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推荐合集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推荐合集(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精选了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的多种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第1篇: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推荐合集
拓展

标题:快乐音乐课堂:一年级上册歌表演与打击乐器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和打击乐器伴奏练习。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出对节奏和旋律的理解。

2. 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歌表演中,表现出自信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的学习与表演。

教学准备:

1. CD播放设备

2. 碰铃与响板

3. 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国旗国旗真美丽》打击乐器伴奏练习

1. 课堂开始,教师引导全班学生集体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让每位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与情感表达。

2. 教师分发节奏卡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拍手练习,让他们掌握不同的节奏模式。

3. 每组学生取用碰铃与响板,按照教师发放的节奏卡片进行练习,增强他们对打击乐器的使用感。

4.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在小组内尝试为歌曲进行伴奏,分享彼此的演奏体验。

(二)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1. 教师通过播放录音,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旋律,感受其中的文化韵味。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共同学习彝族集体舞的基本步骤与拍手动作。教师需细致讲解舞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

3. 教师带领每组学生,伴随着歌曲进行简单的彝族集体舞表演,激发学生的舞蹈热情与创造力。

4.邀请表现突出的学生前来示范,教师与他们一同跳舞,以此激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和表现。

5. 教师强调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展示所学的彝族集体舞给父母观看,并寻找到可以制作打击乐器的物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彝族舞蹈的精彩之处,更能在与音乐互动中发展自己的艺术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第2篇: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推荐合集
拓展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 通过乐曲的聆听,感受音乐的独特表现,能够创编与之匹配的动作。

2. 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够在真实生活中识别、感受不同声音的特点。

教学重点:

听辨、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方式和技巧。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对音高和情感表达的敏感度。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乐器模型、课本插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以音乐的形式问候学生,引导他们入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进行简单的音乐练习,帮助学生热身。

3. 复习之前所学的歌曲,巩固学生的记忆。

二、基本部分:

1. 导入: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今天的主题,让学生们产生好奇心。

2. 聆听音乐:《洗手绢》《大家来劳动》。

- (1) 在完整的聆听过程中,帮助学生感知和熟悉歌曲的旋律。

- (2) 引导学生轻声跟随录音哼唱旋律,体验音乐的节奏。

- (3) 通过感情丰富的朗读歌词,增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

- (4) 分小组进行创编动作,选派一名同学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则配合演唱,增强合作意识。

3. 学习音的高低:

- (1) 教师播放汽车和轮船的音响录音,同时使用电子琴模拟这些声音,以此帮助学生进行听辨和模仿。

- (2) 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的声音,帮助他们识别音高的高低。

- (3) 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更多高低不同的声音,例如鸟鸣、风声等,鼓励他们模仿并分享。

4. 运动与节奏:

- (1) 教师指导学生为两组节奏选择合适的象声词,例如“嗖嗖”形容射箭声,“嗨嗨”形容摔跤声等,填写在对应的方框里。

- (2) 进行分声部的拍击练习,增强节奏感与协调性。

- (3) 分声部进行朗读,练习时让每一组保持音调和节奏的统一。

- (4) 分小组展示选择的象声词,评比哪个小组的表达最生动,读出的效果最好。

三、结束部分:

1.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音的高低和感受音乐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回家继续探索和聆听各种声音,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期待心理。

通过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不仅能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快乐,还能在实践中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第3篇: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推荐合集
拓展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与响板。

3. 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能感受《吹芦笙》所表达的民族情感,并知晓其代表的民族。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提高其艺术表现能力。

3. 了解碰铃和响板这两种打击乐器,并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准备:

准备音乐播放器(CD),乐器实物(碰铃、响板),中国地图及长江、黄河的风景图。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 教师在课堂上挂出中国地图,同时展示长江、黄河的风景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两条河流的重要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邀请学生们在地图上指出位置,以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认知。

2. 教师为学生范唱该歌曲一遍,或播放一段童声独唱的录音。从而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表现的情感。

3.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跟随节奏,轻声有表情地分句学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

4. 任意选择几位学生或小组进行集体演唱,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以此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听赏《吹芦笙》

1. 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感受并欣赏该曲的旋律,帮助他们初步辨识出歌曲传达的情绪。

2. 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芦笙,着重讲解其音色特点和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引导学生在欣赏时尝试接唱歌曲中的衬词,增强对歌曲节奏和音调的感知。

4. 听赏结束后,可以鼓励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享受。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与响板

1. 教师展示碰铃和响板的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法,并让学生聆听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增强对打击乐器的认识。

2. 将乐器分发给学生,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足,可以采取轮换的方式进行练习。

3. 教师出示相关卡片,示范乐器的演奏节奏,例如碰铃的节奏为“dang dang dang dang”,响板的节奏为“da da da da da da da da”。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练习演奏,可分成小组进行交换练习,增加互动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在音乐中体验到演奏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