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精选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详解

精选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详解(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精选了多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内容涵盖丰富的音乐游戏与练习,旨在通过生动的音乐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与合作能力。
第1篇:精选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详解
拓展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乐曲伴奏与合作演奏

活动目标:

1. 在理解音乐结构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响板和铃鼓,演奏两种不同的节奏型,为乐曲添加伴奏。

2. 学习分奏与合奏的演奏方式,增强协调与合作能力,体验与同伴一起演奏的乐趣。

3. 感受旋律的情感氛围,享受集体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表现力。

5.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参与意愿,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孩子们需对《喜洋洋》乐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有初步了解。

2. 物质准备:

- 响板

- 铃鼓

- 乐曲《喜洋洋》的音频

- 响板和铃鼓的图片

- 字卡(强、弱)

- 节奏卡(1):2/4 X X ′ X X ′

- 节奏卡(2):2/4 X ― ′ X ― ′

活动重难点:

- 重点:学习并正确打击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 难点:通过响板和铃鼓结合分奏与合奏的方法,完整演奏乐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热身

- 播放《智慧树—我也跳跳跳》,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动作律动,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感和热情。

二、节奏型学习

1. 乐曲欣赏与讨论:

- 完整欣赏《喜洋洋》,复习其主要内容。

- 提问环节:乐曲的名字、段落数、相同段落的节奏特征等,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2. 学习节奏型:

- 节奏型(1):出示节奏卡,解释2/4拍中强、弱节奏的特点。教师示范打击方法后,幼儿先进行徒手练习。

- 播放乐曲,邀幼儿使用响板为乐曲配伴奏。

- 节奏型(2):再次出示新节奏卡,与节奏型(1)对比,教师讲解并示范打击方法。

- 播放乐曲后,幼儿实践使用铃鼓进行伴奏。

三、分奏与合奏演奏

1. 将幼儿分为两组,讲解各自的演奏任务:

- 第一组使用响板演奏节奏型(1)伴奏第一段。

- 第二组使用铃鼓演奏节奏型(2)伴奏第二段。

- 最后一段由两组幼儿一起合奏,体验集体演奏的魅力。

2. 教师示范指挥手势,帮助幼儿理解分奏与合奏之间的切换。

3. 各组幼儿利用不同密度的节奏型进行伴奏,增强对乐曲节奏的掌握。

4. 交换乐器,各组重新练习,通过更换乐器体验不同演奏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 教师准备其他乐曲,引导幼儿为新乐曲配伴奏,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丰富音乐活动的体验。

通过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音乐技巧与节奏感,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交互动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乐趣中成长。

第2篇:精选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详解
拓展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打字机的乐趣与合作

活动目标

1. 感受到乐曲中欢快的情绪与幽默风格,了解ABA结构和“叮”声的出现规律。

2. 创编出适合打字机主题的按摩放松动作。

3. 体验双人合作游戏的乐趣,通过互动增进亲密感。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其表现力。

5. 增强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通过前期活动已有打字机的初步认识。

2. 打字机照片、相关课件(包括各种打字机的影像资料)、若干“手抽纸”包(缝在帽子上,里面放置废报纸),以及旧尼龙袜。

活动过程

1. 启发回忆

向幼儿展示打字机图片,鼓励他们分享对打字机的认知。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师:许多年前,人们用打字机打字,而不是现在的计算机。有位美国作曲家安德生,结合打字机的声音创作了一首名为《打字机》的乐曲,大家想不想听听呢?

2. 音乐欣赏

播放《打字机》的音乐课件,鼓励幼儿仔细观察与倾听。

师:请大家注意看和听,看看你们注意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听到了“哒哒”的声音!

师:还有没有听到其他的声音,比如“叮”的一声?这个响声意味着什么呢?

3. 加强理解

师:我们再听一次音乐,试着捕捉“叮”的声音出现的位置,大家能和我一起拍手吗?(引导幼儿进行拍打节奏的活动)

4. 学习和创编动作

分段欣赏乐曲,学习相应的游戏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打字和拍手的动作,共同感受节奏。

- 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继续练习节奏。

- 启发幼儿为打字机创编按摩动作,增加互动体验。

师:打字机劳动久了也会累哦,我们来给它放松一下吧!

5. 示范表演

师:今天有特别的打字机来与我们一起游戏,大家给她打个招呼吧!我们要给打字机安装纸,想想我们可以把纸安在哪里呢?(让幼儿提出创意)

师:接下来,请我的打字机和我一起开始工作!

6. 角色扮演游戏

师:现在请两位好朋友商量一下,谁当打字机,谁当打字员!当打字机的朋友来这里拿纸,打字员负责帮助装纸。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开始吧!

7. 活动分享

师:大家表现得真好,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今天活动的视频回放吧!

(从录像中展示幼儿的精彩瞬间,促进幼儿的自信心)

8. 结束与整理

师:活动快结束了,看看地上的文件纸,是不是有点儿乱?咱们一起来收拾,把它们包成“流星球”,放进这些旧袜子里,变成体育玩具吧?

(组织幼儿收拾场地,将活动总结与结束)

小结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幼儿们不仅感受到了打字机带来的音乐乐趣,还在合作游戏中加深了友谊,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希望在未来的活动中,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享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第3篇:精选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详解
拓展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快乐的牧民之歌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幼儿体会乐曲旋律的欢快和活泼,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特殊氛围和意境。

2. 提升协调性:培养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节奏,学会与音乐相结合,保持自己独特的声部。

3. 享受集体活动:增强幼儿对旋律气氛的感知,享受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发展表现力: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表现能力。

5. 理解音乐的变化: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及力度的变化,提升幼儿的音乐鉴赏力。

活动准备:

1. 教学歌曲《小牧民》已为幼儿熟悉并能够演唱。

2. 准备立体玩具小马,马脖子上系有小铃铛,便于幼儿听到清脆的铃声。

3. 教师提前了解并讲解牧民的生活和劳动,增进幼儿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活动过程:

1. 歌曲复习:引导幼儿一起复唱《小牧民》,回忆旋律与歌词,加深印象。

2. 探索马蹄声:

- 教师使用双响筒敲击,制造“马蹄声”,同时幼儿操控玩具小马,聆听铃铛发出的声音。

- 启发幼儿讨论:“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

- 幼儿模仿并表现出自己听到的马蹄声节奏,鼓励他们用手拍打表示节奏。

- 所有幼儿跟随音乐,共同拍打出“马蹄声”的节奏。

- 幼儿可以用声音模仿马蹄声,比如“哒哒哒哒”或“的个的个”。

3. 带入歌曲演唱:

- 在幼儿拍打“马蹄声”的同时,教师开始演唱《小牧民》,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结合。

4. 体会旋律的变化:

- 探讨乐曲中17小节到20小节的旋律与节奏特色,引导幼儿体会小牧民在无边草原上的情感。

- 用欢呼声表达小牧民的激动,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种情感。

-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出节奏型,增进对节奏的理解。

5. 语音节奏分组:

- 组织幼儿进行二声部的语音节奏练习,教师一组,幼儿一组,分别通过“马蹄声”和“串铃声”来进行齐读,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

6. 乐器探索与演奏:

- 讨论如何通过乐器表现小牧民骑马的场景,组织全体幼儿集体探索,尝试演奏。

- 探讨小牧民在草原上的欢乐时刻,决定使用何种乐器来表达这种情感。

- 在轻慢的琴声伴奏下,结合教师的提示,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 最后,在录音机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全班的乐器演奏,孩子们可以交换乐器体验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结束活动: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能感知音乐的魅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协调性、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生活各方面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在歌声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牧民生活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