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我家的亲属》教学方案三

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我家的亲属》教学方案三(3篇)

更新时间:2025-04-06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针对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家的亲属》进行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及亲属关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亲情意识。
第1篇: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我家的亲属》教学方案三
拓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3. 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并能够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各类方法的生字识记。

教学难点:

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生字识记。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亲属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课题《我家的亲属》。

2. 在黑板上书写“亲”“立”字,并解释“小”代表亲。

3. 提问学生:小朋友们,歌曲中提到了哪些亲属呢?

4. 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亲属: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5. 老师对学生的介绍进行引导,同时出示相关的词语卡片。

6. 师生共读词语,增强词汇的记忆。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 学生翻开书本,通过拼音认读亲属名称。

2. 指名学生读图中词语。

3. 学生讨论: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

4.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家的亲属情况:“我家的亲属有……”

5. 进行词语的火车认读活动,增进识字能力。

6. 识读生字,特别注意含有“女”字旁的字。

7. 组织学生把黑板上的亲属词语按照奶奶、姥姥的分类进行排列。

8. 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后作业

认读生字,通过这项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识记生字

1. 在轻松的气氛中,随乐曲唱《亲属歌》。

2. 学生认读词语,并识记生字,涉及亲属、伯父、伯母、兄弟、外公、叔叔等。

3. 出示“亲、伯、兄、外、叔”字,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识记方法。

二、指导书写

1. 强调生字的书写顺序与构造,进行示范。

2. 让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注重正确性与美观性。

三、练习

1. 组织读一读的活动,指名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分享自己的观察。

2. 鼓励学生说出带有“女”字旁的字,并尝试书写。

3. 设计涂色活动,根据图画中的气球词语进行涂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色彩感知。

四、课后作业

在虚宫格中进行生字书写练习,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

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不仅能够识记亲属相关的生字与词汇,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亲属称谓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我家的亲属》教学方案三
拓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内容中的13个生字,并能熟练书写8个。

2. 理解亲属关系的称呼,并能够进行分类。

3. 珍视与家人的情感,培养对亲情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

使用多种方法有效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始一节有趣的课,首先我有一首歌曲要分享给大家。准备好了么?(播放歌曲《家族歌》)

师:这首歌的名字是《家族歌》,它也被称作《亲属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我家的亲属》。请大家齐声读出课题。

2. 出示生字卡“亲”。

师: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呢?(引导学生齐读,纠正发音)这个字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对,是上下结构,上面的部分是一个“立”字,下面是一个“小”,合起来就是“亲”。谁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呢?很好, “亲属”就是其中之一。“亲”指的是与我们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亲人,而“属”则是指家属。

3. 师:在这首歌曲中,大家能说说提到的亲属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婶婶等。

4. 师:那现在有没有同学愿意介绍一下自己家里的亲属呢?请举手,表达一下。(学生纷纷举手,介绍亲属)

老师在此过程中逐一出示相关的词语卡片,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5. 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这些亲属名字。

二、 认识亲属名称,以及学习生字。

1.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展示的两幅图(教师展示一幅大树的图,上面挂着很多水果,每个水果代表一种亲属称谓)。

2. 师:请同学们指名读出这两幅图中的亲属称谓,根据拼音进行读音纠正。

3. 师:在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对,他们都是互相关联的亲属。

4. 师:现在,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同桌分享一下:“我家的亲属有……”

5.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火车读词”的活动,请三个小组来比赛,看哪个组能够又快又准地读出这些亲属关系的名字,表现好的小组会有奖励哦。

(学生逐一朗读: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等)

师:非常好,大家的表现都很棒!

6.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读一下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并进行组词。

师:同学们,你们都记住这些字了么?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吗?(学生纷纷回答)

师:很不错,你们注意到“婶、姑、娘、姨、姥”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进行交流)

7. 师:现在我来给大家这个字如何书写,注意它们的结构。“亲”的上面大,下面小;“兄”上窄下宽;“姑”左窄右宽;“叔”基本左右相等。

8. 师:请你们帮助我把以下的亲属关系整理在黑板上,按照奶奶和姥姥的分类分别排列它们。

9. 师:最后我们来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我会给你们一些题目,请把亲属关系用汉字写出来。

(三道练习题展示)

三、 课后作业

1. 请同学们继续复习,认真书写今天所学的生字,以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这一课,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生字,还能通过亲属的介绍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对亲情的重视和理解得到了增强。

第3篇: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我家的亲属》教学方案三
拓展

一、设计说明

《我家的亲属》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课文通过比喻,将家庭比作一棵大树,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关系。在这棵树上,每个成员都是枝叶,生动地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本课旨在通过13个生字词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祖辈与自己之间的亲密关系,在亲情的熏陶中,愉快地学习语言。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并掌握13个生字。

2. 理解家庭结构与亲属关系,学会称呼不同的家族成员。

3. 感受到亲人的关爱,懂得珍视家庭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识字与语言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亲属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资料等,如《家族歌》和《让爱住我家》,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谁最关心你们呢?他们是怎样关心你的?”学生作答,老师进一步引导:“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亲人。”

2. 教师通过课堂大树的图示,告诉学生:“我们的家庭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亲情汇聚,让我们一起认识每一个家庭成员。”同时,明确课题——《我家的亲属》。

3. 提出“亲”字的识记方法,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记忆技巧。

(二)学习词语,认识亲属

1. 老师问:“你们家中有哪些亲属?”根据学生回答,逐一贴出相关的词汇在亲情树上。

2. 如果学生回答不够全面,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查阅书中相关内容。

3. 鼓励学生利用拼音,尝试独立读出所学的生字词。

4. 组织同桌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分享所记的亲属称谓。

5. 提出让学生作为“小老师”教同学认识家族成员,加深印象。

6. 为了提高难度,展示混合顺序的亲属称呼,进行集体读读活动,强化记忆。

7. 特别针对女字旁的字进行分类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

课间活动

在轻松的氛围中,播放《家族歌》,激发学生们对亲属关系的思考。

(三)结合实际,知亲情

1. 让学生观察亲情树,讨论他们的发现,尤其是两侧分别代表父母家的亲属。

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树的结构:祖辈(树根)、父辈(树枝)、同辈(树冠),并逐一朗读词语。

3. 鼓励学生分享如何回报家人的关爱,增强情感联结。

4. 在此之后,播放《让爱住我家》,引导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家庭的意义。

5. 在歌声中,询问学生的感受,加深他们对亲情的理解。

(四)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邀请学生再次倾情朗读亲情树上的亲属称谓,强调家庭的和谐美好。

通过这样的设计与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识字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心灵深处体会到亲情的温暖,珍视身边的每一个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