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与过程
教学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及其最终结果是什么?
-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1. 阿古柏侵占新疆
-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1页的导入框和本章节的相关内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标注。
-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第13页的地图,明确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如: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 提问学生:阿古柏所称的“一仆二主”指的是哪两个国家?(英、俄)。并进一步追问,哪一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了伊犁?(俄国)。
2. 设疑过渡
-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对新疆的危机,你会如何应对?”
- 学生先合上课本,在小组中自由讨论,之后再查看课本了解左宗棠的处理方式。
3. 左宗棠收复新疆
- 学生阅读第12到14页的相关内容和“自由阅读卡”,并讨论以下问题:
- 学生分组扮演“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各自的主张及理由。
- 如果你是左宗棠,你会如何打败阿古柏,并收复新疆?(允许发挥想象)
-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是如何处理伊犁问题的?(强调他没有直接与俄国交战,而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并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努力)。
三、讨论与评价
1. 左宗棠处理伊犁问题的策略是否得当?请说明理由。
- 答案:他的策略是正确的。首先,他针对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斗争方式,对较弱的浩罕国采取武力,而对强大的俄国则尽量避免直接冲突,以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其次,伊犁作为新疆的战略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付出有限的土地和金钱为国家安全换取稳定是明智之举。最后,外交行动往往需要武力作为后盾,左宗棠的做法展现了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为新疆的收复贡献了重大力量。
2. 结合左宗棠与戚继光的历史行为,讨论封建王朝的爱国臣子在外敌侵略与内乱镇压之间的两面性:他们在对外反侵略中值得赞扬,但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则应受到批判。
3. 从第11页的“动脑筋”部分讨论——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提及历史上汉朝设置西域都护、隋唐对突厥的有效管辖、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少数民族叛乱及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的历史事实)。
四、课堂小结与巩固
- 完成课本第13页的“练一练”,回顾新疆设立行省的年代。
- 指导学生完成第11至12页的选择题,验证学习成果。
- 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加油,提醒预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左宗棠及其收复新疆的历史意义,以及这些事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三)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与过程,以及列强在华的侵略行为及其后果。
- 教学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回顾知识网络
- 组织学生讨论第2页的“知识网络”,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
- 第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后果?
- 学生回答示例:割让香港岛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受损、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
- 学生回答示例:列强对已获取的利益并不满意,继续寻求更大权利。
2. 小结与过渡
- 强调《南京条约》对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指出列强的贪婪并未得到遏制,而是通过重新修订条约继续扩张权益。在清政府拒绝其要求后,列强以此为借口发起武装冲突,因此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 火烧圆明园
- 教师介绍圆明园的历史与建筑艺术之美,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 学生阅读6-7页的课文,并根据教师问题进行标注和交流:
- 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结合课文揭露列强的罪行。(如:掠夺珍宝,焚烧文化遗产等)
- 志愿扮演英国兵和法国兵的同学请站出来,通过对话表达他们的愧疚之情。
2.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 学生阅读7-8页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 小组讨论:沙俄通过哪些条约割占了中国北方的哪些领土,并描述大致位置与面积。
- 完成新学案第7页的自我测评:知识联线练习。
- 例如,把数字与地理位置对应起来。
- 完成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确认答案。
3.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学生阅读第9页及与之相关的插图和说明文字,思考以下问题:
- 太平军的斗争表明了什么?
- 学生回答示例:太平军的抵抗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腐败政府和外来侵略者的抗拒,“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教训。
巩固与总结
1. 梳理知识网络
- 指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脉络和知识点,以加强理解。
2. 布置作业
- 学生需要在课后整理笔记,并预习下一课《收复新疆》的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下一步可以考虑增强对比性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斗争智慧和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 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进而引发了“鸦片战争”。
2.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英雄事迹,特别是虎门销烟的过程与影响。
3. 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能力训练
1. 分析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2. 运用历史资料,指导学生阅读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3.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建立“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网络,理清事件的时空坐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鸦片走私的历史事实,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揭露其本质。
2. 积极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忧患意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中国由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重点围绕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教学难点
探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内容,结合新学期的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标准。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页的“导入框”,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探究
-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 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及“自由阅读卡”,讨论以下问题:
- 英国为何向中国走私鸦片?
- 主要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出售工业制品以及掠夺廉价原料,进而获取巨额利润。
- 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 a. 白银大量外流,导致清政府财政危机。
- b. 银价飙升,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经济困难。
- c. 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导致其腐败加剧。
- d. 毒品危害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 林则徐采取了什么措施对抗鸦片?效果如何?
- 林则徐严厉禁止鸦片,销毁了230多万斤鸦片,维护了民族利益,展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成为民族英雄。
- 林则徐的销烟方法有何特别之处?
- 林则徐没有选择烧毁鸦片,而是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反应的高温熔化鸦片,以避免毒烟对人们的二次伤害。
2. 小结过渡:林则徐的禁烟行动虽然打击了鸦片贩子,但引发了英国的侵略战争,中国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 二、中英《南京条约》
1.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后思考:
- 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是否引发了鸦片战争?
- 并不是,因为英国政府早已决定打开中国市场,维护鸦片贸易。即使没有禁烟,侵略战争也是必然的选择。
- 该战争结局如何?
- 中国战败,清政府末不得不签订《南京条约》。
- 《南京条约》对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 割让香港岛,损害领土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探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内涵:既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留封建剥削的特点,政治上受到外来势力的控制。
3. 反思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为何失败,揭示历史教训:政治、经济、军事的落后导致了战争的惨败。
3. 小表演活动:模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学生可自由发挥,体会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巩固小结
1. 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复习,完成自我测评。
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深化对鸦片战争历史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