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10篇)

更新时间:2025-01-01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此教案针对一年级学生设计,旨在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的观察与探索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基础科学概念。
第1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长度。

2. 学会使用多种测量工具,明白长工具在测量长物体时的便利性。

3. 理解标准单位的测量方法相较于非标准单位的优点,促进信息的准确交流。

4. 学习在测量时如何确保测量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致,做到标准单位物体的首尾相连。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践,能够使用多样的标准测量工具完成测量任务。

2. 优化表示方式,能够用数字清晰地描述测量结果。

3. 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用图表整理并展示测量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使用多种测量工具的习惯,逐渐适应和接受标准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认真观察他人测量结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使用不同工具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难点: 学习如何使用十进制来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教法学法:采用观察法进行教学。

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强调使用手测量时,由于每个人手的长度不同,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不一致性,无法准确反映例如桌子高度等客观数据。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除了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物品进行测量呢?”

二、聚焦:

1. 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总结道:生活中许多常见物品都可作为有效的测量工具。

2. 明确今天的任务:使用我们手边的物品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

三、活动探索:

1. 物体选择:展示可用于测量的物品(如回形针、小棒等),询问每组选择哪两种物体进行测量。

2. 测量实践:

- 教师讲解测量时需注意的事项:明确起点和终点;每个单位间要首尾相连,保持一条直线;可以使用测量纸带来测量桌面的高度。

- 分发测量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开始测量。

- 教师巡视课堂,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姓名和日期,同时注意起点、终点的一致性。

- 指导学生解决测量单位的问题,如果使用不同的物品作比较时的读数方式。

3. 结果汇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或由学生报数据,教师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四、研讨:

1.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测量结果。

2. 讨论测量结果的差异性:“为什么我们的测量结果会不一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对比不同测量方式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讨论哪个测量方式更精确,学生可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和思辨,得出更科学的结论。

作业布置: 完成活动手册,继续巩固测量知识和技能。

第2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一年级科学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测量的意义,能够量化和比较不同的结果。

2. 学会使用人体作为测量工具,简单方便进行测量。

3. 熟悉“��”的定义,即张开拇指到中指之间的长度,并了解如何在测量中保持首尾相连。

-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物体(如桌子)的高度进行初步预测。

2. 学会使用手测量桌子高度,并清晰标记测量过程,能够观察并比较纸带上的各种标记。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意识,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单位,认识到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必要性。

2. 明白细致的测量能够提升结果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的定义,并能准确进行相关测量。

-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可以图表形式组织和分享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 每人配备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及学生活动手册。

- 教师准备: 课件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教法学法

采用观察法,注重实践和互动,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 从生活实例入手,强调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性,提出许多工具可以用于测量,而我们自身的身体也是可用的工具。

2. 提问:“你认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作为测量工具?你们是如何使用它们进行测量的?”

二、聚焦

1. 通过课件介绍,解释用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作为“一��”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智慧的体现,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2. 本节课的主题是利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三、活动探索

1. 预测桌子的高度大约是几“��”。

2. 指导学生用拇指和中指测量,并理解每次测量时指尖要紧密相连并在连接处画线作为记号。

3. 配发测量纸带,强调在测量时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以便测量尺寸准确。

4. 教师发放材料后,详细讲解测量步骤,并在学生操作时进行指导,提醒注意事项。

5. 完成纸带展示,利用较为典型的纸带进行测量结果的观察与比较。

四、研讨

1. 观察粘在黑板上的纸带,进行初步分析。

2. 提问学生:“我们的测量结果一致吗?你是如何判断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测量结果的不同?”引导他们比较纸带上的标记并发现差异。

3. 鼓励学生反思实验的每个步骤,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见解。

4. 总结发言,说明手指作为测量工具的局限性以及人为原因造成误差的可能性。

五、拓展思考

布置课后思考题:在测量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的测量单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鼓励学生用脚测量自己家房间的宽度,用手测量家具的长度,进行思考与记录。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活动手册。鼓励家长配合,共同参与和讨论测量的过程,巩固学习效果。

第3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进行测量的基本要素。

3. 学会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纸蛙跳远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如何正确标记起点和终点。

2.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所获得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意识,强调以图表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展示探究结果。让学生意识到,客观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比单纯获得比赛胜利更为重要。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并学习使用纸带进行测量。

- 教学难点: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 每人准备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和学生活动手册。

-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

教法学法:

使用观察法,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邀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进行跳远比赛,其他学生进行观察,以引导他们关注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二、聚焦:

1. 提问:“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2. 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重新比赛,并让他们在地面上画出起跳线和落脚线。

3. 揭示课题:“起点和终点”——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关键内容。

三、活动探索:纸蛙跳远比赛

1. 体验纸蛙跳远:

- 向每位学生发放一只纸蛙,并指导他们体验如何让纸蛙跳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成功完成跳跃。

- 提问:“你是如何确定纸蛙跳了多远的?”引导学生回答,通过标记起跳点和落地点来表示跳远的距离。

2. 确定公平比赛规则:

- 指出,直接在地上画线记录距离虽然可行,但不便于比较他人的成绩。引导学生使用纸带记录距离,然后剪下来进行比较。

- 老师展示如何使用纸带,确保纸蛙的头部与起跳线对齐,以及尾部与终点线对齐。

3. 纸蛙跳远比赛:

- 发放材料,提醒学生在纸带上清楚写下姓名及日期,培养记录的好习惯。

- 监督并指导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确保他们明白比赛规则。

4. 谁的纸蛙跳得远:

- 要求学生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点。

- 将各小组的纸带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观察、比较,并评选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

四、研讨:

1. 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更远?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关键的步骤。

2. 讨论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所提供的信息:“这条纸带为你提供了什么有关纸蛙跳远的信息?”

3. 向学生询问:“你能确认你的纸蛙跳远的三次距离是否一致吗?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法吗?”

4. 教师在引导比较时,反复强调对齐起点和确定终点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完成活动手册,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第4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理解比较的重要性。

2. 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1.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 指导学生尝试使用排序的方式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

3. 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愿意倾听他人意见和乐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2. 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的特点。

-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尝试用排序的方法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同学间的讨论与交流。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 每组需准备四只不同的恐龙模型,要求长短、高矮、胖瘦各异,最好是同一缩放比例的模型,此外还有学生活动手册。

- 教师准备: 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法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开始课程时,播放《侏罗纪公园》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恐龙的世界。

一、聚焦:

1. 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恐龙图片,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中,哪只看起来大,哪只看起来小?”

2. 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3. 自然引入课题:观察与比较的艺术。

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 布置观察任务:学生明确目标,比一比手中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并尝试给它们排序。

2. 提出探究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可以采用多种比较方式,确保每位成员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1) 引导学生进行恐龙模型的大小比较。

(2) 观察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的表现和方法。

(3) 将小组内的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在黑板上。

3. 提问:你们小组得到了几种比较结果?大家是否能达成共识?怎样的比较方法更准确呢?在小组内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研讨:

1. 小组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并阐述得出的比较结果。

2. 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到了哪些不同的比较方法?我们应该如何准确描述比较的结果?

3. 进行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进行比较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比如长短和高矮,从而得出最合理的结论。

作业布置: 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相关活动,巩固他们对比较与观察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观察与比较的关键技能,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增强社会互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内外生长的各种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名称。

2. 感受植物作为生命体的特性,了解到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需求。

-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地观察,掌握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图画记录植物的形态。

3. 鼓励学生在观察中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促进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2. 激发对植物的兴趣,增强珍爱生命、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校园内外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 教学难点:用图画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

- 教师准备:植物图片、资料、实物与课件

教法学法

- 以观察法为主,结合讨论和记录,实践活动为辅。

课型课时

- 新授课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首先展示一幅校园内植物的照片,询问学生:“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能告诉我它的名字吗?”结合实际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识别植物的不同部分及其特征。

2. 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实物,鼓励学生观察与描述,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学生提及的植物特征,比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果实的种类等,以及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墙角、阳光下等。

二、实地观察植物

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植物前需要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强调安全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通过分组,设定安全规则:

- 小组活动时注意团结协作。

- 避免靠近危险区域。

- 听到集合信号及时返回。

- 不随便拔起或伤害植物。

2. 教师带领学生到事先选择的植物前,指导他们如何观察和记录,明确观察的方向和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可以自由观察、记录。

3. 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巡回指导以解答他们在观察中遇到的问题。

三、研讨与分享

1. 在观察和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有序返回教室,进入分享环节。邀请学生逐一上台展示自己绘制的植物图画,描述其特征、名称和发现的地点,同时分享其他的观察发现。

2. 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与提问:“这棵植物生长在哪里?它有哪些特征?你还观察到了哪些不同之处?”通过追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表达和理解,同时把他们的回答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 教师最后提出困惑或新的疑问,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在观察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鼓励他们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

四、家庭作业

- 请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植物,做好记录,并准备分享下次课上学到的新发现。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植物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6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标题: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探索植物的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植物所需的水分、阳光等生存条件。

2. 理解植物和非生物之间的本质区别,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特征和变化,进行比较学习。

2. 通过收集和分析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生乐于倾听和分享关于植物的知识信息,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研究兴趣,增强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植物是有生命的观念,以及它们所需的生长条件(水分、阳光等)。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和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种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关于植物生命的照片和图画等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植物(包括塑料花)、观察工具等。

教法学法:观察法、讨论法

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通过播放兔子和蝴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兔和蝴蝶是活的吗?”鼓励他们回答并分享理由。学生可能会提到运动、进食等能力。随后,教师展示一盆植物,询问:“这盆植物是活的吗?”引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特征的进一步探讨。

2. 教师将学生的观点及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让孩子们提出的各种理由,例如“有叶、有根”等,形成对植物生命的多层次理解。

二、收集植物是“活”的证据

1. 活动一:让学生带上自己的植物,结合一个月的观察记录,一起寻找证明植物是“活”的证据。引导孩子们回顾植物的变化,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2. 小组展示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哪些不能作为判断植物生命的依据(如“绿色”“在土里”等)。

3. 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可引入一些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引导学生反思:“这棵植物是‘活’的吗?”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明白更深层的生命特征,比如“会长大”“需要水分”等。

4. 活动二:展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指导学生按照季节观察樱花的不同形态,让他们讲述樱花一年中的成长变化,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并认识到植物的生长是生命体特征之一。

三、研讨

1. 讨论为何塑料花不是“活”的,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2. 分享他们为自己种的植物所做的事情,加深对植物的关爱与责任感。

作业布置: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交流“植物是活的”这一观点,通过家庭讨论收集更多证据和故事,增强亲子互动与学习的趣味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在探索植物生命的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第7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标题:探索植物叶子的奥秘——一年级科学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植物叶子的多样性,同一植物的叶子具有特定的共同特征。

2. 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子的独特特征,能够进行基本的描述。

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并描述不同叶子的特征。

2. 用简单的图画表达叶子的外部特征。

3. 根据观察到的叶子特征,在校园中寻找对应的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对常见植物特征的探索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观察。

2. 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奇心。

3. 提高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户外活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叶子的多样性以及同一植物叶子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叶子的特征在校园中找到对应的植物。

教学准备:

准备多种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叶子,如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叶、松树叶、月季叶等,以及相关的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设计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教法学法:运用观察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认识植物叶子

通过“猜叶”的游戏引入课程。教师将提前收集并分类的不同植物叶子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猜测。学生也可以轮流描述自己手中的叶子特征,邀请同学猜测,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二、实地探索:寻找植物的叶子

1. 在开展实地探索之前,教师需组织学生适当交流,明确活动目标和要求。讨论的内容包括:要去哪里寻找?如何判断找到的是否是相同的植物?在寻找过程需注意的安全和规则。

2. 学生前往教室附近的树木寻找。判断标准是手中持有的叶子与书本中描述的颜色、形状和边缘特征相匹配。此环节是本课的核心,建议留出至少15分钟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根据叶子的哪种特征找到了植物”,鼓励他们反复观察和比较同一片叶子的不同表现。

三、汇报与讨论:分享发现

围绕“我们是根据哪些特征找到的植物?”和“具体在哪里发现的?”这两个问题进行汇报讨论。教师可鼓励学生进一步分享,除了找到的地方,还有没有其他地方见过这种植物。通过全班的分享,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布置:

回家后与父母一起进行“猜叶子”的游戏,加深对叶子特征的认识,鼓励家庭互动与植物探索。

总结:本课程通过观察、探索与分享,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第8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到植物的叶子种类繁多,每种叶子在形状、大小和颜色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2. 明白植物的叶子是活的,有生长、变化和死亡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叶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叶子,认识植物叶子的相似与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植物叶子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倾听并分享他人对植物的看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植物的叶子多样性及其生长变化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叶子的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 各种形状的叶子、长有叶芽、嫩叶和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 教师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法学法

- 观察法

课型课时

- 新授课,时长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向学生展示几张显示叶柄、叶片和叶脉清晰的叶子图片,请他们猜测这些是什么类型的叶子。

2. 提问:“这些叶子有什么特点?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所有叶子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的结构。

3. 进一步提问:“这种结构是每片叶子都有的吗?你们在其他叶子上见过这些部分吗?”帮助学生认识到叶子的结构相似性,为之后的绘画活动做好准备。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 展示多种叶子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这些叶子的名称。

2. 出示实际的不同类型的叶子,让学生比较和判断,与之前的图片进行对比。

3. 在观察前,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触摸和嗅闻等多种方式来比较叶子的颜色、大小、硬度和形状等特征。

4. 观察之后,全班进行交流,讨论观察结果,围绕“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叶子的大小如何?”等问题进行互动。

5. 通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叶子,加深对叶子多样性的认识。学生发现大多数叶子是绿色的,但也会有其他颜色,通过这种比较,感受到叶子的形态变化。

6. 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学生描述某种叶子的特征,让其他学生来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 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植物上的嫩叶和老叶,思考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种叶子。

2. 提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观察一根植物枝条,比较不同生长阶段的叶子。

3. 学生会自然注意到嫩叶颜色较浅且体积较小,而老叶则颜色较深且较大。教师可以此机会告诉学生,这些叶子分别被称为嫩叶和老叶,它们都与植物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 让学生讨论需要绘制叶子的哪些部分。

2.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绘画,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出叶脉。教师示范时可用实际的叶子作为参考,边观察边作画,学生跟随模仿。

3. 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让同学们猜测他们画的是什么叶。

五、拓展

- 展示一些叶子画的作品,可以是学生的实物作品或图片,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制作,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作业布置

- 学生课后制作一幅叶子画,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展示他们的理解与观察成果。

第9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种感官深入观察植物的外部特点。

2. 尝试使用科学术语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特征。

3. 亲手绘制一株植物,巩固观察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身边植物的观察兴趣,培养细致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和叶。

- 教学难点: 能独立画出一株植物的简图,明确标识出各部分。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 观察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 教师准备: 一株绿萝、课件、教学道具。

教法与学法:

采用观察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持续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1. 开场:在星期六,喜羊羊来到了一片繁茂的树林,惊叹于这里的植物多种多样。(板书“植物”)同学们,跟随喜羊羊的脚步,一起来探索这些植物吧!你是否认识其中的某些植物呢?

2. 提问:喜羊羊看到了一株植物,但不太确定它是什么。我们来帮帮他,大家觉得这株植物可能是什么呢?

- 它会开花吗?

- 它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 它生长在哪里?

二、观察植物

1. 选择一株绿萝,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讨论观察到的特征,包括根、茎、叶的形态、颜色等。

2. 深入探讨植物的茎和叶:

- 为了更好地观察,喜羊羊决定走近植物。除了用眼睛,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感官来进行观察呢?(引导学生思考:鼻子、手等,强调轻柔触碰)。

- 请大家认真观察,并与同伴分享你们的发现。

- 鼓励全班进行交流,注重说与听的习惯。

三、绘制植物图

1. 喜羊羊听了大家的观点后,决定把植物画下来,去询问村长的意见。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记录单:

- 学生们拿出自己的记录单,老师通过投影展示记录单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填写姓名和日期。

3. 教师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 逐步示范绘制植物的顺序:先画茎,再画叶,最后画根。

-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自由发挥。

4. 评估和交流: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彼此进行评价,选出表现优秀的作品,并请学生谈谈绘制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

四、课堂总结

1. 村长看过大家的作品后,惊叹于大家的能力,认出了这株植物是绿萝。(PPT展示绿萝)

2. 村长还有一个任务:需要帮助他拼复原一幅被弄乱的植物图,同学们愿意挑战吗?(引导学生参与拼图活动)

- 请两位同学分别拼接两种植物的图案,并找出根、茎、叶的部分。

- 讨论如何更好地观察这些大树植物,并通过幻灯片展示远景、近景和细部特写。

结束:

今天大家在学习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我们共同认识了植物的根、茎、叶结构,并学习了科学观察的方法。课后,希望大家能带着这份观察的热情,去校园里寻找其他植物,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记录。

作业布置:

请你们画出一株植物,注意要包含根、茎、叶的结构,并在旁边简要描述每个部分的特点。

第10篇: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教学设计
拓展

一年级植物观察与种植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识别多种植物,能够用简单的词汇描述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比观察真实植物与塑料植物,培养学生用证据支持个人观点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植物生长的变化。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认识到植物是生命体,激励他们积极探索自然。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识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并能简单描述其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 教学难点:成功种植一棵植物,并观察记录其生长变化的能力。

教学准备:

- 教具:塑料花和真实植物样本、学生活动手册、相关植物图片和课件

- 学生材料:观察记录表,笔。

教法学法:采用观察法、合作学习和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植物认识

1. 教师展示植物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植物吗?”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如草、树、花等)。

2. 进一步提问:“还有哪些你们知道的植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谈论各种植物。

- “这些植物会开花吗?”

- “叶子是什么样的?”

- “它们通常生长在什么地方?”

二、观察与分类

1. 展示教科书中第2页的图片,询问学生:“从这张图片中你们找到了哪些植物?一共有多少种?”让学生进行数数和讨论。

2. 合作探究:让学生共同讨论这些植物的共同特征。教师记录:例如“这些植物都有绿叶,有的会开花,还能长大”等,并将结果交流到班级记录表。

3. 提问:“在图中的蝴蝶是植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由来说明。

三、塑料花与真实植物的对比

1. 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塑料花可以算作植物吗?”激励学生表达不同的看法。

2. 全班交流,分享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如“它没有生命,没有叶子和根”等。

3. 拿出塑料花和真实植物,让学生进行直接的对比,观察两者的不同之处。

4. 确认真实植物的特征:有生命、根茎叶、具有生长与死亡的过程。

四、实际种植体验

1. 问学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引导他们思考:“我们种一棵植物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2.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植物的种植方法,并介绍材料及步骤。

3. 请学生打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课,介绍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4. 展示示例图片,讲解填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和细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记录的方法。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

1. 课堂回顾,简单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与收获。

2. 作业布置:请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种一棵植物,并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一周完成记录,期待他们与植物共同成长的过程。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能够识别多种植物特征,而且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奇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