱

- 通过多媒体展示《拾贝壳》的歌词,分段学习并合唱。重点指导唱的技巧和过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总结与回顾

- 结束时,与学生分享今天的课感受,提问他们是否喜欢与贝壳的互动,借此巩固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 播放音乐《开火车》,回忆起今天的学习过程,带领学生一起唱结束歌曲,渐渐收尾。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贝壳的美丽,还能在创造和表达中获得乐趣,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感受。

第2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 以艺术综合教学理念为核心,通过美术作为切入口,融入游戏、音乐和舞蹈等元素,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

2. 强调个性化艺术学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自己喜爱的方式为小贝壳进行设计和描绘,展现独特的创意。

3. 将美育贯穿于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并表达美,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贝壳的自然美与艺术美,鼓励他们利用想象力进行创作,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

2. 学会演唱歌曲《拾贝壳》。

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的美感,发现并感受大海和贝壳的自然与艺术美,鼓励用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创作。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拾贝壳》。

教学准备:

1. 海滩及太阳的背景图。

2. 相关课件,海洋及贝壳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 播放《拾贝壳》的音乐,带领学生拍手入场,营造愉快的氛围。

二、师生问好

- 暖场问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老师与学生互动。

三、趣味引入

- 通过问答游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如模仿动物叫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 过渡到今天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期待接下来的绘画和歌曲学习。

四、新课教学

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 通过猜谜游戏引出“海”的主题,带领学生描述大海的美丽景象。

- 展示海滩和贝壳的实物,揭示课程主题《小贝壳》。

2. 认识与体验

- 介绍不同类型的贝壳,讲解贝壳的生长过程,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

- 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贝壳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增强他们的观察力。

3. 自主探究与创作表现

- 引导学生思考贝壳的形状和颜色,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 鼓励学生为贝壳添加各种花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老师示范绘制过程。

- 在创作过程中播放《拾贝壳》的音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品。

4. 作品展示与交流

- 学生完成画作后,进行展示,老师选取优秀作品放置在背景图旁。

-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问题,讨论如何为贝壳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地。

5. 学习体验与表演合作

- 带领学生阅读海边的诗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 学习演唱《拾贝壳》,通过听唱和模仿,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 组织打击乐器伴奏,为演唱增添乐趣。

- 鼓励学生自创动作,进行歌表演,展现他们的创造力。

五、教师总结

- 对今天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重申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激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及保护自然。

- 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课程,和学生一起唱《拾贝壳》,实现收尾,让他们带着美好的感受离开教室。

第3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教案: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贝壳》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12个生字,并掌握其中8个生字的书写。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全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壳的特点,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情。

二、重点难点

1. 识字与写字的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课时划分

总共两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壳的特点。

教具准备

- 大海挂图

- 贝壳实物

-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5分钟)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2. 展示大海的挂图,描述海洋的美丽并引入课题《小贝壳》。

3. 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贝”和“壳”。

4. 指名及集体朗读课题。

5. 学生分享见过的贝壳经历。

6. 通过展示贝壳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贝壳的美丽与多样性。

二、初读感知与生字认读(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关注生字。

2. 反馈生字的寻找情况。

3. 开展认字活动,分组讨论生字并指名反馈。

4. 教师展示生字卡,全班齐读。

5. 通过游戏活动巩固生字的理解与记忆。

6.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自己想问贝壳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回答。

三、读文理解内容(15分钟)

1. 指名反馈学生提问,并出示相关句子。

2. 指导学生感情丰富地朗读句子。

3. 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我”和贝壳进行问答。

4. 深入理解课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5. 学生自由再次朗读课文,教师反馈阅读情况。

四、布置作业(5分钟)

- 朗读课文,准备第二课时。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生字的学习,学会写8个生字。

2. 背诵课文。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8分钟)

1. 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逐个认读。

2. 进行词语积累的练习。

3. 集体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拓展想象(12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贝壳,分享贝壳获得的经历。

2. 引导学生回忆文中小朋友问贝壳的问题及贝壳的可能回答。

3. 鼓励学生在贝壳面前提问,并进行想象性回答,增强互动。

三、朗读课文(10分钟)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朗读课文。

2. 自由大声朗读,增强流利感。

3. 指名读,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4.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给出反馈,提升朗读技巧。

四、指导写字(10分钟)

1. 出示生字词卡,进行认读活动。

2. 进行生字开火车认读的游戏。

3. 分享记忆生字的方法。

4.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位置,注意书写规范。

5. 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6.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7. 作业展示,进行集体点评。

五、布置作业(5分钟)

- 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

- 抄写本课生字,巩固书写能力。

---

板书设计

小贝壳

- 生字:

bèi 贝

ké 壳

sù 诉

suàn 算

wéi 为

duì 对

nà 那

tiáo 条

lù 录

dài 带

zhī 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