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2. 通过美术创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教学生点及难点:
1. 重点在于构思与构图的设计。
2. 难点在于能否实现色彩的和谐搭配,并明确呈现主题。
教学准备:
- 教辅材料:相关图片、VCD
- 学具准备:绘画用具(如彩笔、水彩、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分析地球现状
1. 导入谈话:引导学生讨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提问:“谁能告诉我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鼓励他们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并强调“我们是自然的儿女,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2. 观看VCD: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地球目前面临的挑战,如森林面积减少、气候变暖、物种灭绝与环境污染等。
3. 讨论提升:提问学生:“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未来的小主人,我们能做些什么?你希望人类和自然能和谐共处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关注环境保护。
二、欣赏范画
1. 展示范画:向学生展示其他小朋友创作的与自然和谐关系相关的作品,讨论这些作品是如何表达这个主题的。
2. 构思分享:分析这些作品的构思及表现手法,鼓励学生思考他们希望如何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学生创作
1. 启发思维:为学生提供素材,并引导他们思考:“你想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自然的思考呢?”鼓励他们大胆构思,创新表现。
2. 独立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教师应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与建议,鼓励他们在构图上做到饱满,色彩上要和谐。
四、作业展示与评估
1. 作业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2. 自评与互评: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分享各自的感受与收获。教师在最后进行综合评估,给予肯定与建设性的反馈。
通过本次美术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升了艺术创作能力,还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保护意识,从而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美丽的桥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理解装饰色彩在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广泛应用,领悟民间艺术装饰色彩的独特特征及其表现手法。
2. 学习并掌握装饰色彩的运用技巧,通过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完成装饰画作品。
3. 区分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不同,在感受装饰色彩美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 深入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装饰色彩特点及表现方法,掌握装饰色彩的具体运用,进行个人的装饰画创作。
教学难点
- 掌握装饰画的造型特征,包括突出夸张变形和颜色对比强烈等技巧。
教学准备
- 收集并准备欣赏的范画资料,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及拼贴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提问: 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 揭示课题: 装饰色彩
二、新知
1. 讲授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是从自然形象中提取的色彩,表现时往往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明亮鲜艳,强烈的对比给予人一种质朴且真挚的感受。民间艺术中的装饰色彩常常运用补色关系,例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的搭配,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2. 欣赏分析作品:
- ① 农民画《耱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装饰色彩常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有所不同。尽管它来源于自然,但并非简单的复制。看看这幅《耱地》中的牛,色彩多么漂亮!生活中的牛真的有这么多鲜艳的颜色吗?”这让学生意识到,农民画家们在作品中大胆运用色彩,体现了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 ② 学生优秀作品
通过对比写生与装饰色彩,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
三、作品展览,激发创作激情
- 组织优秀作品的欣赏,聚焦于色彩的鲜明、艳丽和明快的展示,激励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 学生活动: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所使用的装饰色彩及其所传达的感觉。
2. 作品评价:
教师和同学们对作品中的用色方法和效果进行讨论与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五、课后拓展
- 鼓励学生展示其他形式的作品,提示他们在家中进一步学习和探索装饰色彩的创作,建立对艺术更广泛的理解与欣赏。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旧汗衫的创意再造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运用多种材料,如绘画、拼贴和拼画,参与旧汗衫的再造设计活动,体验创作过程的乐趣。
2.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并在课堂上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
- 能够灵活运用旧汗衫的颜色、图案和款式,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再造设计。
教学难点:
- 鼓励学生用大胆独特的手法进行作品创作和表现。
教学思路:
1. 情景导入
2. 讲授新课
3. 小组合作
4. 汗衫展示
5. 小结与反馈
6. 课后延伸的思考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在课前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观看相关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兴趣。
2. 情景导入:
通过欣赏一场以白汗衫为主题的时装表演,引导学生思考白汗衫的特点。虽然简单大方,但不够个性。接着引入今天的主题:“画汗衫之制作篇”,说明我们要用创意来让这件不够特别的汗衫变得有趣。
3. 设疑:
向学生提问:“要对旧汗衫进行装饰,你们有几种想法和方法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他们的创意和建议。
4. 方法展示:
展示课件,让学生看到他们提到的几种方法。随后,老师可以补充介绍其他的装饰方法,如喷洒法、流淌法、揉纸法和压印法等(使用自然材料如树叶、苹果的一半、卡纸等)。
5. 分小组进行制作:
- A.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运用各种材料,根据自己旧汗衫的色彩和图案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再造设计。
- B. 鼓励小组进行合作创作,强调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认真和热情的态度。
6. 制作指导:
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积极参与,巡回指导,提供建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找到乐趣和灵感。
7. 小结:
- A. 进行汗衫展示环节,伴随轻松的音乐,安排时装表演。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解说他们的设计理念,分享他们的创意过程。鼓励其他同学热情反馈,给予掌声和鼓励。
- B.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本节课中学习到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和体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希望学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与成长!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如何利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与热爱。
3. 增强学生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认识,拓展文化视野。
教学准备:
1. 收集与皮影艺术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其历史与文化背景。
2. 准备制作剪影所需的材料,包括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和刀片。
3. 选择数个适合的传统剧目或故事(如民间故事、成语故事),确保内容简单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 知识交流:学生们分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分享他们对皮影的了解,鼓励主动表达和讨论。
2.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通过灯光照射,展示用兽皮或纸板雕刻的人物剪影,并讨论这些形象如何表达故事情节以及与地方戏曲中的唱腔相互影响。
3. 制作指导: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例和制作技巧,让他们思考皮影制作的步骤:
- 第一步:先剪出所需的人物造型。
- 第二步:使用针线将手臂和腿缝合到主体上。
- 第三步:将木棍装配到剪影上以方便操控。
二、发展阶段
1. 创作准备:将学生根据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分为8组,让他们进行构思与合作创作。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根据故事内容和情节确定人物造型的特点。
2. 动手创作: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剪影制作,教师巡视指导,给予适时的反馈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3. 延续创作:对于未完成的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制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4. 表演准备:指导学生思考下一节课的表演准备,如何结合他们的作品和故事进行生动的展示,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此次美术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动手实践,还将深入了解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借助皮影艺术,他们将体验到传统与现代、个体与集体创作的乐趣。
美术教学设计:探索京剧人物水墨创作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京剧的角色服饰、造型及表演特征,掌握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国画工具,独立创作一幅京剧人物绘画作品的能力,掌握水墨水彩的运用技巧。
3.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提升合作探究意识,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对美术学习的积极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行当分类与水墨表现技法,相互探讨京剧人物的服饰与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用水墨技巧准确表现传统京剧人物的形象特色和精神气质。
教具学具准备:墨、纸、画笔、颜料等国画工具,京剧人物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观看与体验:播放一段精彩的《说唱脸谱》,让学生现场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配合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2. 互动讨论:
A、请学生分享他们听到的京剧人物。
B、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京剧演出的场合并分享相应的体验。
3. 明确课题:在黑板上写下课程主题《戏曲人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授新课
1. 戏曲知识普及:
A、介绍中国戏曲的多样性:如京剧、昆剧、越剧等,重点介绍京剧在全国的影响力与文化地位。
B、分析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四大角色及其代表性特点。
C、请学生模仿角色动作,强化对生旦净丑的理解与记忆。
2. 京剧人物形象探索:
A、展示各行当的经典人物形象,通过图片和视频解析角色的特征,尤其是服装、动作、头饰与脸谱。
B、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戏曲人物的动作与神态,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3. 艺术欣赏与技法讲解:
A、对比讲解国画人物与其他绘画风格的不同,强调水墨画的独特表现力。
B、详细讲解中锋与侧锋的技巧运用,以及如何表达人物的灵动神韵。
三、学生实践
1. 创作任务:学生依照选定的戏曲人物图片,运用色彩进行创作,需注重人物的服饰、表情与动作的细节表现。
2. 分阶段作业:第一课时完成草图设计,第二课时进行详细上色与修饰。
3. 教师全程辅导: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给予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位学生的创作进展提供专业建议。
四、总结与评价
1.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创作的灵感来源与表现技巧。
2. 互相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改进建议,促进彼此的学习进步。
五、板书设计
- 戏曲人物
-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
-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
-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 丑行:文丑、武丑
通过本课程,学生不仅掌握了京剧的基本知识,还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双重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