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去植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能够书写6个字,掌握新笔画“竖提”。
2. 正确、流利、带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通过阅读体验课文内容,体会植树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和书写生字。
2. 理解、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
1. 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方便学生识字。
2. 准备相关图片、课件或录像,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时数
本课设计为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 开场:上节课我们迎来了春天,这段时间里,小朋友们可以怎样为春天增添色彩呢?
2. 展示课件:画面展示三位小朋友正在植树,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3. 板书课题《我们去植树》,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题,解释“植树”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 提示: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高高兴兴去植树,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读课文,并感受其中的心情。
2. 听读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观看相关图片,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情绪。
3.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寻找生字,进行多次练习。
(三)识字活动
1. 生字卡片展示,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认识生字。
- 开火车读。
- 小老师带读。
- 去掉拼音朗读。
2. 组织“聪明屋”自主识字活动,推动学生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3. 引导学生使用个人方法识字,强调交流分享的过程,特别是对“洒”字的书写指导。
(四)书写指导
1. 学生观察田字格,分析生字特征。
2. 重点描红独体字,并引导学生抄写,互相评价书写成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生字,通过小老师互查的方式巩固词汇。
2. 组词比赛,比较各小组的词语数量。
3. 自由朗读课文,提高自信。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验
1. 分析图片,询问学生图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进行什么活动。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自然段,体验植树的乐趣。
3. 提问:植树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为什么仍然感到快乐?
4. 引导学生想象他们植树的场所,并通过第二自然段的朗读进行深入理解。
(三)自主积累
1. 进行小组背诵比赛,增强学习兴趣。
2. 通过“请词语娃娃回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生词。
3. 推动学生在课外积累词语,通过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在课外遇到的新词。
(四)总结
最后回顾本节课的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阐述植树带来的快乐与成长的体验。
板书设计:
1. 我们去植树
2. 栽树过程:端、铲、洒
3. 我们如同小树一样成长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目标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植树活动的意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成长的欢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去植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并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 理解诗歌内容,认识到树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大影响。同时,激发学生作为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 理解诗歌内容,明确植树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并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 挂图、录音、卡片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 老师提问:同学们,春天已经在悄然来临。看看我们的黑板报,传递着春天的气息,你们能想到哪些与春天相关的词语呢?(如: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
2. 老师继续引导: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植树的最佳时机。你们知道我国的植树节是几月几号吗?(3月12日)在这一天,许多人都会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植树活动,少先队员们也不例外,他们迎着春风,相互鼓励:“走,我们去植树!”(出示课题)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去植树》,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结构
1. 这是一首有六小节的诗歌,大家有信心将它读好么?(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并进行正音练习)
2. 读得非常流畅,但単单会读还不够,我们需理解其中的意思。请同学们一小节一小节地认真阅读,想想每小节都在说什么,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记号,同时尝试将课文分段。
三、组内交流,概括段意
1. 小组讨论每小节的意思。
2. 概括段落大意:
- 第一段(1-2)讲述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 第二段(3-5)阐述植树的重要性。
- 第三段(6)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3. 不同小组分段朗读课文。
四、精读第一段,理解内容
1. 观察课文插图,猜测三位少先队员的心情。(如:愉悦、自豪、激动)
2. 思考他们计划植树的地方,引用文中具体词语(如:“滩”、“渠”)并关注省略号的使用。
3. 带着这种感情与意境进行朗读。
4. 探讨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词义进行交流。
5. 全班齐读,注意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展现少先队员的朝气。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词。
2. 在课外搜集与树相关的古诗、成语、谚语或俗语,以补充对植树知识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第一段课文。
二、组内交流,学习新知
1. 讨论青翠小树的成长,与少先队员们的共同目标,寻找诗中与“绿色”相关的句子与意义。
2. 交流学生对“绿色的工厂”、“绿色的希望”和“绿色宝库”的理解。
3. 深入探讨“绿色的工厂”的比喻,用树木光合作用的例子再次强调植树的好处。
4. 探讨“绿色的希望”的含义,连接至当前环境问题,强调种树对生态恢复的重要性。
5. 理解“绿色宝库”的含义,并从中感受到植树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三、朗读背熟
1. 结合图示内容,总结植树的好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植树活动。
2. 积极动员同学参与植树,并将这首诗当作动员材料,在全班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四、课后总结
植树造林是对未来的承诺,我们要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地球添上一抹绿色。
五、拓展延伸
选择学校中的一种树木,查阅相关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进行介绍。
板书设计:
1. 走,我们去植树
-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 增添新绿——染绿祖国
-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与行动意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明白,植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更是我们与地球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们去植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认读12个生字,并能够写出其中的10个生字。
3. 了解植树的好处,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 认记生字。
- 理解植树的益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 深入理解植树的多重作用。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植树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在这天你希望做些什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兴趣。
- 板书课题《我们去植树》,全班齐声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关注音节和字形,不遗漏或增加字词。
2. 分组互读,检查字音,给予表扬,及时纠正错误。
3. 讨论课文的段落划分,识别每一节所表达的内容。
4. 学生齐声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律。
5. 每个小组选择一节课文进行重点朗读并分享喜欢的原因。
三、识字游戏
1. 展示需要学习的字,鼓励学生试读。
2. 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进行朗读。
3. 进行同桌互助读音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识字技巧,例如利用字形、字义或口诀帮助记忆。
5. 通过互动游戏巩固识字,例如“摘桃游戏”,每个桃子上书写一个生字,学生领读后组词。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讲述植树好处的部分,并进行汇报。
2. 引导学生探讨植树的其他益处,如防风固沙等,促进讨论。
3. 随机询问学生:哪些地方适合植树,记录下不同的回答。
二、结合生活经验探讨
- 讨论生活中与植树相关的经历,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见解。
-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植树的多种好处。
三、创作与表达
1. 给学生提供绘画材料,让他们在黑板或纸上画出他们希望种植树木的地方。
2. 讨论学校周围或家附近可植树的区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表达想法。
四、全面学习与背诵
1. 齐读全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幻想祖国的美丽景象。
2.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课文,给予充分的赞扬和鼓励。
五、书写指导
1. 进行生字“亲、老”的针对性书写练习,展示笔画顺序,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2. 教授其他字的书写方法,比如“走、河、户”等,确保每个字的正确书写和占格。
3. 自主学习和练习“让、工、多”等字,分组讨论和交流各自的书写技巧。
板书设计:
- 植树的好处:净化空气、染绿大地。
通过以上活动与安排,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