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应能够理解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历史意义、《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的特征、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形成及《拿破仑法典》对后世的影响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听讲和识记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敏锐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及其深远影响,同时让他们理解战争性质对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内容与历史地位;拿破仑帝国的兴起与衰败。
教学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性质与影响;对拿破仑的历史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美好的时代,也是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复杂局面,展现了革命带来的希望与艰难。历史是否真的如此错综复杂?今天我们将探讨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以揭示其背后的真相,深入了解这场革命的性质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 政治背景:尖锐的阶级对立
法国大革命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晚约一世纪,当时的法国仍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社会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占人口不足1%的教士和贵族拥有约2/3的土地却无需纳税,而庞大的第三等级承担着沉重的税务负担,生活普遍困苦,渴望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种阶级对立如同一堆干柴,随时可能燃起革命的火焰。
2. 经济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18世纪下半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已经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封建专制制度却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阻碍。不断提高的税收和遍布的关卡使得经济的自由无法实现,资产阶级的愤怒与不满愈演愈烈,他们坚定地要求废除封建特权、结束专制统治。
3. 思想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激励着资产阶级走向政治舞台,这些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舆论支持。
综上所述,18世纪末期,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及社会思想层面已经出现了全面危机,法兰西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入了变革的浪潮。
目标导学二:法国大革命的历程
1. 导火线:财政危机与三级会议的召开。
2. 大革命的过程:
(1)2025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革命的爆发,接着大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并颁布了《人权宣言》。
- 《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宣言中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历史本质。
(2)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王被处死
最初法国并未完全废除君主制,而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及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形式的统治。革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民群众是推动变革的主力。
(3)雅各宾派的崛起:革命的高潮。
在危机时刻,雅各宾派掌握政权,采取了多项果断措施,尽管其恐怖政策导致了异己的消亡,却也埋下了自身失败的种子。雅各宾派统治标志着革命的顶峰,而非资产阶级的失败。
(4)拿破仑的崛起: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 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重创了欧洲的封建体系,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思想。
(3)为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产生了深远的全球影响。
目标导学三: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1. 拿破仑的雄图:
从政变奪权到建立帝国,再到《拿破仑法典》的颁布,对外扩张,最终因失败被迫下台。
2.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利益。
3.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内政方面,他颁布的《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效果。
(2)外政方面,初期是民族解放战争的正义斗争,后期逐渐演变为侵略战争。
4. 拿破仑帝国的覆亡原因:
(1)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战争导致国内矛盾加剧。
(2)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超资产阶级的竞争力量。
5. 对拿破仑的评价:
(1)他保留了革命的成果,通过军事手段向其他国家推展了法国革命的理念,冲击了封建制度。
(2)然而,后期的侵略战争牺牲了许多国家的利益,最终导致他的败亡。
三、课堂总结
法国大革命已过去两百余年,尽管一些历史遗迹已然消失,但《人权宣言》依然象征着人类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拿破仑的名字也将永载史册。他的帝国既是革命的延续,也是追求自由和民主精神的象征。如今,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依旧在历史的浪潮中航行,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法国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期待。
【板书设计】
1.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2.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3.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4. 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生活在17世纪的英国一位手工业者,拥有广袤的牧场与繁忙的农场,手下有许多工人。凭借英国独特的岛国地理优势,你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获取了可观的财富。然而,国王却向你索取高额税收,并且自言“君权神授,我是上帝的代言人”,还要求你把产品交给国王专卖。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将探讨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 教师提问:根据刚才的情境,识别与英国相关的几个关键词。
提示: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君权神授、商品专卖。
2. 问题思考:请阅读教材并结合以上问题,讨论:为什么英国会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成为了重要的商路与贸易中心,新兴的资产阶级经济蓬勃发展,自然会要求在政治上获得相应的地位。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圈地运动”,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共同反对封建专制,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3)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矛盾重重,冲突日益激烈。
目标导学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 学生自主学习: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事件。
提示:2025年,议会向国王递交了《权利请愿书》,尝试限制王权;2025年,议会重新召开,不断抨击国王的专制,最终引发内战。
2. 教师提问:同学们,资产阶级为什么要限制王权,国王又为什么不会同意呢?两者之间究竟会导致发生怎样的战争呢?
提示:2025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公开引发内战。初时,国王军队表现强劲,但最终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议会军队迅速整顿,逆转局势,取得了胜利。
3. 教师讲述:随着内战的胜利,国王被捕、被处决,这为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2025年,议会宣告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尽管他在2025年解散议会,开始实施集权政治,但他的统治并不长久,2025年护国政府最终瓦解。
4. 教师过渡:那么,新的政权该如何继续统治英国呢?
目标导学三:《权利法案》
1. 教师讲述:护国政府倒台后,驻军将领蒙克进入伦敦,发起复位谈判。2025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上台后开始对革命作出反攻。后继的詹姆士二世试图恢复天主教势力,2025年,议会各派联合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迎来了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史称“光荣革命”。
2. 教师过渡: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政府形式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看《权利法案》的内容。
3. 材料展示:《权利法案》中的关键内容:
- 未经议会批准,国王不得征税;
- 不得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 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预,议员有权自由发表意见。
4. 教师提问:根据《权利法案》的内容,能不能总结出它确立了什么原则?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提示: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限制王权(1)通过法律保护限制王权;(2)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打下基础。
5. 拓展延伸:教师解释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一种以世袭君主为元首的政权形式,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也称为虚君制。
特点:
- 君权受到限制,法律优先于王权;
- 国王作为国家象征,并不实际处理政务;
- 议会掌握国家大权,实际操控由首相或内阁承担。
三、课堂总结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成功推翻了封建专制,它的最终结果是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议会对国王的主导地位。这次革命不仅对英国的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为欧洲及世界的民主进程开拓了道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板书设计
1. 革命爆发的原因
2. 革命的曲折过程与结束
3. 结果:《权利法案》
4. 意义与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理解其在意大利产生的背景,同时分析其核心理念——人文主义,明确确立人的尊严和价值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体验和欣赏文艺复兴的艺术成果,提升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得出相应历史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帮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通过对众多经典艺术作品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和鉴赏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及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对人文主义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如何看待人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意大利,大家可能会想到那里的足球、神秘的《蒙娜丽莎》以及永恒的罗马。这片土地孕育过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和马克•波罗等历史巨人。今天的课堂将带领大家走进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遗迹横亘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去探寻那个时期文化和思想的繁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 教师讲述:意大利作为资本主义起源地,特别是佛罗伦萨这一城市,成为了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到了2025年,佛罗伦萨的毛织业工场已经多达200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佛罗伦萨的钱庄和银行更是在西欧的主要城市中遍地开花,经济和文化共振,成为文艺复兴的温床。
2. 问题思考:为什么意大利能够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请分析其形成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
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14、15世纪迅速发展,北部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摇篮。
阶级基础:随着手工工场主、商人与金融家的崛起,意大利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对文化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环境:意大利古罗马和希腊的文化遗存使得当地人得以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时期保存的古典书籍和返回意大利的学者也极大促进了文化的复兴。
人才优势:许多有才华的学者和艺术家被富商所吸引,意大利各城市间的文化竞争进一步推动了思想和艺术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 含义:文艺复兴是一个历史时期,从14世纪到17世纪,代表了资产阶级对古典文化的复兴与对人文思想的倡导。
2. 实质:它不仅是文化的复兴,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思想自由的呼声与探索。
3. 核心理念: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和人的价值,挑战了罗马教会的绝对权威。
目标导学二:但丁
被称为“文学三杰”的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各自创作了不朽的文学作品:
(1)薄伽丘以《十日谈》抨击了当时的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倡导人类平等和个性的展现。
(2)但丁被誉为“新时代的初一位诗人”,其代表作《神曲》对教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3)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在《歌集》中提出用“人的学问”取代传统的“神的学问”。
目标导学三:达•芬奇
作为“美术三杰”之一,达•芬奇的作品影响深远。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创造了许多杰作,《蒙娜丽莎》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幅画不仅展现了他超凡的艺术才华,还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创作过程和后来的流传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目标导学四:莎士比亚
1. 文艺复兴的传播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国家,掌握新航路的发现更是促进了这一现象的发展。
2. 英国的莎士比亚以其深刻的文学成就而著称,他的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批判。
3. 文艺复兴的意义:此运动不仅在精神上解放了人们,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个人主义的觉醒,同时也为后来的启蒙运动铺平了道路。然而,过于推崇人文主义也引发了个人欲望的膨胀与社会动荡。
三、课堂总结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宗教神权的历史潮流。它深化了个人思想解放与自由的追求,而人文主义正是这一历史运动的主要诉求。
【板书设计】
1.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 文艺复兴的内容、实质及核心思想
3. 主要文学与艺术成就(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4. 文艺复兴的传播影响:积极与消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