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对鲜花》与《对花》
教学内容:
- 唱:北京民歌《对鲜花》
- 听:黄梅戏《对花》
- 创编活动:对花的歌词创编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以活泼、欢快的音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体会民歌特有的韵味和乐趣。
2. 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艺术风格,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3. 让学生认识并熟练唱出附点四分音符,理解“对唱”的形式及其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学生能通过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充分表现歌曲的活泼和幽默情趣。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唱出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把握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变化。
教具准备:
- 花卉图片
- 一支玫瑰花
- 装饰教室的鲜花
- 卡片
- 磁带与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1. 导入:通过教室里绚丽的鲜花引入“花”的主题。
- 提问:同学们注意到教室里的变化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与“花”有关的歌曲。
2. 交流:
- 提问:春天来了,花儿争相开放,你们知道哪些花吗?请说出花的名字。
- 示范性提问:什么花是从水里长出来的?(引导学生回答)还有哪些花的形状比较独特呢?
3. 听赏歌曲《对鲜花》:
- 播放录音:学生们仔细听,接着引导学生用有节奏的问答形式回答。
- 逐步提问: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让学生了解歌曲中不同种类的花。
二、新歌教学
1. 揭题:
- 介绍歌曲:刚才我们听的正是北京民歌《对鲜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吧!
2. 学唱歌曲:
- 认识附点四分音符:用卡片展示四分音符,再介绍附点,帮助学生理解其音值。
- 演唱练习:老师先唱,学生跟唱并找出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重点训练具有附点的乐句,反复练习困难的部分。
3. 对唱形式介绍:
- 指导对唱:解释歌词中的引号表示两个人对唱的形式,展示其乐趣和知识性,鼓励学生尝试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词的特定段落。
三、创编歌词
- 创作环节:
-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由创编新的歌词,例如“什么花儿白又香?”并用对唱的形式表达,激发创意与参与感。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 欣赏与比较:
- 讲解黄梅戏《对花》的背景与特色,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体验不同文化中的“对花”表现形式。
- 交流感受:讨论与《对鲜花》的异同,增加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与欣赏。
通过以上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学会唱歌、了解音乐的形式,还能在互动中激发创造力,培养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与兴趣。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验4/4拍歌曲所蕴含的优美意境,体会家庭的温暖,并深情演唱相关歌曲。
2. 帮助学生理解全音符的概念,并认识4/4拍的含义以及其强弱规律。
二、重点与难点:
1. 教导学生在歌唱时,掌握声断气连的技巧,以提升演唱的流畅性和情感性。
2. 通过身体动作的表现,使学生能够感知和表达4/4拍的强弱规律,增强节奏感。
三、课前准备:
- 准备《小小的船》歌曲录音,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听觉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课堂开始时,播放《小小的船》的录音,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 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歌曲中提到的小船指的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听的另一首歌中又会讲述一个怎样的小船故事?
2. 教唱歌曲:
- 播放《小小的船》和《小船》的录音,让学生初步熟悉这两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提问:这两首歌曲在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有什么异同?帮助学生分析和评价。
- 回顾3/4拍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4/4拍的概念及其强弱规律。
- 通过身体动作,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时拍拍手,第二拍时双手打开,第三拍拍拍腿,第四拍时再次双手打开。
- 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鼓励学生再次体验4/4拍的韵律,进一步加深对强弱规律的理解。
- 使用哼鸣的方式模唱歌曲旋律,帮助学生熟悉音乐的走向。
-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在旁进行音乐伴奏,营造良好的演唱氛围。
- 教师进行声情并茂的范唱,学生轻声跟唱,过渡到集体演唱环节。
- 在伴奏的支持下,鼓励学生自信地演唱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歌曲处理:
- 在演唱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弱起拍的处理,以及在休止符处实现声断气连的技巧,配合倚音的演唱练习。
- 结束音要演唱得满满四拍,讲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音符的概念及其在歌曲中的应用。
- 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小主人公感受到的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用怎样的声音和情感去表达这份亲情?
通过上述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学会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之《小瓜棚》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让他们初步理解歌曲的主题。
2. 帮助学生掌握歌曲《小瓜棚》的旋律及节奏,提升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以“西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谈论西瓜的生长过程。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瓜成熟的时候,为什么需要有人看管吗?”这一问题旨在引发学生的思考。随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看瓜的辛苦及其乐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歌词,我们鼓励同学们感受歌曲中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对劳动的执着,以及他们乐观幽默的性格。
2. 听范唱
播放歌曲的录音范唱,鼓励学生仔细聆听,在音乐中感受旋律的流动和情感的传递。教师可以在此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起伏和韵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性。
3. 学唱歌曲
在音乐的引导下,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学唱《小瓜棚》。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要同时注视乐谱,以更好地掌握音高和节奏。特别是,歌曲中包含较多的“X.X”节奏,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讲解波音与后倚音的相关内容,让他们在实际演唱时能够准确把握。同时,在“哎嗨哟,哎小瓜棚,小瓜棚”的部分,强调“哟”的时值(三拍半),可以通过挥拍或击拍的方式帮助学生从理性上理解和掌握这一时值段落。
4. 离开录音,师生互动
当学生逐渐掌握歌曲后,教师可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引导学生进行现场演唱。此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课外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请学生以《小瓜棚》为主题,收集和录制与该歌曲相关的背景音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寻找与西瓜、农村、瓜棚相关的声音,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
教学评价
1. 通过观察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热情以及参与度,评估他们对歌曲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对乐谱的专注程度以及学习效果,给予相应的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愉快地学习歌曲《小瓜棚》,而且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自然的美好,进而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