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受到A段与B段旋律所传达的不同情感,初步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2. 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3. 鼓励幼儿体验与小狗玩耍的乐趣,增强他们对动物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重点:
感知A段与B段旋律的情绪差异,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难点:
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幼儿勇敢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 物质准备:每位幼儿准备一条自制的“尾巴”;准备《小狗圆舞曲》音乐,设置小狗叫声的音效;使用相关的PPT展示小狗的生活场景。
- 经验准备:引导幼儿与家长一同探索小狗的生活习性及其喜欢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与讨论。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 A 段
1. 播放A段旋律,让幼儿倾听并感受快速、活泼的音乐氛围。
2. 再次播放A段,提问幼儿:“听了这段音乐,你感到开心吗?”“这段音乐快还是慢?”(引导幼儿判断音乐的快慢)。
3. 第三次播放A段,进一步让幼儿感受音乐形象,并提问:“音乐里面似乎藏着一只小动物,你认为是谁呢?”
4.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狗的形象,其他幼儿可以模仿这些动作。
二、音乐欣赏 B 段
1. 播放B段音乐,让幼儿感知音乐的变化。
2. 提问:“小狗玩累了,它会做什么呢?”(播放B段音乐,让幼儿自由发挥动作)。
3. 询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里听出来的呢?”引导他们思考音乐的节奏变化。
4. 组织幼儿随乐集体表演,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再次欣赏 A 段
1. 重播A段音乐,帮助幼儿再次体会音乐的速度变化,以及情感上的起伏。
四、结合玩具与音乐
1. 播放《小狗圆舞曲》,鼓励幼儿利用自制“尾巴”探索与音乐的互动。
2.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组织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参与,进一步融入音乐。
五、活动结束
1. 完整播放《小狗圆舞曲》,在音乐的尾声引导幼儿随着教师的指引,愉快地离开活动现场。
延伸活动:
提供自制乐器及传统乐器,让幼儿尝试跟随节奏进行演奏,进一步品味乐曲的旋律与情感表达。
活动反思:
音乐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在美育上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与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通过细心聆听与想象,幼儿可以旅程于不同的情感世界,找寻音乐的美。
1. 在《小狗圆舞曲》的欣赏中,让幼儿初步感知乐曲情绪,并在分段欣赏时,辨别两段旋律的相似与不同。
2. 引导幼儿分析两段旋律的特点,想象小狗的不同状态,并模仿小狗的神态。鼓励他们小组讨论如何以创意形式表现乐曲。
3. 幼儿可以创编故事、戏剧或绘画,展现他们的理解与想象,激发创造力。
4. 通过对乐曲的多次聆听,帮助幼儿体会旋律、节奏与音乐情感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与理解力。
5. 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深化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提升思维敏捷性与团队协作精神。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动作、歌曲与表情,幼儿能够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增强情感认同感。
2. 在欢乐的唱歌和游戏中,掌握音乐游戏《小小鸡》的基本玩法,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准备情景课件,展现小鸡和鸡妈妈的可爱形象。
2. 区域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自由听赏歌曲旋律的机会,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 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
4. 准备好鸡妈妈头饰、音带与录音机,方便活动进行。
三、活动流程
1. 引出课题:播放小鸡叫的声音,提问“谁来了?”鼓励幼儿回答,并通过课件展示小鸡及其相关音乐,提升幼儿的参与感。
2. 观察与模仿:
- 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形态,模仿小鸡的各种动作,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 带领幼儿欣赏与感受音乐,鼓励他们模仿小小鸡在音乐中歌唱和舞动。
4. 学习游戏规则:
- 教师播放音乐,并表演小小鸡的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通过直观的示范帮助他们理解游戏。
- 通过教师的表演引入鸡妈妈角色,展示鸡妈妈如何寻找小鸡,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游戏的规则与流程。
- 强调游戏的规则,例如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鸡妈妈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寻找,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实践。
5. 幼儿游戏时间:
- 伴随音乐,幼儿哼唱歌曲并进行游戏,加深对小小鸡的情感认同,同时强化游戏规则的掌握。这一过程旨在巩固幼儿对于游戏的理解以及乐于参与的乐趣。
- 游戏结束时,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四、活动反思
《小小鸡》是一首我们根据国际乐曲创编的幼儿歌曲,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思维活跃、喜欢通过模仿和游戏学习的特点。因此,设计了小小鸡们在草地上嬉戏与鸡妈妈寻找小鸡的情节,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从观察小鸡、模仿小鸡到最终唱出小鸡的歌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培养了他们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深厚感情。幼儿的活泼表现和愉快的情绪贯穿始终,体现了“玩中乐,玩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了难忘的音乐体验与情感共鸣。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设计三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词内容,能够较合拍地完成律动《小手爬》。
2.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并尝试仿编歌词和动作。
3. 积极参与仿编活动,享受其中的快乐,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 幼儿具备合拍做动作的基本经验。
- 准备小手模型或手印贴纸,增加活动趣味性。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拍手点头》
1. 集体复习: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节奏做动作,感受律动的乐趣。
2. 仿编环节:教师提问,“拍拍小手点点头很快乐,那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邀请幼儿创造新动作,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指定表现突出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新动作。
二、教师示范
1. 教师以较慢的节奏演唱,并逐步示范小手爬的动作,让幼儿易于模仿。
2. 幼儿对小手的动作进行观察,讨论小手先爬到哪里,然后再爬到哪里,激发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幼儿学习律动
1. 幼儿随着教师的歌声,以一拍一下的节奏拍手,培养节奏感。
2. 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边唱歌边拍手,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3. 教师与幼儿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做动作,让幼儿充分掌握律动的要点。
四、幼儿仿编律动
1. 提问幼儿:“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和“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鼓励他们自主想象。
2. 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成仿编的新动作,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3. 让幼儿担任“小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新动作,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自信心。
五、复习活动
1.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喵!小花猫发现小老鼠了,我们变成可爱的小花猫吧!”通过表演《咪咪小花猫》,增加互动性,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2. 歌唱表演结束后,带领幼儿一起走出教室,结束此次活动,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课后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我依据音乐的特色与歌词的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设计了此次活动目标。第一条目标侧重于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动的乐趣,第二条则为活动的难点,让孩子们在音乐中体会动作的上行与下行。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个个小手宝宝,通过绘本故事的引入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快乐。
不过,在互动环节中,我发现个别幼儿未能完全体验到相互爬的乐趣,这表明我的引导还需加强。未来的教学中,我要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感,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与成就感。通过反思和调整,提高指导技巧,让每节课都成为幼儿们快乐、成长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