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音乐《单簧管波尔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木管乐器,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音乐中的快速跳跃情绪,并引导学生使用图形或线条来表达他们对乐曲的感受。
3. 理解波尔卡舞蹈的欢快流畅风格,感受其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 深入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
- 理解波尔卡这种舞曲所传达的跳跃情绪及乐曲的曲式结构。
三、教学内容
1. 学一学
- 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木管乐器的世界,鼓励大家搭乘想象中的“小马车”去探访迷人的乐器。
- 木管乐器介绍:
- 长笛:作为高音乐器,长笛音色清澈柔美,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 短笛:短笛音色响亮清脆,适合演奏多种风格的乐曲。
- 大管(巴松):低音乐器,音色丰满,常用于表演诙谐和滑稽的场景。
- 双簧管:音色明亮,表现感情丰富,适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 单簧管(黑管):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明朗,表现力极为强大。
- 听曲时间:请单簧管演奏《单簧管波尔卡》,让学生感受这优美的乐曲。
2. 听一听
- 欣赏乐曲:初步完整听取音乐,并出示图形谱。
-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图形谱中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乐曲的结构和主题出现的频率。
- 复听活动: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线条、动作或手势)表现乐曲旋律的相似与不同,为创作图形谱打下基础。
- 创作图形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图形谱。
- 演示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图形谱,并分享彼此的想法。
3. 跳一跳
- 波尔卡介绍:讲解波尔卡舞蹈的起源与特点,强调它的二拍子节奏和活泼的风格。
-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跳波尔卡,通过肢体活动感受舞蹈的节奏和乐趣。
4. 想一想,说一说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他们的感受:今天的课让大家开心吗?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快乐?(引导学生回答音乐)
- 强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能够表达情感和美好祝愿。
5. 结尾活动
- 用单簧管的优美旋律再次结束课程,带领学生坐上“小马车”回家,期待下次的音乐之旅。
四、课后总结
在此次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了乐器的知识,还增加了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与表现力。通过互动和创作,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探索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音乐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和了解木管乐器的形状、音色、演奏方式,并掌握波尔卡的基本特点。
2. 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体验单簧管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增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 逐步了解乐曲的各个部分和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和感受能力,并通过身体动作来体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教学重点:
- 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和氛围。
教学难点:
- 让学生初步理解乐曲的三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并通过身体动作有效表达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本节课开始前,轻松自然地组织学生入座,调整情绪,准备好迎接音乐的世界。
二、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推开音乐的小屋,准备好迎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小朋友们,今天的主角是谁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播放PPT,展示木管乐器的相关信息)。
师:哦,原来是木管乐器的专场!谁能告诉我,我们学过哪些木管乐器呢?
生: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师:非常好!大家说得很准确。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木管家族的成员们!(出示木管类乐器分类的PPT)。
师:木管乐器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这些乐器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音色和风格。
师:现在,木管家族的这些成员们想和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它们每个都有绝活,想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能通过声音识别它们。(出示连线PPT)。
师:首先,请大家注意听!现在我将播放一段双簧管演奏的音乐,大家觉得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呢?
生:优美的、温柔的。
师:很棒!你们能把这个感觉和乐器的照片连线吗?(生进行连线,选出“双簧管”)。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段长笛演奏的歌曲。相比刚才的双簧管,大家觉得长笛的音色有什么不同呢?
生:听起来更欢快,一些音色也更加抒情。
师:老师也认为长笛的音色,如同一位美丽的少女般动人。请帮它找到自己的照片吧。(生连线“长笛”)。
三、经验分享
师:大家真棒!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这些乐器的声音,也感受到了它们各自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播放《单簧管波尔卡》)大家仔细倾听,试着用心去感受这首乐曲传达的情感。你们可以跟随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出来哦!
四、总结与反思
师:今天的音乐会非常成功,大家都表现得很棒!我们不仅认识了木管乐器,还体验到了《单簧管波尔卡》的美妙。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音乐,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情感。
师:下课之前,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的收获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们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案:小学二年级音乐《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乐曲欢快、活泼并充满朝气的情绪。
2.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他们的记忆力,并鼓励他们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教学重点:
- 学生能够分辨出乐曲中各部分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 学生通过图解将乐曲进行分段听赏。
教具准备:
- PPT演示文稿
- 钢琴
- 卡纸、彩笔等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 教室内环境布置清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激趣导入(律动)
- 教师与学生互动:
-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欧洲的波兰旅游。但在出发前,我们先要整理好心情,准备迎接这次快乐的旅程!先聆听A段音乐,感受一下它带给我们的情绪!"
三、分乐段学习乐曲
1. A段的认识
- 教师提问:“刚才这段音乐让你们感觉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开心、快乐!”)
- 教师引导学生:“很好!让我们化身为小火车,在愉快的乐曲中出发吧!现在做一个接龙游戏,我会拍红色字体的节奏,你们要用手拍出黑色字体的节奏。”
- 节奏练习: 教师示范拍打节奏,随后师生共同进行互动,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氛围。
- 寻找游戏: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聆听一整段乐曲,寻找开心的节奏并表现出来。“当你听到特定的音乐时就要用手拍打,看看谁的小耳朵更灵敏!”
2. 揭示课题
- 教师与学生分享:“今天要学习的乐曲名称是什么呢?A是《笛子波尔卡》,B是《单簧管波尔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单簧管波尔卡》,它是由波兰作曲家普罗修斯创作的。”
- 教师通过PPT展示单簧管,并解释“单簧管又叫黑管,波尔卡是一种起源于波希米亚的活泼舞蹈。”
3. B段认识
- 教师引导:“我们刚刚感受到了小火车在辽阔平原上的奔跑,现在让我们看看它接下来要驶向哪里。”(播放B段乐曲)
- 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鼓励:“你们是如何感受到这段音乐的呢?”随后,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将乐曲转换成图形谱。
- 舞蹈创编: 鼓励学生根据B段的节奏自行创编舞蹈。
4. C段认识
- 教师描述:“小火车从大山爬行后,现在要钻进隧道了,它发出了‘吴——’的警示声。让我们来听听、小火车是怎么叫的?”(播放相关旋律并模唱)
四、全曲欣赏
1. 欣赏全曲,揭示乐曲结构
- 教师提问:“小火车的旅途分为哪三段?”(生答:A段在平原上,B段爬山岗,C段穿行隧道)
- 进行分组游戏:当听到乐曲时,学生要起立表演相应的动作,并由代表将图片贴上黑板。
2. 拓展欣赏波兰美景
- 教师补充:“我们旅程从A段的平原启航,经过B段的山岗,到达C段的隧道,最后来到了美丽的波兰。让我们一起欣赏波兰的风光吧!”
五、小结
-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单簧管波尔卡》,在欢快的节奏中游览了波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开启小火车的旅程,走出教室,感受音乐的魔力吧!”
通过这样系统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提高对乐曲的理解,还能在音乐的律动中体验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