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课程教案示例

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课程教案示例(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供了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梅兰芳学艺》的教案范文,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国粹京剧的兴趣和理解。
第1篇: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课程教案示例
拓展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梅兰芳学艺》。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生字词,并能独立书写“注”和“活”两个生字。

3.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勤学苦练的重要性,从而激励他们从小扎实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让学生参与一个名为“超级联想”的游戏,依次引导他们思考一些重要人物及其特点,比如通过给出提示让学生猜出朱德和毛泽东等。

2. 在游戏中介绍梅兰芳,带领学生一起呼喊他的名字,以增进学生对梅兰芳这一文化人物的认同感。

3. 显示梅兰芳的经典剧照(如《洛神》、《白蛇传》、《贵妃醉酒》等),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他的光辉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梅兰芳不仅是江苏的骄傲,而是全中国的荣耀。

4. 过渡到课文学习,询问学生“艺”一词的含义,明确本课将讨论梅兰芳学习京剧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字词的韵律和情感。

2. 指名分段朗读,鼓励同学们相互学习和借鉴。

三、检查生字词

1. 出示并指导生字词的正确朗读,帮助学生掌握发音。

2. 提取关键词,如“勤学苦练”、“拜师学艺”,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并进行逐句朗读,增强理解。

四、深入理解第一自然段

1. 讨论为何师傅认为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分析“眼睛没有神儿”的隐含意义。

2. 通过展示梅兰芳的照片,帮助学生具体理解“没有神儿”。

3.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梅兰芳及师傅的看法,如如果自己是师傅,会如何鼓励他。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询问梅兰芳决心的内容及内心的想法,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理解。

2. 分析“他常常”的表达方式,讨论他的勤学苦练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决心。

3. 通过想象梅兰芳每天的练习场景,激发学生对勤学苦练的共鸣。

4. 引导学生理解“日子一长”表现出的坚持与毅力,从而理解梅兰芳的成功与努力分不开。

六、欣赏与总结

1. 播放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片段《贵妃醉酒》,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魅力。

2. 在结束时,引导学生发言,对梅兰芳表达敬佩之情,强化他们对勤学苦练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这些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培养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增进了对优秀文化人物的认识与尊重。

第2篇: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课程教案示例
拓展

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揭题:老师介绍梅兰芳的生平事迹,强调他是中国京剧的杰出代表之一,并引导学生讨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2. 学习词语“学艺”,询问学生这个词的含义,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

3. 指名学生说出课文题目的意思,鼓励他们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针对难读的字,学生可以用记号来标注。

2.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通过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指名拼读。

3. 试读课文,讨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请不同的学生分段试读,帮助他们纠正儿化音,使朗读更加准确。

4. 范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以及梅兰芳的学习经历。

三、作业

1. 练读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勤学苦练能够弥补先天不足,鼓励他们从小努力练习基本功。

教学重点:

理解梅兰芳如何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京剧大师。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抽读词语卡片,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2. 指名学生说出下面字的读音:兰、神、紧、者、注、练、翔。

二、细读课文

1. 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出主要内容,讨论“不是唱戏的料子”指的是什么。

2. 深入分析师傅为何这样评价梅兰芳。相应地板书“不是料子”提示学生思考。

3. 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并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含义,结合前后自然段进行思考。

4. 细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主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讨论梅兰芳坚定的决心反映了什么特点。

5. 再次聚焦第三自然段,强调“勤学苦练”这一关键词,指导学生进行重音朗读训练。

三、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每个学生尝试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要点。

2. 利用板书逐段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四、课堂练习

1. 口头扩词练习,鼓励学生拓展他们的词汇。

2. 设计口头填空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书写,关注生字的学习。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其字形与偏旁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

生字书写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

在小黑板上清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

2. 指名学生逐段背诵课文,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包括兰、神、紧、或者、注、底、练、京等,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2. 教师讲解书写的笔顺,鼓励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3. 重点指导书写时的结构要求,如字形的居中、匀称以及左右的宽窄。

三、课堂练习

1. 设计组词练习,促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2. 引导学生进行数笔画填空的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字的构造。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学习效果。

---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认读、理解与书写方面全面掌握《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3篇: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课程教案示例
拓展

新文章内容

学习目标:

1. 学习汉字“艺、决、盯、灵、活、于、成、京”8个新字,并能认读“拜、神、料、翔、勤、终、著”7个字,以及理解偏旁“冫、日、彐、戈”代表的意义。

2.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其中的语音语调。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于理解梅兰芳不气馁、勤奋练习的精神,深化学生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一理念的认识。

设计理念:

通过《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梅兰芳勤奋学习的精神贯穿始终。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阅读入手,体会课文的核心思想,关注当代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他们自主阅读和学习的能力发展。

学习活动设计: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 播放京剧音乐,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类型,并询问他们知不知道这位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

2. 介绍梅兰芳,让学生了解他的艺术成就和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强调他作为深爱祖国和人民的艺术家的形象。

3. 启发学生对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故事的好奇,引入“学艺”主题。

二、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 “闯关”读书活动:

- 设定三个“关卡”,分别是字音关、句子关和流利关,鼓励学生通过互助的方式完成挑战。

- 每通过一关可获得小旗,提升参与感和成就感。

2. 读书展示活动:

- 学生通过卡片抽读生字词、依次指名阅读课文段落、全班合作阅读,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互动。

三、观看录像,帮助理解

1. 欣赏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录像,激发学生对表演艺术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观察梅兰芳的演出,讨论他的眼神和表现如何。

3. 通过师生互动,揭示梅兰芳的学习过程以及他坚持不懈的态度,展示他“下定决心,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参与游戏,体验感悟

1. 设计“灵活眼神”游戏,让学生通过眼睛的灵动反应梅兰芳练习时的专注。

2. 游戏结束后,回顾梅兰芳的努力和坚持,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回归整体,读文感悟

在整体上再次阅读课文,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收获,这一过程能加深他们对梅兰芳故事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六、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 向学生展示生字,让他们分享记忆这些字的技巧。可以引导学生分类或者结合偏旁来记忆。

2. 教师范写生字,并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关注他们的书写姿势和技巧。

七、设置情境,扩展想象

1. 鼓励学生表达他们从故事中获得的启发。

2. 组织同位表演梅兰芳拜师学艺的过程,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 提供课外研究的建议,鼓励学生收集梅兰芳的资料,深入理解他的艺术成就和个人故事。

板书内容:

- 梅兰芳学艺

- 开始:眼神无神,不会唱戏

- 经过:决心坚定,勤学苦练

- 结果:梦想成真,成为大师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将不仅仅是学习一个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敢追求理想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