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方案(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针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活动及评价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兴趣。
第1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方案
拓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掌握教材中提到的基本人物、事件及时间节点,理解开发边疆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能力,提升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将阅读、聆听与记忆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独立、敏捷的思考品质。

3. 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其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理解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个人成就与失败的原因,培养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 探索两汉时期对西域的管理与丝绸之路的形成。

难点

- 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广大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创造性作用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 课时:1课时

- 课型:新授课

- 教学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四、授课过程

一、复习与提问

-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西汉时期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思考。

二、导入新课

- 引入新课内容,告诉学生今天将要学习的主题是“两汉经营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形成”。

三、讲授新课

1. 张骞出使西域

- 介绍西域的概念,包括甘肃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区域,现今的新疆。

- 讲解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

- 强调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各国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2. 丝绸之路

- 描述丝绸之路的路线,从长安开始,经过河西走廊,再经过今新疆,最终运送至西亚,再转运至欧洲,强调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 班超经营西域

- 讲述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的史实。

- 介绍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的事件,及其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性。

- 叙述166年大秦使者到达东汉,象征着中国与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

- 利用课件展示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巩固和整理所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 提出围绕西域及丝绸之路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 西域的定义: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地区。

2. 主要事件: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 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标志西域各国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 路线概述: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 事件概述: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

2. 甘英出使大秦。

3. 166年,大秦使者首次与东汉友好往来。

通过本节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还能体会到历史人物在时代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从而促进其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与理解。

第2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方案
拓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匈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贡献,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同时,初步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历史的全面理解奠定基础。

2. 过程与方法

- 在课堂内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带着问题,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复杂关系,进一步思考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重点和难点:

- 重点:深入分析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历史关系及其重要事例。

- 难点:理解和解释汉与匈奴关系发展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课时安排:

- 本课时安排为1课时,内容以新授课的形式展开。

授课方式与方法:

- 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授课过程:

一、导入环节

- 教师可以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 匈奴概述

- 匈奴的首领被称为“单于”,在秦末汉初,冒顿单于统一了蒙古草原,成为强大的游牧民族。

2. 军事冲突:卫青与霍去病大破匈奴

- 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派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巩固了汉朝的边疆安全。

3. 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

-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投降。为了促进汉匈两族间的友好关系,汉元帝将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把她作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使者。

4. 东汉时期的进一步交锋

- 在东汉明帝时期,匈奴再次成为威胁,明帝派遣窦固和窦宪出征,最终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进一步对匈奴进行了征伐。

三、小结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各种关系的历史事例,重点强调:

1. 西汉初年采取了和亲政策;

2. 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的胜利;

3. 呼韩邪单于的归附;

4. 昭君出塞对文化交流的贡献;

5. 东汉明帝对匈奴的打击和胜利。

四、作业布置

- 学生需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要求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附:板书设计

- 一、匈奴

- 1. 匈奴的首领——单于

- 2. 冒顿单于的统一

- 二、卫青和霍去病的胜利

- 三、昭君出塞与文化交流

- 四、东汉明帝的军事行动

- 五、汉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总结

第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方案
拓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两汉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 教学中采用谈话法,鼓励师生互动,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带着问题,提升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与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和文化积累密切相关。

重点与难点

- 重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的改革。

- 难点:如何深入分析和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多重原因,是学生理解的关键。

课时安排

- 本课为一课时。

课型

- 新授课。

教学方式与方法

- 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教师可以通过框中的歌谣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2. 农耕技术的改进

- 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1. 农业成就:

- 讲述汉武帝和东汉明帝的两次黄河治理工作,强调其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 丝织业:

- 阐述汉朝在丝织技艺上的进步,尤其是提花机的使用,展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推动。

3. 冶铁技术:

- 说明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的技术,突出其在世界冶炼史上的领先地位。

3. 经济措施

- 分析汉武帝时期集权的经济政策:

1. 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显著增强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2. 介绍西汉长安与东汉洛阳的商业繁荣,包括城市规模、布局与商业活动,强调商业区的“市”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 总结与讨论

- 讲解结束后,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图表展示农业、手工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并对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班级,可鼓励其自由讨论与发言;而对基础较弱的班级,则需要教师适时提示和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5. 课后作业

- 布置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附:板书设计

1. 农业成就:

- 两次治理黄河

- 王景治理黄河

2. 丝织业:

- 汉朝使用提花机

3. 冶铁技术:

- 杜诗发明水排

4. 经济措施:

- 盐铁经营权与铸币权收归中央

- 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一体化

5. 两京繁荣:

- 长安与洛阳的商业区构成与发展

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对两汉经济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并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