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方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方案(3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备课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学思路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知识。
第1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方案
拓展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备课教案

一、了解不同的上学路

1. 上学方式的多样性

- 我和妈妈一同走路来学校,享受这段亲子时光。在路上,我们会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时刻保持警惕,听从响起的警报声,确保安全。

- 还有一次,我独自走路上学,途经一条小河,看到河对岸的风景,心里觉得特别美好。如果能与小伙伴一起走,路途会更加快乐。

- 每个人的上学路都不尽相同,但无论走哪条路,我们都要确保自己安全,快乐地走进课堂,迎接新的知识。

二、这样安全吗?

1. 观看动画视频

- 通过生动的动画视频,我们将看到不同场景下的交通安全问题,帮助同学们直观理解在上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

2. 安全讨论

- 观看完视频后,大家一起讨论:在我们的上学路上,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呢?

- 大家可以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安全问题,提醒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确保安全。比如,看红灯停,绿灯行,有人行道时走在人行道上等。

三、路上的温暖

1. 路途中的关怀

- “姥姥,你也别淋着”是我在一次上学途中听到的。看到姥姥在雨中守候,心里感觉特别温暖。我提醒她带上雨具,以免着凉。

- 交警叔叔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他的认真工作让我感到安心,知道有他在,我们才能够安全过马路。

- 有一次,一个姐姐看到我在路边迷路,耐心地带我到学校,让我感受到了陌生人之间的善良与温暖。

- 每次爸爸妈妈来接我放学,我都会开心地扑到他们的怀里,因为有他们的陪伴,我觉得无比幸福与安全。

2. 温暖的发现

- 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不仅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发现了许多温暖的瞬间。比如,邻居阿姨总是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让我感到受到重视。

四、交通信号要知道

1. 学习交通标志

- 利用PPT进行互动演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识别不同的交通标志。例如,红灯、绿灯、闪烁的信号灯,以及斑马线、停车标志等。

- 通过标志的识别,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安全过马路。在交通高峰期如何选择安全的路径、如何遵循交警的指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活动总结与互动

- 最后,通过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围绕交通安全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日常生活中怎样运用这些交通规则。通过这次学习,希望大家能把安全意识带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本次备课,我们希望培养学生们对上学路上交通安全的重视,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并传递温暖。同学们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更是在生活中注入关爱与责任感。

第2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方案
拓展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和思考,增强对校园环境的了解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2. 激发学生对校园各类设施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空间,提升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识别学校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1. 导入谈话:

-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有一个特别的任务给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请仔细听哦!

2. 多媒体互动:

- 播放关于“开家长会选拔引导员”的录音。

3. 提问引导:

-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 学生回应后,教师板书:“我们的校园”。

二、活动准备

(一)通过视频了解校园

1. 引导探讨:

- 教师:说到我们的校园,你们对它了解多少呢?

- 学生自由发言,提到各自从家长、朋友或邻居那里获得的信息。

2. 视频欣赏:

- 播放校园环境的视频,教师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观感。

3. 感受交流:

- 教师:看完视频,大家有没有觉得开心或自豪呢?如果在家长会上,你们能向爸爸妈妈骄傲地介绍我们的校园吗?你们会选择介绍哪些地方呢?

(二)分类处理

1. 共同分类:

- 教师:我们的校园有很多地方,咱们来给它们分分类,好吧?

- 师生共同完成分类板书,划定“上课场所”、“下课场所”和“老师场所”。

2. 实地探访:

- 教师:通过这样的分类,能让家长更清楚地找到这些地方。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实地走一走,看看这些地方究竟在哪里!

- 提醒注意事项:说话轻声,走路轻轻,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如果有疑问,请有礼貌地询问老师。

三、参观校园

1. 观察学习:

-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鼓励他们仔细观察,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方,记住它的位置及其用途。

2. 记录感受:

- 学生在参观中可以记录下自己对所见所闻的想法和感触。

四、分组汇报

1. 分组讨论:

- 请学生按照他们喜欢的校园地方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用?需要注意什么?

2. 汇报分享:

- 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并绘制出校园地图,标注各个地方的具体位置。

3. 评选引导员:

- 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选出态度积极、表达清晰的同学作为家长会引导员。

4. 创意作品展示:

- 鼓励学生在家长会上准备自己的“校园美景”图画,并交流彼此的创意作品。

五、课堂总结

- 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更深入地了解了校园,也为向爸爸妈妈介绍校园做好了准备。我们的校园每天都在变化,保持好奇心和观察力,继续探索吧!

第3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方案
拓展

新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遵守校园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 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认不同铃声的含义,并能依据铃声的提示进行相应的行动。

-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课间十分钟的游戏方法。

教学重点

- 学生能够清晰分辨校园铃声的不同含义,逐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难点

- 帮助学生养成守规矩和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 准备上下课铃声的录音,及有关上课和课间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会听

1. 导入谈话: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校园里的铃声,激发学生的兴趣。(板书:校园铃声)

2. 提问与讨论:学生思考铃声代表的意义,老师播放上课铃声视频,引导学生讨论铃声的作用。

- 提问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 通过讨论,学生总结铃声意味着“上课了”,并进行角色扮演,展示铃声响起时的应对措施,例如迅速走入教室、整理书本等。

- 老师进行小结:班上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活动二:我会做

1. 课堂行为规范:老课堂铃声响起,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上课时应如何专注。

- 板书:眼睛要看清楚,耳朵要认真听。

- 小结: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投入。

2. 回答问题的规范:教师询问学生在提问时应如何反应,鼓励积极思考和举手发言。

- 播放有同学发言的视频,比较做得好的同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方法演练:举手规范发言,声音要大。

3. 倾听同学发言:讨论在其他同学发言时要怎样表现。

- 学生自由发言,提醒同学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听,不打断对方。

- 通过情境示例,引导学生注意遵守课堂纪律。

活动三:我会想

- 进行“猜字谜”的趣味游戏,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播放字谜游戏的动画)

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轻松理解校园规则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课堂参与度。在未来的学习中,期待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