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教案五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两段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理解AB两段曲式的基本概念。
2. 让幼儿尝试多种乐器的演奏,掌握正确的演奏方式及节奏感。
活动准备
1. 道具准备: 多彩的沙巾若干,每位幼儿配备一个手摇铃,配套的音乐文件以及相关挂图。
2. 情感经验准备: 让幼儿回顾曾经观察云的经历,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联想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同时开始讲述一个关于白云的故事,描绘白云在天空中变幻的形态,比如“白云一会儿像棉花糖,一会儿又像兔子”,并生动形象地描述白云随着风的吹动悠悠飘动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变化,让他们体会到声音和故事的奇妙结合。
二、音乐律动
1. 个别体验:
- A段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坐下或利用小跳跃的方式,模仿“抓白云”的动作,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 B段体验: 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前后左右地摇摆,感受音乐的律动和节奏变化。
2. 两人一组牵手活动:
- 在A段音乐播放时,鼓励幼儿自由地走动,仿佛在与白云嬉戏;而当B段音乐响起时,他们要面对面或背靠背地坐下,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左右摇晃,体验音乐的不同情感和表现形式。
三、造型游戏,感知音乐
教师随音乐做出大象云的造型,A段音乐时,教师用长长的手臂象征大象的鼻子到处走动,带领幼儿模仿;而在B段音乐中,教师则用手臂轻轻摇摆,象征耳朵的律动,引导幼儿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形象和情感变化。
四、乐器演奏,感知音乐
1. 教师首先介绍手摇铃的特性,展示多种创编的演奏方式,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如何在不同的音乐段落中应用乐器的演奏方式。
2. 演奏练习: 在A段音乐时,幼儿们用手摇铃发出清脆的敲击声;而在B段时,他们则用摇晃的方式来演奏,伴随原地的律动,调动气氛,增添欢乐。
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幼儿不仅能在趣味中感知音乐的魅力,还能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五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曲《小茶壶》,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茶壶的造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通过茶杯和小茶壶的角色扮演,享受与同伴互动带来的乐趣,增强社交能力。
3. 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熟悉度,表现歌曲的风趣与活泼。
活动准备:
1. 各种形状的茶壶图片,提前准备好的菊花茶水每人一杯,以及一个大茶壶的服装道具,供幼儿表演使用。
2. 提前引导幼儿了解天气热的情况下,喝凉温的水对身体的益处,鼓励健康的饮水习惯。
活动过程: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1. 师:孩子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参加一场精彩的音乐会,我们快把自己的乐器带上,跟着赵老师一起出发吧!
- (伴随《森林音乐会》主题乐曲,鼓励幼儿随着乐曲自由表演乐器的动作,老师和幼儿相互模仿,增加互动。)
2. 师:音乐会演奏完了,大家口渴了吗?我们来喝点茶水吧!(老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茶水,给幼儿倒水,同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茶壶。)
3.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用什么给大家倒茶水的呢?(幼儿回答:“茶壶!”)没错!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一样的茶壶呢!这些茶壶各自有怎样的特点呢?快来告诉我!(鼓励幼儿观察、描述茶壶的细节,如手柄、壶嘴等。)
4. 师:茶水倒好了,我们一起来喝茶吧。“咕噜咕噜,好喝耶!”(引导幼儿模仿喝茶的声音)感觉怎样,喝完茶水是不是觉得舒服多了呢?
学习歌曲与表演活动
5. 师:既然大家喜欢小茶壶和喝茶水,老师今天就教大家一首有趣的歌,叫《小茶壶》。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歌词中提到的小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呢?
6. (老师用缓慢的节奏演唱歌曲,提问小朋友们:茶壶是什么形状的?从茶壶中会冒出什么?谁能模仿一下茶壶的声音?)
7. 请幼儿上前用身体表现出各种茶壶的造型,并讲述自己的造型特点,比如壶嘴和把手的位置,以及倒水的样子。(提示孩子们创新和表达,鼓励展示不同形态的茶壶。)
8. 播放《小茶壶》并邀请幼儿一起唱,模仿茶壶的动作。数遍歌曲后,挑选一名幼儿扮演茶壶,其他小朋友则扮演茶杯,让茶壶为茶杯倒水,要求表现夸张与形象。
情景表演,体验乐趣
9. 师:茶壶王国要举行舞会了,大家想参加吗?但国王说,只有茶壶可以入场,所以我们要先变成茶壶吧!听赵老师念咒语,来看看你想变成什么样的茶壶!(引导孩子们自由发挥,描述自己的茶壶角色。)
10. 舞会即将开始,(选择一位幼儿扮演茶壶国王,挂上大茶壶道具),国王邀请每个小茶壶找到自己的茶杯,大家可一起舞蹈哦!请男生扮演茶壶,女生做茶杯,互相寻找舞伴。
11. 师:接下来轮到女生做茶壶,男生做茶杯,大家一起欢唱,同时把水倒给茶杯,每当歌曲提到“小蒸汽”,就进行夸张的倒水动作。
结束环节
师:今天的茶壶舞会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喝了清凉的茶水,我们的身体感觉更加舒服了!下次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小朋友一起来参加茶壶国王的舞会,大家说好不好?记得以后要多喝凉温的水,保持健康哦!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并能够分辨“狐狸”和“猎人”在乐曲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2. 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创编动作来表现音乐,体验创作与自由表现的乐趣。
3. 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 乐曲材料
- 玩具手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合拢放开》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首先进行以下准备:
1. 情绪准备:选择欢快轻松的乐曲,营造积极愉悦的氛围,引导幼儿放松心情,为接下来的音乐体验做好准备。
2. 动作准备:律动主要以手部动作为主,幼儿的自主创编同样需要围绕手臂动作展开,为孩子们打下一个良好的动作基础。
(二)欣赏音乐,自由表现
1. 故事导入:老师讲述一个关于小狐狸和猎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不同段落中进行分段欣赏。
2. 按步骤进行:
- 听第一段乐曲,了解猎人的形象。
- 提问:“谁来了?”引导幼儿思考猎人可能做什么。
- 鼓励孩子模仿猎人开枪的动作,探索不同的开枪方式。
- 听第二段乐曲,表现小狐狸的灵动。
- 向幼儿提问:“如果你是小狐狸,会怎样跑?”让孩子们用手指模拟狐狸的动作,身体表现森林的环境。
- 完整欣赏乐曲,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自由表现。
3. 角色扮演:
- 老师扮演猎人,幼儿则扮演小狐狸,进行基础的音乐游戏。
- 选择个别幼儿尝试担任猎人的角色,增强互动体验。
4. 创编活动:
- 讨论森林中的其他动物,鼓励孩子们创编相应的动作。
- 引导幼儿思考猎人来临时小动物该如何反应,是否可以藏起来,或做一个“木头人”的造型。
5. 完整欣赏并表现音乐:在音乐的氛围中,鼓励孩子们展现他们的创意动作,乐于参与。
(三)总结与讨论
通过音乐故事的体验,让幼儿明白猎人在故事里并没有伤害小动物,倡导在生活中也要爱护和保护小动物。最后,激励孩子们一起去参加“动物音乐会”,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
标题: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之动物乐园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动作与叫声,并能够模仿它们的表现。
2. 通过打招呼游戏,鼓励幼儿创编及展示多样的肢体动作。
3.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动物互动的乐趣与和谐。
活动准备:
挂图与动物图卡(如猫、马、鸟、鸭、狗、猪),各种乐器(铃鼓)以及辅助道具(如纱巾、水袖)。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开场
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呀!今天我带来了音乐书里的小宝宝,咱们来看看他又带来了哪些新朋友呢?
(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教师:哦,宝宝在草坪上和动物们玩得可开心了。听说,宝宝呼唤小动物们的名字时,它们只能用声音来回应,没办法说“到”,那该怎么办呢?于是它们想到了用声音来回答,咱们也来试试吧!
二、肢体游戏
1. 点名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来一场点名游戏。老师会叫到某个人的名字,谁就要大声说“到”。如果老师叫“小朋友”,大家就一起说“到”,明白吗?
(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肢体部位来回应,如嘴、肩、手、脚等)
2. 肢体意识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想到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不同的部位可以如何动起来。可以试试,大家的肩膀应该怎样活动呢?
(引导幼儿模仿各种动作,例如耸肩、摆手、踢腿等)
3. 打招呼游戏
教师:小动物们在和宝宝的游戏中都玩得特别开心,这可是它们最喜欢的打招呼游戏哦!现在我们把铃鼓也请上场,当我们听到铃鼓声时,小动物们就会四处走动;听到摇铃鼓的声音,它们就会和朋友们打招呼,说“你好、哈罗、嗨!” 还会扭动身体来表示哦!我们一起来玩吧!
(教师拍奏铃鼓,幼儿随之活动,接着摇奏铃鼓,幼儿与伙伴打招呼)
三、动物角色扮演
1. 介绍动物
(逐段播放CD并展示动物图卡)
教师:让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们怎样和宝宝问好。仔细听,看看谁会最先出现呢?
2. 角色扮演
(依次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不同动物的动作与声音)
教师:接下来,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利用这些道具装扮自己,然后在音乐的伴随下,表现出你选择的动物的特点和动作。
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提高了对动物的认知能力,也在参与中享受到了音乐与运动结合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表现能力。
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肢体游戏和音乐活动,帮助幼儿感应并理解“短短短短长”的节奏模式。
2. 鼓励幼儿模唱唱名问答句,体验游戏中的乐趣,并增强团体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 挂图
- 呼啦圈
- 彩色飘带
- 唱名卡
- 音响设备及适合儿童的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1. 教师展示挂图,给幼儿讲述与图画有关的故事,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想象力。
2.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各自的样子和特点,比如小猫、小马、小鸟等,鼓励幼儿进行联想,猜想这些动物可能发生的故事。
二、感应特定节奏
1. 肢体律动
- 教师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播放动物歌曲的CD,鼓励幼儿在听到动物叫声时拍手或跳动。
- 教师示范并带领幼儿进行肢体律动,感应其中的节奏。分三遍进行:第一次幼儿观察,第二次幼儿尝试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次在音乐中围成圆圈一起活动。
2. 道具游戏
- (1)呼啦圈
-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小动物们在锯木头的场景,并展示呼啦圈,讲解如何利用呼啦圈进行游戏。
- 幼儿需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造锯木头的动作,增强节奏感。
- 此外,教师鼓励两名幼儿一起使用一个呼啦圈,在动物叫声响起时,互动并共同完成锯木头的动作,促进合作与互动。
- (2)彩色飘带
- 教师介绍彩色飘带的玩法,鼓励幼儿继续与小动物们一起锯木头。
- 播放CD,孩子们可在音乐中自由挥舞飘带,表达他们的情感,同时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 教师可以提示幼儿根据不同的节奏变化调整他们的动作,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三、活动结束
-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询问他们最喜欢的环节和学习到的内容。
-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与收获,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学习到与同伴互动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