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程教案规划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程教案规划(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旨在为一年级学生提供系统而富有趣味的音乐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乐感,促进全面发展。
第1篇:一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程教案规划
拓展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1. 声音探索活动:《山谷响声》、《辨别声音的长短》

2. 学唱歌曲:《火车过瑶山》

3. 听赏乐曲:《瑶族铜铃与长鼓舞》

4. 听赏《苗岭的早晨》,并开展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 能够聆听和模仿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通过演唱和游戏活动,认识声音的长短。

2. 学会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 认识瑶族铜铃和长鼓,了解瑶族及苗族的文化特色。

4. 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通过《苗岭的早晨》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参与音响表演音乐故事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通过聆听和模仿分辨声音的长短。

2. 以轻快活泼的情感演唱《火车过瑶山》。

3. 认识瑶族铜铃和长鼓及其文化特点。

4. 理解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组织教学:教师与学生问好,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新课导入:以“声音的旅行”为主题,引导学生用耳朵去“旅行”,聆听各种声音。

3. 模仿各种声音:让学生分享他们所听到的声音,同时指导他们分辨声音的长短。

4. 音的长短知识介绍:讲解声音的长短,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5. 声音的模仿游戏:

- 活动方式一:引导学生用不同器具和方法创造声音。

- 活动方式二:分组进行声音竞赛游戏,强化学生对声音的理解与反应能力。

6. 布置作业:指导学生进行声音的探索和记录。

第二课时

1. 组织教学:师生互动问好,保持课堂活跃度。

2. 新课导入:通过模仿火车声,引导学生感知长短声的内涵,并与瑶族文化的关联。

3. 师范唱:教师演唱《火车过瑶山》,让学生感受到瑶族小朋友的喜悦。

4. 感受旋律:学生跟随音乐做动作,拍手,增强对歌曲的感知。

5. 读歌词: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情感与内容。

6. 学唱:

- 从默唱到轻声唱,并进行分组与男女生的对唱,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

7. 表演: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增强参与感。

8.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保持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第三课时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复习歌曲《火车过瑶山》:通过复习与互动,巩固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3. 听赏《苗岭的早晨》:

-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对苗族文化的兴趣。

- 播放苗族乐曲,指导学生探索音乐所传达的意境和感受。

- 介绍苗族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背景。

-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联想《苗岭的早晨》的场景,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 听音乐过程中国,老师总结苗岭早晨的宁静与美丽,引导学生绘制所感受到的音乐图形谱。

- 通过编故事的方式,结合音乐和插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分享他们的创意。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学内容,促进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增强音乐感知能力,扩大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第2篇:一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程教案规划
拓展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真聆听描绘小动物的音乐,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 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和《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唱和表演中表达对小动物的关爱。

3. 在聆听音乐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心中想象的动物神态。

4. 认识木鱼和碰钟,学习演奏技巧并探索为歌曲伴奏的方法。

5. 能准确朗读歌谣,并理解二拍子的强弱关系。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和《我有一只小羊羔》。

2. 认识木鱼的使用。

3. 学习二拍子的节奏与强弱。

4. 聆听乐曲《三只小猪》和《快乐的小熊猫》。

教材分析:

1. 《三只小猪》通过轻松幽默的音乐展现了三只小猪快乐的生活场景,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快乐的小熊猫》中的管弦乐段落通过美妙的旋律描绘了晨曦中的森林景色,充满活力和生机,帮助学生加深对大自然的理解。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通过歌声展现对小动物的爱护。

2. 认识并学习木鱼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进行探讨与练习。

3. 编创与活动,通过音节的强弱关系进行歌谣朗读。

-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伴随音乐进行律动,帮助孩子们进入状态。

2. 编创与活动:

- 按节奏朗读歌谣时强调感情及节拍的强弱;

- 引导学生用不同音色表现老鸭和小鸭的声音。

3. 表演《动物说话》:

- 借助录音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歌曲;

- 强调感受歌词情感,将其融入演唱。

- 利用木鱼伴奏,教授重音轻音技巧,使演奏更贴合歌曲。

- 课堂总结: 引导孩子们理解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将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动物相关歌曲,进一步培养孩子们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 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并对小动物表达喜爱。

3. 根据自己的喜爱即兴创作歌词,尝试演唱和表演。

- 教学过程:

1. 通过轻松的活跃氛围引入课程。

2. 学习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头饰。

3. 利用碰钟和铝片琴进行合作演奏,学生通过小组编创歌词,充分展现个人的创意。

4. 准备多媒体展示,提升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 课堂总结: 强调推动学生探索音乐的同时,认识到动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

- 教学目标:

1. 聆听并感受《三只小猪》和《快乐的小熊猫》描绘的乐曲,理解劳动的快乐。

2. 学习碰钟的正确演奏方法,增强重音与轻音的技巧。

- 教学过程:

1. 律动课开场,调动气氛。

2. 学习碰钟的演奏,观察示意图,提倡用多种方式演奏。

3. 通过音乐表现小猪的情景,鼓励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参与演绎。

4. 学习并欣赏《快乐的小熊猫》,通过音乐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并利用创编方式结束乐曲。

- 课堂总结: 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引导他们认识到音乐表达中的情感与自然保护的责任感。

以上是为一年级上册音乐课堂设计的教案,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第3篇:一年级上学期音乐课程教案规划
拓展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学歌》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学歌》。

2. 让学生感受到上学时的愉悦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3. 能够运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情感,理解强弱音的变化。

4. 通过身边的材料模拟大雨和小雨的音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他们与同学共同编创表演。

教学重难点:

- 了解并掌握2/4拍的强弱规律。

- 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展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

- 音频播放器及CD,雨声音效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氛围。

- 日常生活中的小道具,如水瓶、纸打等等,用于模拟雨声。

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歌曲《上学歌》,引导学生专心聆听,感受歌曲带来的情绪与活泼的氛围。提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如:“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 学唱歌曲《上学歌》

- (1)首先播放歌曲的范唱版本,让学生感受旋律和节奏的韵律。

- (2)老师逐句教唱,分段带领学生进行跟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明白并跟上节奏。

3. 聆听、辨别声音

- 播放雨的音效,引导学生品味并辨别不同的雨声,同时询问:“你们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吗?”

- 随后,讨论各种声音的来源,引导学生认识声音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4. 表现歌曲

- (1)请学生们分别讨论大雨与小雨的声音特点,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曲谱上方的雨滴图示,让他们思考在演唱时如何将这种自然现象用音乐表达出来,例如大雨时应该如何更有力地唱,小雨则要表现得轻柔。

- (3)将学生分组,鼓励他们一边唱歌一边使用手边道具来模拟音效,创造出丰富的音乐体验。

- (4)组织完整的演唱,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音效及动作编排,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表现欲与自信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歌曲,更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与同学们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表演,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