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中秋节美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尝试表现人物抬头观看的动态特征。
2. 通过回忆与体验中秋赏月的快乐,增强节日的情感认同。
3. 简单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掌握节日的全称、日期及其文化意义。
4. 了解节日期间的主要庆祝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准备:
- 教师示范作品
- 铅画纸
- 勾线笔
- 彩色画笔
- 中秋节相关的图书或影像资料
活动流程:
1. 讨论与演示
- 对比画讨论
- 教师展示第一幅范例:询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上面时头应该如何倾斜呢?”
- 展示第二幅范例:问:“抬头的小朋友和正面站着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引导孩子观察画面中阴影与光线的变化。
- 幼儿共同讨论,通过对比,找出抬头时五官如眼睛、嘴巴等的变化位置。
- 小结:揭示抬头观看时五官的变化,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 示范画讨论
- 邀请几个小朋友示范抬头时的头部特征,增加互动性。
- 教师出示第三幅范例,提示:“在中秋节,有许多小朋友仰望着明亮的月亮……”。引导孩子们想象并表达他们的感受。
2. 操作表现
- 教师明确绘画要求:“请把仰望月亮的人物画得大一些,注意五官的准确位置。同时为他们精心打扮。”
- 幼儿分发绘画纸,开始创作,教师在旁指导,给予鼓励与建议,帮助幼儿掌握绘画技巧。
- 提供一些图案供参考,如衣着特色、动物装饰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 分享与交流
- 当幼儿完成作品后,开展一个小型展览。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绘制的小朋友,谁能告诉我,他们都是在看什么呢?”
- 鼓励幼儿互相评价,肯定大家的创意:“大家的作品都很出色,表现得非常好!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之处!”
- 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感受,加强彼此间的沟通。
延伸活动:
- 教师可以展示其他中秋节相关的范例作品,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创作,结合故事情节进行个别化学习。
- 组织一次家庭画展,邀请家长一起欣赏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
通过这次中秋节的美术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艺术才能,更能深入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享受与同伴间的交流与创作乐趣。
中班中秋节美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节日的温暖氛围,明白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2. 初步认识月亮的阴晴圆缺,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激发幼儿对月球的探索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和表达。
4. 通过交流,帮助幼儿理解月饼的多样性,包括其形状和口味。
重点难点
- 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
活动准备
- 月饼若干,供幼儿品尝;
- 准备好图画纸和彩色水笔;
- 示例画作,展示月初、月中和月末的不同月亮状态。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认识月饼
1. 展示月饼,鼓励幼儿们围绕月饼的形状和口感进行自由交流。可以提问:“你们喜欢什么味道的月饼?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 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例如团圆、赏月、吃月饼等,帮助幼儿理解节日的真正含义与温情。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通过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故事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故事结束后,开展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呢?她的变化有哪些?你们觉得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3. 教师总结讲解:月亮的形状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时的新月像小船,渐渐地会变得越来越圆,到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是最圆的,然后又慢慢变小,最后再次变成月初的弯弯的样子。
三、创作活动:画出会变的月亮
1. 展示范画,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不同阶段的月亮表现。指导他们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特征。
2. 幼儿进行绘画活动,各自创作《会变的月亮》,表现出他们心中理想的月亮,同时可以自由选择色彩,表达他们对月亮的理解与想象。
3. 活动结束前,可以让每个幼儿分享他们的作品,讲述自己画的月亮是什么样子,代表了什么意义。
通过这次中秋节的美术活动,幼儿不仅能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绘画中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中班中秋节美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以及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
2. 通过绘画,表达对中秋节的理解,能够创作出不同颜色和花纹的月饼,体会节日的欢乐氛围。
【活动准备】
1. 《中秋月儿圆》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源;
2. 各种款式和颜色的月饼图片,供孩子们参考;
3. 彩笔、油画棒及水彩笔,准备供孩子们绘画使用;
4. 课后可以准备一些小月饼,作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展示。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引导小朋友们思考:你们记忆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让孩子们主动描述,如“圆圆的”、“半圆的”、“弯弯的”等),通过简单的问题,唤起他们对月亮的印象和思考。
二、观看教学资源
播放《中秋月儿圆》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月亮形态,激发他们对节日的好奇心。
三、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通过出示月饼的图片,向孩子们讲述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背景。你可以解释中秋节的时间(农历八月十五),并让孩子们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等,探讨为什么中秋节会有吃月饼的习俗。总结时可以强调: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幸福,月饼的圆形正寓意着全家团聚,分享月饼则代表着对亲情的珍视。
四、设计自己的“月饼”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设计他们自己理想中的月饼。可以从颜色、形状、图案等多个方面进行引导,让孩子们主动表达他们的创意。
五、绘画创作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孩子们大胆使用各种颜色,丰富他们的作品。例如,可以引导他们用红色代表草莓味的月饼,黄色表示橙子味,绿色象征青草味,帮助孩子们理解色彩和味道的联系,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与展示
创作完成后,组织一个小型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月饼作品。可以邀请他们分享创作的灵感和所画的月饼的故事,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参与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这次中秋节美术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乐趣,增强自信心,期待着真正的中秋团圆时刻的到来。
中班中秋节美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色彩来印制“月饼”,并发挥想象力让“月饼”飞翔,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2. 让幼儿理解中秋节的意义,感受团圆和快乐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1. 一幅蓝色的背景图(长卷),用于装饰。
2. 切成片的大萝卜作为印章工具,以及准备好的黄色圆盘(后面贴上两只翅膀)。
3. 各色的颜料、薄海绵、冰盒及幼儿的美工服。
4. 准备关于中秋节的歌曲,配备电脑进行播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接下来引导幼儿讨论中秋节会做些什么,比如赏月和吃月饼。
二、展示背景图
教师展示蓝色的夜空背景图片,说:“蓝色的夜空那么静,月亮在哪里呢?”随后拿出圆盘,形象地表示:“月亮在这里!快让它飞到天空中去!”这时,教师展示如何打开圆盘的翅膀,并演示将圆盘飞向背景图。老师生动地说:“中秋节的月亮宝宝感觉孤单,她希望有圆圆的月饼陪她,你们知道月饼在哪里吗?”
三、教师示范用萝卜蘸颜料印月饼
教师用萝卜蘸取颜料,轻松地在画纸上印出月饼,并引导幼儿共同参与互动:“月饼月饼在哪里?月饼月饼在这里!”然后鼓励孩子们也来印制自己的月饼。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提醒他们,注意颜料不要混合在一起,也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换颜色进行印画。此时,可以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的音乐,营造氛围。
五、想象添画
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如何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一同玩耍呢?”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分享他们的创意,教师可以简单地将这些想法画出来。若提及翅膀的构造,教师可以示范如何用双手蘸色印出翅膀的形状。
2. 幼儿在此基础上继续添画,使用勾线笔和颜料,结合画和印的方法,让他们的“月饼宝宝”飞起来。
六、展示作品
1.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到主题墙上,一起欣赏,感受成功的愉悦。
2. 教师引导幼儿吟诵:“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传达月亮宝宝的快乐心情,她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月饼以示感谢。老师出示圆圆的月饼,让小朋友们闻一闻,再一起切月饼,共享这份节日的喜悦。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享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家庭团圆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