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参考实例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参考实例(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份小学一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案范文,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基础能力。
第1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参考实例
拓展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示例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月亮田》

2. 听赏歌曲《金孔雀与凤尾竹》

3. 学唱歌曲《太阳》

4. 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歌曲和聆听音乐,帮助学生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好,尤其是山沟沟的壮丽风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 教会学生用自豪、骄傲和优美的情感来演唱歌曲,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课时:4课时

---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月亮田》

1.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新课导入:

- 教师通过生动的描述,帮助学生想象广西龙胜梯田的壮观景象,引出歌曲《月亮田》。

- 播放《月亮田》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 提问学生,听到这段音乐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及联想。

3. 学习歌词:

- 引导学生逐字跟读歌词,了解歌曲的内容。

- 介绍“龙脊梯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歌曲的认知。

4. 学唱与演练:

-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认真聆听。

-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引,逐步练习掌握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 使用简单的动作配合演唱,增强表演的趣味性。

5. 总结:

- 总结本课所学,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

第二课时:学习歌曲《太阳》

1. 组织教学:师生打招呼,继续建立课堂互动。

2. 复习歌曲:回顾《月亮田》的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新课导入:

- 猜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从熊猫谈起,连接到四川民歌《太阳》的学习。

4. 感受歌曲:

- 播放《太阳》,学生通过拍手和打节拍的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氛围。

5. 学唱歌曲:

- 师生共同练习歌词,分组练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情感来演唱。

-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演唱速度,体会情感变化。

6. 展示与评价:

- 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唱,教师给予反馈和鼓励。

---

第三课时:学习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激发学习热情。

2. 新课导入:

- 学生分享所知的民族,表演相关民族舞蹈。

- 教师展示藏族舞蹈,带学生感受藏族文化。

3. 学唱歌曲:

- 播放歌曲,讨论歌词的寓意,重点强调“就在日喀则啊”的自豪感。

- 学习和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则》,结合表演动作,使学习更生动。

4. 创编活动:

- 鼓励学生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家乡,将他们的情感融入演唱中。

---

第四课时:听赏歌曲《金孔雀与凤尾竹》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候,分享对之前歌曲的感受。

2. 聆听音乐:

- 观看傣族“泼水节”的录像,激发学生的视觉体验。

- 播放《金孔雀与凤尾竹》,引导学生讨论其声音特点。

3. 乐器学习:

- 介绍葫芦丝,增强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及其在乐曲中的作用。

4. 音乐创编:

- 学生模仿葫芦丝的演奏,根据乐曲创编相关的动作,增强参与感。

5. 角色表演:

-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通过音乐和舞蹈增强交流与互动。

---

教学总结:

本单元的音乐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多种歌曲,以及结合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创编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提升了他们的艺术感知与表演能力。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参与中成长。

第2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参考实例
拓展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劳动光荣》和《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热爱劳动的积极态度。

2. 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和《大家来劳动》,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编创歌词和动作表演,积极参与“劳动”主题相关的活动。

教学内容:

1. 歌曲表演:学习并演唱《洗手绢》。

2. 聆听音乐:欣赏《劳动光荣》和《三个和尚》。

3. 演唱练习:学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教材分析:

1. 《劳动光荣》:这首歌是电影《小猫钓鱼》的主题曲,内容活泼生动,形象鲜明,深受儿童喜爱,能够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

2. 《洗手绢》:作为一首民间童谣,旋律简短流畅,节奏感强,通过简单直接的歌词展示了孩子们通过劳动完成自我事务的快乐。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乐观态度。

- 以愉悦的情绪和清晰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 通过编创活动增强合作精神和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教师进行简单的课堂介绍,营造轻松气氛。

2. 欣赏音乐:播放《劳动光荣》,引导学生讨论喜欢的劳动小动物,并鼓励他们画出这些小动物,分享他们的画作。

3. 律动游戏:

- 进行模仿秀游戏,学生通过表演劳动的小动物动作,培养互动与想象力。

4. 学习《洗手绢》:

- 激励学生探索教室里的劳动工具,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 通过边唱边模仿“洗手绢”的动作,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 进行歌词创编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家做的家务,编排小节目。

5. 课堂小结:教师强调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精准演唱《大家来劳动》,使声音既轻柔又充满力量。

- 理解二拍子的时值,通过实践掌握节奏。

- 通过《三个和尚》,进一步感受劳动的意义和快乐。

教学过程:

1. 复习活动:通过表演和演唱《洗手绢》,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2. 节奏学习:

- 学习二分音符的节奏,通过比较图谱和参与练习,掌握时值。

- 创造校园劳动声音,鼓励学生联想和表演不同的劳动场景。

3. 聆听《三个和尚》:

- 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构建故事,理解劳动和合作的价值。

- 鼓励学生在复听时用自创动作表达快乐的劳动情绪。

4. 学唱《大家来劳动》:

- 听范唱,引导学生自编动作,增强对节奏的理解。

- 强调演唱时的重音,提升歌曲的表现力,并进行分组表演。

5. 总结评价:鼓励所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爱劳动的好孩子,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

课后反思:

本次课程通过趣味与知识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体验到劳动的快乐。通过音乐与表演的结合,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音楽能力,同时也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总体上,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参考实例
拓展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示例

教学内容:

1. 演唱《蚂拐歌》和《青蛙合唱团》

2. 音乐活动《鸡崽和鸭崽》

3. 演唱《大母鸡,花公鸡》,听赏《母鸡和公鸡》及《劳动光荣》

4. 演唱《走路》和活动《谁来了》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唱和儿歌游戏等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多声部音乐,并能完成简单的两声部教学任务。

2. 在本单元学习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关心动物、热爱劳动的情感。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聆听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4. 认识打击乐器“响版”,并能为儿歌和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够初步分清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并能按节奏准确朗读《青蛙合唱团》及《鸡崽和鸭崽》,以初步感受声部的交织。

2. 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大母鸡,花公鸡》、《劳动光荣》和《走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组织教学

- 师生问好,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2. 谈话导入

- 引入小游戏:“小朋友,谁能根据我的提示猜出答案,谁就是小赢家!”通过猜青蛙引出主题。

- 介绍柳州方言“蚂拐”,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感受歌曲

- 跟随音乐拍手,体验节奏。

- 听后进行讨论,分享对歌曲的感受。

4. 读歌词

- 师生共同朗读,渗透感情。

5. 学唱歌曲

- 由默唱到轻声唱,再到指导演唱,最终进行感情丰富的分组演唱。

6. 小结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及歌曲。

第二课时

1. 组织教学

- 问候学生,营造积极学习环境。

2. 复习歌曲《蚂拐歌》

3. 音乐游戏《青蛙合唱团》

- 介绍音符,进行辨识、模仿和音乐节奏练习。

- 通过教师示范,用响版伴奏,提升学生的节奏感。

4. 学生参与

- 分组进行声音配对和跟读,鼓励创编歌词,展示结果。

第三课时

1. 组织教学

2. 谈话导入

- 利用动物叫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3. 听范唱

- 认真听后讨论动物的特征。

4. 感受歌曲

- 用节拍鼓掌,表现不同动物的声音,培养节奏感。

5. 读歌词及演唱

- 师生带读、角色分配,分组演唱、表现情感。

6. 表演唱

- 多形式的演唱,让学生在表现中加深理解。

7. 小结

- 总结本节的学习重点,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四课时

1. 欢快演唱《大母鸡,花公鸡》

- 感受快乐,增进对歌曲的理解。

2. 学习儿歌《鸡崽和鸭崽》

- 聆听动物叫声,进行模仿和辨识练习。

- 教师通过手偶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3. 角色扮演和表演

- 学习儿歌的过程中,结合角色表演提升参与感。

4. 创编活动

- 分组讨论并创编儿歌,鼓励创意和表现。

- 展示和评价创编成果,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5. 小节

- 回顾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音乐和动物,增强对音乐的热情和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