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细致观察常用文具,启发学生设计制作形状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文具,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手法来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
3. 让学生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增强对生活物品及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美感的学习环境。
教学重、难点:
1. 激发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文具制作,进而提升动手能力。
2. 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探究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具学具:
纸盒、废弃的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彩色纸以及其他可利用的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照常规进行课堂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专注于课堂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阶段:
鼓励学生围绕自带的废弃物品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将这些材料转换为新颖、别致的文具。让学生们积极参与,集思广益,相互协助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2. 发展阶段:
向学生展示一些成品文具,引导学生分析所用材料、制作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思维的碰撞与交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合适的方式,如绘画、捏制、撕贴等,构思独特的文具设计,激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2. 学生可以选择单独创作,或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实际进行制作。通过这个环节,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3. 对每位学生的创意设计给予充分肯定,并迅速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在相互欣赏和交流中继续完善自己的学习用品。
4. 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互相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
四、收拾整理: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整理和清理自己使用的材料,培养他们的整洁习惯和环保意识。
五、课后拓展:
建议学生在课后自行利用身边的多余材料,设计几种不同的新颖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将创意延续到生活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美术课上体验到创造的乐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艺术之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拼拼图形,初步感受几何形构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探索欲望。
2. 学习将拼出的花形图形大致绘制下来,提升学生对基本形状的认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花的美丽,分析花的组成结构,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花朵形态。
教学难点: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提升学生对花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实物观察来理解花的结构,利用几何形状的拼接方法来表现不同种类的花。
教学准备:准备常规的美术工具,以及一些拼图用的几何形状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预备铃声响起后,教师进行课堂纪律整顿,并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二、复习旧知识
教师提问:“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颜色和几何形状呢?请大家说出你们最喜欢的形状。”随后,教师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学生积极回答,如“红色的圆形、黄色的三角形、绿色的椭圆形”。教师借机将这些图形拼成一朵花的形状,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形状与自然形态的联系。
三、导入新课
教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花。”接着教师询问学生对花的喜好,并引导他们讨论喜欢花的原因,激发他们对花的热爱与探索欲望。教师说:“如果四周都是鲜花,该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今天我们就走进鲜花的世界,去探索美丽的花朵。”
四、讲授新课
1. 欣赏书中的插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花多吗?”学生纷纷回答喜欢的花的颜色,教师引导他们延伸到见过的花的色彩范围。
2. 借助实物花,引导学生分析花的结构,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花的组成部分,如花心、花瓣、花枝和花叶。教师在黑板上将学生的回答绘制出来,加深理解。
3. 讲解花的绘制方法,利用复合幻灯片和示范,让学生了解:
- 花心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等;
- 花瓣呈现出多样形态,像是棱形、针形和椭圆形,有单层、双层和多层的区别;
- 花枝形状各异,可以是粗的、细的,甚至带刺;
- 花叶的种类繁多,长短不一,还有不同的叶脉。
学完后,引导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他们理解的花心、花瓣、花叶和花枝,共同组合成一朵花。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在播放轻松的音乐中,学生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展示优秀作品,分享给大家。
六、小结
最后,让学生们评价同学们的作品,讨论哪些花画得好以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看到那么美丽的花有人摘下来,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自发地表示摘花是不对的,并意识到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些美丽的自然资源。教师总结道:“同学们,爱护我们的花草,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课堂,我们认识到花的美丽以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倡导保护花草,共同创造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卉世界!
标题: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关注新同学与自我表达
教学目标:
1. 激励学生关注和关心身边的新同学,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和习惯。
2. 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创作的手法,为新同学创造个人肖像,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3. 通过艺术创作,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学生如何发现、联想并表现出他们的所想所感。
2. 如何准确地表现同学的独特特征,提升观察与表现能力。
教具学具:
- 绘画工具(彩笔、水彩、纸张等)
- 拼贴材料(剪纸、贴纸等)
- 示例模板及教育视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首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确保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课堂的温暖。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阶段:
- 今天陶老师将展示一幅自己的画像,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人?这是谁画的呢?”
- 学生积极回答,对老师的特征进行描述,如:“老师的年龄看起来不大,头型是圆的,脸型是椭圆的,发型是短发,还有大家熟悉的五官。”
- 然后,老师提问:“你们觉得,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介绍自己,大家会有什么想法呢?”
2. 发展阶段:
-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介绍自己的新朋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式?”
- 学生们反应热烈,有的提出:“可以画画,让大家知道他的名字和爱好。”
- 老师随后展示书中的实例,展示小朋友是如何通过画画介绍朋友的。
- 老师鼓励学生:“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可以介绍自己或你们的朋友呢?”
- 学生纷纷发言:“可以用英文名字,比如说性格、兴趣爱好和身体特征。”
3. 实践阶段:
- 老师展示一系列相关资料,诸如:各种同学的自画像、名人的肖像和以名字、特征展示的人物。
- 老师播放观察录像,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表现出新朋友的特点,并讨论与朋友的与众不同之处。
- 最后,老师将学生们分为小组,同桌之间交流和讨论朋友的特征,增进彼此的了解。
三、学生创作与教师辅导:
学生们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动手绘制新朋友的肖像,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给予适当的建议。
四、课后拓展:
1. 提出作业:请学生回家欣赏名家的肖像画。
2. 鼓励学生运用更多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绘制他们周围亲朋好友的形象,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创作视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还能在探索中加深对同学的理解与友谊,让课堂成为每个孩子展示自我和互相欣赏的乐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